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麦克哈格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82KB
约17页
文档ID:59268556
麦克哈格_第1页
1/17

伊安·麦克哈格——生态设计之父,Ecology is not only an explanation, but is a command 生态不仅是个解释,而且是一个命令,目录,生平年鉴,理论形成与比较,主要作品介绍,大师评价与个人看法,生平年鉴,1920年 麦克哈格出生于苏格兰 1939年—1946年 在英国军队服役,并被授予上校军衔 1955年 创立了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 1960年—1981年 与设计师威廉,罗伯特及托德合伙成立了设计事务所 1969年 出版《设计结合自然》 1975年 参与伊朗帕迪森公园项目 1996年 出版《生命的追求》 1998年 出版《拯救地球》 于2001年3月5日去世,伊安·麦克哈格(Lan Lennox McHarg)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 他一生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包括1990年由乔治.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艺术奖章和日本城市设计奖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之路,1920年,麦克哈格出生在格拉斯哥,麦克哈格生存环境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体验到城市大部分地区让人产生的不愉快,而相反农村的小路上则截然不同。

1929年,规划和设计分立两派,麦克哈格获得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双学位随后,盖迪斯《进化中的城市》在美国学界的广泛推崇,让盖迪斯成为了麦克哈格的先驱者1956年,麦克哈格开始独立授课,预示着麦克哈格走上了通向“设计结合自然”的道路.,1961年,与生态学家马丁合作,主持了“哈维雪松”项目设计课,最终成为“设计结合自然的内容之一1962年,开办麦克哈格公司,最麦克哈格和他的学生在对该流域的综合调查和土地适宜性分析中分别提出了千层饼模式和创作了设计结合自然其他内容理论形成与比较,生态规划理论形成,1893年“生态规划奠基人”查尔斯.埃利奥特提出景观调查分析法,首次将叠图技术运用于规划实践中 (其理论和方法成为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和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的直接来源),20世纪初,美国风景园林是沃伦.曼宁和苏格兰生物学家帕特里克.盖迪斯提出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是对区域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作出分析和理解,20世纪初劳伦斯.哈普林 融合生态学原理 将风景园林的自然性,乡土性和生态性视为设计的根本,将景观调查和分析方法从风景园林领域拓展到城市范畴,20世纪60年代,风景园林迫切需要自然科学的渗透与融合,1966年乔治.希尔提出 “分解—比较—重归—排序”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列维斯首次提出将景观感知和视觉特征与自然物理特征相联系的研究方法。

20世纪60年代伊恩.麦克哈格提出“千层饼模式”,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千层饼模式:阐述在时间作用下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垂直流动关系,即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性能,通过矩阵,兼容度分析和排序结果来标志生态规划的最终成果,确保土地的开发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的协调一致麦克哈格适宜性分析过程图,理论提出实践:在里士满园林大路选线方案过程里,麦克哈格运用其千层饼模式的分析方法,最终说服了交通运输委员会,接受费用最低但自然承载能力最强的路线选择方案20世界80年代,风景园林与景观生态的结合,使生态规划方法在方法和操作技术层面上取得进步,进一步弥补了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理论生态规划方法的扩展与流变,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提出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摆脱麦克哈格的“生态决定论”,1993年,斯坦尼兹提出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模式的3次反复,最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和鲁兹卡和米克鲁斯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多种规划途径比较,麦克哈格传统生态规划途径: 自上而下的处置自然过程,强调人类活动适应自然过程,通过对土地评价揭示土地的价值与利用方式景观被视为反映土地内在价值的斑块镶嵌体。

斯坦尼兹的多节生态规划途径: 自上而下与下山而上反复循环关注空间的认知过程,强调多种性质对景观感知的意义,表述,过程,评价,改变,影响以及决策模型构成点,线,面或网络系列,斯坦纳的综合生态规划途径: 综合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的反馈作用,景观被视为是多层次的,其内部主导元素在不断变化和互相影响鲁兹卡的景观生态学规划途径: 水平生态过程,强调景观的三种性质对生态平衡的有效性,以及景观构成元素的形状,尺度和空间结构,景观被视为零散的结构,主要作品介绍,设计结合自然,写书背景: 二次大战后,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高峰,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主要内容: 《设计结合自然》主要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关于“态度”: 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或者说是观念); 第二是关于“价值”: 综合的社会价值和评价研究的方法; 第三是一种逻辑关系:关于适应、创造和形式 而三个问题,围绕作者的主题“设计结合自然”展开大师评价与个人看法,大师评价,正面评价,芒福德: 为了建立必要的自觉观念,合乎道德的评价标准、有秩序的机制,在处理环境的每一个方面时都取得深思熟虑的美丽表现形式,麦克哈格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方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上面,这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

他寻求的不是武断的硬性设计,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负面评价,麦克哈格时代学者克劳格: 过于理性的规划方法使得景观设计的艺术丰富性正在丧失,因此,艺术应当重新成为规划强调的重点加州伯克利大学著名规划学者Burton Litton等认为: 城市规划的生态问题首要的是如何组织信息和知识,而不是麦克哈格所主张的生物系统 在解决规划问题时,我们应该用更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而不是如麦克哈格所推行的千层饼式地层层筛选数据个人看法,麦克哈格在自身语汇中的局限性麦克哈格否定科学主义的盲目性的同时却过于表现得理性主义以地图叠加技术形成的“千层饼”模式仍然是在人类的可知范围内进行的理性分析,无法避免自然在不可知的范围内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麦克哈格曾说过:“一种是喧哗一时的以人为中心的主义,强调人的绝对神圣,支配和征服作用另一种是人淹没在自然中的东方的观点前者指的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后者指的是东方文化中以“禅”为代表的自然主义 麦克哈格试图挖掘两种价值观中积极的一面,尊重人的尊严但又维护自然的利益他认为“人必须成为生物界的管理员”,既考虑到人文主义的“for public”,又考虑到自然主义的“for nature”。

这就是“设计结合自然”THE END,Thank you,。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