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战斧式巡航导 弹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0.05KB
约10页
文档ID:58575994
战斧式巡航导 弹_第1页
1/10

目录目录1.1.战斧式巡航导弹概述战斧式巡航导弹概述 .31 1. .1 1 战斧式巡航导弹特点战斧式巡航导弹特点31 1. .2 2 战斧式巡航导弹分类战斧式巡航导弹分类31.2.11.2.1 BGMBGM--109A109A 对陆核攻击型战斧对陆核攻击型战斧 .31.2.21.2.2 BGMBGM--109B109B 反舰巡航导弹反舰巡航导弹.41.2.31.2.3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41.2.41.2.4 BGMBGM--109D109D 布撒型对陆攻击导弹布撒型对陆攻击导弹.51.2.51.2.5 BLOCK3BLOCK3 对陆攻击导弹对陆攻击导弹51.2.61.2.6 ““战术战斧战术战斧”Block4”Block4 型导弹型导弹.51 1. .3 3 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斗性能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斗性能.52.2.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舱段、弹翼)(舱段、弹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62.2.1 1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舱段及弹翼设计常规对陆攻击导弹舱段及弹翼设计 .63.3.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采用的机构原理、特点采用的机构原理、特点.73 3. .1 1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推进系统推进系统 .73 3. .2 2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战斗系统战斗系统 .74.4.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其他技术应用其他技术应用74.14.1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材料常规对陆攻击导弹材料74.1.14.1.1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弹体材料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弹体材料7 4.1.24.1.2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弹翼及蒙皮材料弹翼及蒙皮材料 .84.1.34.1.3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相关材料相关材料 .84.24.2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制导控制系统95.5.总结总结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摘要: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因微电子、小型航空发动机及隐身技术等高科技的进步,巡航导弹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又因为当时,美苏签署了限制洲际弹道导弹“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为巡航导弹发展提供了条件后,两国大力发展巡航导弹在这个时间段,美国发展出了海基,空基与陆基版的“战斧”巡航导弹关键词:战斧式、弹翼结构、机构原理1.1.战斧式巡航导弹概述战斧式巡航导弹概述1.11.1 战斧式巡航导弹特点战斧式巡航导弹特点BGM-109 巡航导弹(英文:BGM-109 Cruise missile),绰号“战斧”(英文:Tomahawk)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能够自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是美国现役最主要的巡航导弹和远程打击力量之一BGM-109 在 1970 年由通用动力公司推出,1972 年开始研制,1976 年首次试飞,1983 年装备部队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具有低空飞行、命中率高等特点如图 1 所示 图 1 战斧式巡航导弹1.21.2 战斧式巡航导弹分类战斧式巡航导弹分类战斧式巡航导弹是一个系列的导弹名称。

其外型尺寸、重量、助推器、发射平台都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弹头、发动机和制导系统在美国三军通用编号当中,BGM-109 为陆射型,AGM-109 为舰射型,U/RGM-109 则是舰射反舰型,一般统称为 BGM-109,它们的基本构型都是相同的其最大时速 891 公里,最大高度 30 公里,陆上平坦地区为 60 米以下,山地为 150 米,具有很强的低空突防能力弹头命中精确度 10 米(后经改进精确度为 1 米)因发射的母体不同,发射方式也有所区别如图 2 所示 图 2 战斧式巡航导弹分类1.2.11.2.1 BGMBGM--109A109A 对陆核攻击型战斧对陆核攻击型战斧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1984 年 6 月部署,计划产量 1000 枚,其中 190 枚部署于水面舰艇,194 枚部署于攻击潜艇,用以执行全球战区对地面目标的核攻击任务,并作为战略后备力量执行核大战后期打击任务该弹制导系统采用麦道公司研制的以地形匹配修正的惯性导航系统(TAINS),控制系统采用全数字化自动驾仪和 AN—194 型雷达高度表,发射指挥系统为 MK117 火控系统,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导弹射程 2500 千米,巡航高度 15~152 米,巡航速度 0.72 马赫,战斗部重 122.5 公斤,内装当量可调的 20 万吨级的 W—80-1 型核弹头如图 3 所示图 3 BGM-109A 对陆核攻击型战斧1.2.21.2.2 BGMBGM--109B109B 反舰巡航导弹反舰巡航导弹该导弹属舰(潜)对舰型1981 年开始作战试验和鉴定,1983 年 11 月潜射型初具作战能力,1984 年 3 月舰射型初具作战能力它主要用来装备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新泽西号战列舰和斯普鲁恩级驱逐舰1980 年计划总产量为 243 枚,1986 年增至 593 枚导弹外形尺寸与BGM-109A 相同,助推器采用固体助推火箭中段制导采用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由三个速率陀螺和一个加速度陀螺组成姿态参考系统,由计算机/自动驾驶仪控制导弹飞行姿态,由 AN/ADN-194 型高度表控制飞行高度;末制导采用 PR-53/PSQ-28 主动雷达导引头战斗部采用“小斗犬 B”半穿甲战斗部,重 454 公斤其改进型为 BGM-109E,射程 460 千米如图 4 所示 图 4 BGM-109B 反舰巡航导弹1.2.31.2.3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常规对陆攻击导弹该导弹属舰(潜)对地型,1981 年初开始研制,1982 年初装备潜艇,1983 年 6 月装备水面舰船,主要用来装备攻击型核潜艇和护卫舰级以上的水面战舰,以攻击敌方海军航空兵基地指挥中心、桥梁、油库等陆上重要目标。

