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生活数学 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其中骆蒋平、杨润迪程度较好,语言较丰富,能力较强,学习知识的速度快程思睿、江心怡、谢王康、陆琬婷、冯子姚学习能力一般,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姚艺、翟庆雨、高健、戴嘉聪、水兴志祥、黄美文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二、教材分析: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配对,对数字0—10的学习,简单的形状,以及物体间长短、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初步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增加了按照数序找出、排列、填写相邻数字,要求学生掌握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三、指导思想:1、通过学习实用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字排列、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四、教学总目标:(一)知识目标:1、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2、学习读数,按自然数序的顺序数数或排列数字,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群之间多一与少一的关系3、学习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能够书写算式,理解5以内数的分解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二)能力目标:1、绝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常规,做好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样子学2、能够初步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力争大多数学生能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动脑想,就是不会说、不会想的学生也要跟着一起玩,一起动起来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品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按数序找出、排列、填写数字;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2、难点: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六、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
2、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3、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4、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5、加强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最适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第一单元 比较(二)本单元的内容是比较,包括比较宽窄、粗细、薄厚,通过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比较的概念本单元共4课:1、比宽窄2、比粗细3、比薄厚4、综合练习1、比宽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运用感官比较物体的宽窄,知道物体宽窄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较三个以上物体的宽窄2、难点:感知物体宽窄的相对性教学准备:1、两条宽窄不同的路(多媒体课件)2、一条宽窄不一的小河(多媒体课件)3、两条长短不同的纸片4、找围巾的多媒体课件5、生活中宽窄物体的图片教学方法和手段:1、谈话讨论法:通过课件“过小河”,引起学生思考,发现物体具有相对性2、操作法: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物体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发现辨别物体的宽窄3、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原来宽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可能会变成窄的,发现宽窄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游戏:找路游戏情境导入,建立初步的宽窄概念1、接到红果果绿泡泡的邀请函,通往红果果绿泡泡家要选择一条宽宽的路师:红果果绿泡泡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你们想去吗?师扮演红果果和绿泡泡:“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你们的好朋友红果果和绿泡泡,今天邀请你们到我家玩,到我们家有两条路,一条宽宽的,一条窄窄的,但是今天那条窄路堵车了,所以要走宽宽的那条,欢迎你们哟!” 2、带领学生来到活动场地师:到红果果和绿泡泡家该走哪条呢?为什么?生:走这条师:为什么?生:……师:同学们可真聪明,都能找出去红果果和绿泡泡家的路,知道这条路宽,那条路窄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第一环节:过小河通过目测、身体动作来理解宽窄的相对性1、带领学生通过宽宽的路,一条河挡住去路再次读红果果绿泡泡的信:“在我家门前有条河,小马说很窄,松鼠说很宽,到底宽还是窄呢?你们去试试吧!2、组织讨论:到底小马和松鼠谁说的对呢?你认为小河是宽是窄呢?为什么?师:到底小马和小松鼠谁说的对呢? 师: 你认为小河是宽还是窄呢?3、师:你是从哪里通过的?师:这条小河哪里宽一些哪里窄一些呢?第二环节:架桥合作游戏中感知宽窄的可变性。
