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XX县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XX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三月XX县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实施单位: 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 审 核 人:年 月 日 年 月 日委托方:委托意见: 委 托 人: 年 月 日 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任务概述1.1任务来源及目的为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细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方便人民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要求,通过将现有的分散存放在国土、房管等部门,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数据库。
我单位通过参加XX市XX县国土资源局公开招标项目,并中标XX县不动产登记项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单位根据(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编写本专业技术设计书1.2整合范围和行政隶属整合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XX县隶属于甘肃省XX市管辖1.3任务内容与工作计划本次数据库整合工作共有26人参加,项目实施方面主要组成三个组开展工作,其中分为数据整合组、野外测量组、档案扫描组,每个组都由组长负责,对每天完成业务做质量检查及后续技术处理,外业补测组对每天测量调查的宗地当场绘制宗地草图、丈量界址边长以及绘制出满足不动产数据库所需的图形数据本次作业主要投入技术人员8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工人3名;RTK二套;全站仪一套;笔记本电脑五台;数码相机4台;对讲机3对;分3个作业组开展工作所用仪器全部经过专业机构鉴定1.3.1任务内容 本次XX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应用GPS技术建立全县的E级GPS控制网及加密控制网2)对辖区城镇范围内进行地籍要素调查采用解析法对全县国有建设用地进行数据采集完成测区地籍要素的测量,查清辖区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
3)绘制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图4)编制地籍测量范围内的宗地图5)按法律程序核定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填写地籍调查表,量算面积,测绘宗地图与地籍图 (6)完成县内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7)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开展县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形成的图、表、卡、册和有关法律文书纳入数字化管理形成便于操作、查询的管理系统1.3.2工作计划年月日—月日完成XX县土地数据及房产数据的调查摸底工作年月日—年月日完成数据整合及外业修补测年月日—月日完成所有资料的整理和检查并提交局验收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XX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173米—4504米之间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则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2.2已有资料情况2.2.1空间数据三权数据库(1980西安坐标系);2.2.2影像数据收集迭部县正射影像(数据格式:*.tif,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2.3登记信息收集土地登记档案2.2.4其他收集房产部门房产登记数据库(从2013年开始的房产资料)2.2.5控制资料3引用文件3.1土地登记类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国土资源部地籍司《存量土地登记信息上报办法》;国土资源部《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甘肃国土资源厅《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3.2房产登记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JGJ/T 252-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46-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15-200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
3.3不动产登记技术规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不动产登记簿样式》(试行)《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4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4.1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1054.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3 不动产单元编码 按照每个不动产单元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GB/T 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不动产单元代码采用七层28位层次码结构,由宗地(宗海)代码与定着物代码构成,分述如下:a)宗地(宗海)代码为五层19位层次码,采用TD/T 1001规定的编码规则,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宗海)特征码、宗地(宗海)顺序号,其中宗地(宗海)特征码和宗地(宗海)顺序号组成宗地(宗海)号b)定着物码为二层9位层次码,按层次分别表示定着物特征码、定着物单元编号c)不动产单元代码结构如下图4-1所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宗地(宗海)顺序号定着物特征码定着物单元编号宗地(宗海)特征码地籍子区地籍区行政区划图4-1 不动产单元代码结构图4.3.1编码规则a)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GB/T 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b)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000~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区可用“000”表示c)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000~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子区可用“000”表示d)第四层次为宗地(宗海)特征码,代码为2位其中:1)第1位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海域)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海域)所有权未确定或有争议2)第2位用A、B、S、X、C、D、E、F、G、H、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F”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H”表示海域使用权宗海,“G”表示使用权无居民海岛,“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海域),“Y”表示其它使用权土地(海域),用于宗地(宗海)特征扩展e)第五层次为宗地(宗海)顺序号,代码为5位,码值为00001~ 99999,在相应的宗地(宗海)特征码后顺序编号f)第六层次为定着物特征码,代码为1位,用F、L、Q、W表示。
F”表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L”表示森林或林木,“Q”表示其他类型的定着物,“W”表示无定着物g)第七层次为定着物单元编号,代码为8位1)定着物为房屋的,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宗海)内应具有唯一编号前4位表示房屋的幢号,房屋幢号在使用权宗地(或地籍子区)内统一编号,码值为0001~9999;后4位表示房屋的户号,房屋户号在每幢房屋内统一编号,码值为0001~99992)定着物为森林、林木的,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宗海)内应具有唯一的编号,码值为 ~ 3)其他的定着物,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宗海)内应具有唯一的编号,码值为 ~ 4)使用权宗地(宗海)内无定着物的,定着物单元编号用“”表示4.3.2编码方法不动产单元代码采用分段的表示,具体方法如下:a)第一段表示行政区划代码b)第二段表示地籍区与地籍子区c)第三段表示宗地(宗海)号,由宗地(宗海)特征码和宗地(宗海)顺序号共同组成d)第四段表示定着物代码,由定着物特征码和定着物单元编号共同组成e)不动产单元代码在表示时,段与段之间可用全角字符“空格”进行分隔,“空格”不占用不动产单元代码的位数FGB00025行政区划定着物代码宗地号地籍区和地籍子区5设计方案5.1数据整合5.1.1 整合流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建库主要步骤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数据采集及规范化整理、数据整合关联、数据检查和数据入库,指令控制贯串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全过程。
整合流程图如图5-1所示图5-1 不动产数据整合流程图5.1.2 整合思路1.对于已建成的数据库,先依据土地、房产、林业等现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后,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建立映射关系模型,对已有的登记信息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首先对已有的登记信息通过提取、转换、补录等技术方法,建成符合土地、房产等现行标准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集,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经整合后建成符合标准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其中林业只建立原始数据库,在登记业务登记办理过程中,通过不动产权籍调查逐步更新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3.对于没有电子数据只有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依据现行的土地、房产等登记数据库标准录入数据建成对应数据库,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经整合后建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5.1.3数据检查分析检查、分析国土、房管部门图形、属性、登记、档案数据:数据类型分析:确定数据源的存储形式和数据格式,选择数据采集整合方法现势性分析:确定数据源的现势性,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前现状实际,与实际不一致的需剔除,并开展权籍调查或变更调查。
完整性分析:判断数据源的空间覆盖范围、登记信息内容和档案数据是否完整,不完整的需找出原因并在后期补充完善一致性分析:判断数据源的面积单位、小数点位数等是否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一致,不一致的确定换算方法规范性分析:以房产现行的技术标准对照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