导弹计划总产量为 2643 枚,制导系统为惯性导航加地形匹配加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DSMAC)末制导导弹配备高能弹头,射程 1300 千米 ,巡航高度 15~150 米 巡航速度 0.72 马赫,命中精度小于 10 米如图 5 所示图 5 BGM-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1.2.41.2.4 BGMBGM--109D109D 布撒型对陆攻击导弹布撒型对陆攻击导弹该导弹属海对地型,于 1988 年装备部队,射程 875 千米,巡航高度 15~150 米,巡航速度 0.72 马赫,配备子母弹头,装有近 166 枚 BLU-97B 小口径炸弹其改进型为 BGM-109F1.2.51.2.5 BLOCK3BLOCK3 对陆攻击导弹对陆攻击导弹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以 BGM-109C/D 为基础加以改进,1993 装备部队采用先进的 F107-WR-402 型发动机,射程为 1667 公里(舰射型)或 1127 公里(潜射型),巡航速度 0.72 马赫,命中精度 3~6 米,战斗部采用 WDU-36B 钝感炸药高效战斗部,采用惯性和GPS+DSMAC2A 制导1.2.61.2.6 ““战术战斧战术战斧”Block4”Block4 型导弹型导弹该弹从“战斧”Block 3 型发展而来,由雷锡恩导弹系统公司研制,已于 2004 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

其主要特点是:具备双向卫星信号传输功能,指挥官可以在导弹飞行途中改变攻击目标,转而打击预先输入的后备目标或者按外部提供的目标 GPS 坐标重新瞄准;导弹还能够在战区上空长时间徘徊,以等待接收 攻击“高价值目标”的指令;此外,“战术战斧”还可将飞行状态和精确打击情况反馈给作战人员,并能将部分战场损坏图像传回作战舰艇,而导弹系统本身还综合了改进型反干扰全球定位系统美海军计划耗资 16 亿美元采购超过2200 枚“战术战斧”导弹,采购期为 5 年每枚“战术战斧”导弹的售价大约为 72.9 万美元,仅仅为当前装备海军的“战斧”Block 3 型导弹售价的一半图 6“战术战斧”Block4 型导弹1.31.3 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斗性能战斗性能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攻击美国历次海外战争行动都可见其身影,而且美军开战时多次先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敌方高价值的军事目标,如军事指挥中心,空军基地,导弹发射基地等该导弹的优点在于: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

这种巡航导弹的射程可以超过 2500 公里雷达很难探测到飞行的“战斧”导弹,因为这种导弹有着较小的雷达横截面,并且飞行高度较低该导弹的不足在于:战斧式巡航导弹为亚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较慢,且飞行高度较低,容易被地面防空炮火击落同时由于导弹携带的发动机、制导系统和燃料负载限制了弹头的尺寸,所以“战斧”式巡航导弹打击钢筋混凝土目标时效果不是太好;精确度不如激光制导炸弹,而且容易发生机械故障;造价远高于常规炸弹等2.2.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舱段、弹翼)(舱段、弹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2.12.1 BGMBGM--109C109C 常规对陆攻击导弹舱段及弹翼设计常规对陆攻击导弹舱段及弹翼设计 BGM-109C 战斧导弹弹长 6.24 米,弹径 0.527 米,翼展 2.65 米弹头为钝圆形,弹体 呈柱形采用二组控制翼面,第一组在弹尾、4 片呈“X”形安装,前缘后掠, 第二组在 弹体中部,2 片对称弹体安装,翼展较大,呈梯形 其气动布局之所以采用面对面翼面布置是因为这一对较大的弹翼为导弹提供了较大的 升力,升阻比大,减少了燃料的消耗,相对减轻了导弹的质量,并有效保证了导弹的航程 而且采用这种设计使导弹雷达反射面积达到最小,有力的保证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 力,这是巡航导弹所必须具备的。

尾翼采用“X”便于载机悬挂和地面发射,并且保证了 升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与导弹绕纵轴旋转无关,这一点对于掠海飞行十分重要其次保证了 导弹的操纵性,并且由于各方向升力都有快速响应的特点,简化了控制与制导系统的设计战斧导弹的面对称布局决定了它采用 BTT 式转弯,这种转弯方式首先要做滚转运动, 因而响应慢,过渡过程时间长,将会导致较大的制导误差,对控制系统要求较高,不适合 高机动之所以采用是因为,巡航导弹对机动性要求不高,其大部分时间处于巡航状态 其次,BTT 转弯提供了较大的向心力,保证了各个方向都有较大的需用过载与 STT 转弯 相比,在改善与提高导弹的机动性,飞行速度,作战射程和命中精度等方面均有优势从翼面沿弹身纵轴的布置形式来看,战斧式巡航导弹采用了正常式布局,这也是设计中最常见的一方面,正常式导弹的横滚稳定性要比鸭式布局要好,简化了控制的难度另一方面,正常式导弹纵向和横向静稳定性较好同时正常式布局还有不必再弹翼上安置副翼的优点,可以简化操纵机构其舵偏角与导弹攻角方向相反,可增大可用攻角,提供升力大,间接增大了巡航导弹的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