1、师:一定有许多小动物向小松鼠一样感觉小河太宽,过不了河,我们为他们搭座桥吧生:好!2、学生选择纸板架桥,通过操作发现纸板的长短和河面的宽窄有关师:现在小朋友拿上纸板架桥吧!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师:同学们可真能干,能把长纸条架到宽河面上,短纸条架到窄河面上 3、师:“桥架好了,我们试试吧!”学生走过窄窄的桥,体验窄的东西有一种紧缩感4、师:“桥面很窄,会很危险,怎样把桥面变宽呢?”启发学生通过合作组合,将窄的变成宽的 第三环节:找围巾操作探究,找出最宽的最窄的,感知物体宽窄的相对性1、设置问题:红果果想要最宽的围巾,绿泡泡想要最窄的围巾,请把宽的送给红果果窄的送给绿泡泡2、学生操作,比较三条围巾的宽窄,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师:你怎么比的?师引导生比较3个物体的方法3、解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预设:(1)学生通过目测选出最宽的,但不一定能发现三个物体间的细小差别2)学生通过比较产生,但比的方法有问题,比如不能再同一水平面上比解决:你是怎么发现的?比的时候应该怎么比呢? 三、应用新知,升华体验找出生活中用宽窄比较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宽窄1、比宽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宽窄,在比较中区分宽窄。
2、学生喜欢参与探索活动,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宽窄感知物体出物体的宽窄,并用相应的词描述物体的差异,体验宽窄的相对性3、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形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操作比较活动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比较物体的方法(重叠法,并列法)能够熟练比较物体的宽窄2、物质准备:课件,各种宽窄不同的纸板若干,教室置放宽窄不同的物体不同宽窄的彩纸,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宽窄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活动,小客人“皮皮”1、出示各种纸板,引导观察并发现纸板的不同2、介绍活动材料,提出操作要求二、游戏:帮助小客人1、启发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2、引导学生按意愿分组比较各自的纸板,交流比较结果关注点:学生会用正确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三、游戏:小小修路工学生用宽窄不同的纸板拼搭各种路,并比较宽窄四、游戏:超级变变变1、学生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宽、窄不同的纸板2、学生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较宽窄了解宽窄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关注点:学生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五、游戏:找找看寻找课件、教室中宽窄不同的物体六、小客人“皮皮”,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1、游戏:比一比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并正确描述2、游戏:排一排出示全部彩纸,请讨论: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宽→窄;窄→宽;宽窄宽窄……;窄宽窄宽……;等等)学生按教师出示宽窄差异排序好的图示进行宽窄排序操作七、延伸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宽窄2、美工活动:折宽窄不同的扇子3、走宽窄不同的路2、比粗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2、学习按粗细排序,初步探索粗细的比较方法3、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结果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较粗细,理解粗细是相对的2、难点: 探索粗细的排序及比较粗细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具:粗细不等的套环若干,每人一份;盘子人手一个每人一份(穿珠玩具、毛线、水彩笔、吸管)教学过程:一、“穿珠”游戏(认识粗细)请学生用自己盘里的东西穿玩具师:同学们看盘里有什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玩穿珠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彩笔穿不进去,线和吸管能穿进去)为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原来东西有粗细之分,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比粗细》二、比较粗细1、出示吸管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吸管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毛线,让学生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彩笔,让学生比较那么吸管到底是粗还是细让学生动手排排队)谁来告诉老师吸管比谁粗,比谁细?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只有跟其他东西比较才知道粗和细三、探索比较粗细的方法1、老师准备了好多粗细不同的东西,现在老师给每位学生一个纸棒,找两样东西,一个比纸棒粗的,一个比纸棒细的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1)用绳子、纸条等方法比较粗细2)平放看高低3)两两相套4)用大小洞测量2、现在再去找两样东西,一个比纸棒粗、一个比纸棒细,找得东西要跟原来的不一样四、“看谁排的对”游戏排列粗细)现在同学们有几样东西了,它们粗、细一样吗?现在按粗细帮它们排排队1、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排出来的?(从粗—细,从细—粗)2、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进行比较、依次排队2)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3、请学生采用互换方法进行排列五、寻找粗细1、现在同学们以自己的胳膊为标准,找找身体上哪个部位比胳膊粗,哪个部位比胳膊细?2、游戏《套环》提供多种粗细规格的纸环,学生根据纸环粗细套在身体相应的部分(颈环、头环、腰环、脚环、手环、指环等等)。
2、比粗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发现物品的粗细差异,建立初步的相对概念教学准备:1、选择粗细不同的大树2、具有粗细不同特征的实物或玩具材料,如:筷子、易拉罐、吸管、螺丝、牙签等3、具有粗细对应关系的物品,如:手电与电池、螺丝与螺母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