第十九章现浇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19.1 总则19.1.1 适用范围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如多层、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楼板、梁、墙体、多层大开 间民用建筑中的楼板、梁以及无腐蚀介质的筒仓及其它适用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工程19.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14370 — 200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85 — 200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 — 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3 — 2002《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 JG/T 5028 — 1993《预应力用电动油泵》 JG/T 5029 —1993《预应力用钢筋、钢丝液压镦头器》JG/T 5030 —199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 —1993《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 JG 3007 —1993《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 》JG 3006 —199319.2 术语19.2.1 锚具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 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锚具可分为两类:1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2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张拉的锚具19.2.2 夹具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又称工具锚) 19.2.3 连接器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19.2.4 预应力钢材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的统称19.2.5 预应力筋在预应力结构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19.2.6 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安装在端部的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19.2.7 预应力筋一夹具组装件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安装在端部的夹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19.2.8 预应力筋一连接器组装件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连接器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19.2.9 受力长度锚具、夹具、连接器试验时,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夹具之间或锚具与连接器之间的净距19.2.10 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受预应力钢材根数、孔道状况及试验装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预应力筋拉应力不均匀的系数19.3 基本规定19.3.1 后张法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承担19.3.2 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仪表, 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 标定后使用期限 不应超过半年,并配套使用19.4 施工准备19.4.1 技术准备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详细的适合于工程的预应力2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选定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锚具、承压板等3预应力筋、锚具等的验收及复验4预应力施工设备的检修、标定19.4.2 材料要求1无粘结预应力筋1)无粘结预应力筋是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预应力筋, 有钢绞线和钢丝束两种,其构造见图19. 4 .2-1常用无粘结筋的规格及技术性能见表 19.4.2-1本工艺标准提倡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不宜采用平行钢丝束无粘结筋) 广 |A■2|A3 厂|A-— h1A1a)b)31,2 3图19. 4 .2-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构造a)无粘结钢绞线b)无粘结钢丝束1-钢绞线2-平行钢丝3-塑料护套4-油脂常用无粘结筋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 表19.4.2-1预应力筋钢绞 线钢丝束公称直径(mn)巾 15.24巾 15.0巾 12.7巾 12.97-巾5钢抗拉强度(N/ mnf18601570186018601570截面积(mrf)140.0139.9898.71100137.4公称重量(kg/ m )1.1021.0910.7750.7851.08延伸率》(%)3.53.53.53.54.0材弹性模量(N/ mm2)1.8 X 1051.8 X 1051.8 X 1051.8 X 1052.0 X 105松驰率w ( %)2.58.02.52.58.0护套塑料厚度(mm)0.8〜1.20.8~1.20.8~1.20.8~1.20.8~1.2油脂含量(g/ m)50504343502)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60吨为一批,每批抽取一组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检查方法: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其性能应符合《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 腐润滑脂》JG 3007 —1993的规定,其塑料外套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厚度应均匀,不得过 松或过紧、破损检查数量:每60吨为一批,每批抽取一组试件检验方法: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注:当有工程经验时,并经观察认为质量有保证时,可不作油脂用量和护套厚度的进场复验4) 无粘结预应力筋所用的钢绞线和钢丝不应有死弯,如有死弯时必须切断2锚具、夹具、连接器1)锚具: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的选用,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设计要求确定,对 常用直径为15 mm 12 mm的单根钢绞线和7 © 5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宜采用单孔锚具,也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群锚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锚或镦头锚板常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锚具见表1942-2 无粘结预应力品种张拉端固定端钢绞线夹片锚具挤压锚7巾5钢丝束镦头锚具夹片锚具镦头锚常用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表 19.4.2-22 )无粘结预应力筋所使用的锚具、夹具、连接器按设计规定采用。
其性能和应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 GB/T 14370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的规定外观检验:每检验批抽取 10%且不少于10套如表面无裂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硬度检查:抽取5%每个零件测试三点静载锚固能力检验:每检验批中抽取 3套试件用的锚具、夹具、连接器检查数量:每检验批锚具不得超过 1000套检验方法: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对材料、机加工尺寸,按出厂检验 报告中所列指标进行核对注:对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 如供货方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 可不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19.4.3 主要机具主要机具见表19.4.3-1 主要机具规格、性能 表19.4.3-1序号名 称型号性 能1高压电动油泵ZB4/500与千斤顶、镦头器、压花机、挤压机配套使用2张拉千斤顶YCV系歹y用于夹片锚3钢绞线挤压机JY45用于© J12、© J15挤压锚4钢绞线压花机YH30用于© J12、© J15压花1预应力筋成型制作用普通机具:1) 380V电焊机、焊把线等2) 380V/220V二级配电箱、2/2电线若干3) ①400砂轮切割机4) 常用工具: 绑钩、卷尺若干,扳手等5) 50m 尺19.4.4 作业条件1预应力筋下料、铺设的作业条件1) 预应力筋及锚具合格并有进场复验报告;2) 螺旋筋、承压板、锚板等配套件合格;3) 确认施工技术资料齐备;4)施工现场已具备铺设条件。
2预应力张拉的作业条件1 )承受预应力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附有试验报告单;如设计无要求时,一 般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5% ;2) 张拉设备已经过配套标定并有标定报告;3) 具备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初始拉力、超张拉控制拉力及其对应的施工油压值、预应力 筋相对张拉伸长值允许范围的通知;4) 承受预应力的结构混凝土质量检验完好 重点检查锚具承压板下的混凝土质量, 如有缺陷,应事先修补好;5)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6) 通知监理工程师、质检员现场监督检查19. 5材料和质量要点19.5.1 材料的关键要求1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3 )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 )的规定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 其性能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 3007的规定3锚具、夹具、连接器性能和应用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 接器》GB/T 14370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85的规定19.5.2 技术关键要求1无粘结预应力筋所用的钢绞线和钢丝不应有死弯,如有死弯必须将其切除。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应大于钢绞线抗拉强度的 80%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按设计、规范及施工方案要求进行19.5.3 质量关键要求1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等符合有关要求,并经检验合格2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3张拉时,预应力筋、锚具、千斤顶应符合三心一线(变角张拉应符合其特定要求) 4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混凝土中的矢高,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得抬高或压低其高度5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端埋入式锚具,安装后应认真检查6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端,必须保证承压板、螺旋筋、网片筋等可靠固定,锚固区混凝土 必须振捣密实19.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 张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张拉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细心操作,给油、回油要平稳3张拉作业时,应站在两侧操作,严禁站在千斤顶作用力方向19.5.5 环境关键要求1作业面必须工完场清2 维护施工现场的环保设施19 . 6 施工工艺1961 工艺流程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19.6.2 操作工艺1预应力筋的加工制作1) 所加工的预应力筋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 经过复验合格并具有报告或具有施工现场会同 监理抽取的力学性能试验报告;2) 无粘结筋塑料外套目测合格;3) 具备书面下料单;4) 预应力筋的吊运应运用软起吊,吊点应衬垫软垫层;5) 下料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无粘结筋外套管有无破裂,如有应立即用水密性胶带缠绕修补。
胶带搭接宽度不小于带宽的一半,缠绕长度应超过破裂长度严重破损者,切除不用;6) 下料宜与工程进度相协调,不宜太多;7) 挤压锚的制作:剥去套管,套上弹簧圈,端头与钢绞线齐平并不得乱圈、重叠套上挤 压套,钢绞线端头外露 10mm左右利用挤压机挤压成型,每次挤压均须清理挤压模并涂以润滑剂挤压成型的挤压锚、钢绞线端头露出挤压套的长度不应小于 1 mm,在挤压套全长内均应有弹簧圈均布每工作班应抽取三套挤压锚作挤压前、挤压后的外径、内径、全长、以及外观检查 记录8) 钢丝镦头: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