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课 题种子的萌发授课人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参与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既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通过课前实验分析案例,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素养目标【科学思维】结合生活经验,描述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探究实践】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学会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提高实验探究、创新能力;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豆芽等生命观念】通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生物的生活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知道种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与萌发相适应态度责任】依据种子萌发的条件,能够科学解释农业生产中种子储存和播种措施的原理;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难点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一、视频导入:被子植物的一生【展示】视频:大豆种子的一生【提问】被子植物是我们之前讲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构成,其一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讲述】我们这节课先学习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
观看视频】【回答】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长成植株→开花结果→传播种子新课展开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展示】①教材P2“想一想 议一议”:种质库中保存种子的环境条件是什么?②图片+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提问1】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种下去容易长出幼苗?有哪些适宜的环境条件?【讲述】不妨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问2】我们学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小组讨论回答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制订计划】不加水放橱柜、洒一点水放橱柜、洒一点水放冰箱冷藏室、倒较多水放橱柜科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几号皿中的种子萌发了?②几号皿中的种子没有萌发?③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④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讨论】①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皿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皿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②1号皿和3号皿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三、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过渡】是不是所有种子在环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萌发呢?【展示】炒熟的花生、大米、被虫咬过的种子【提问1】这些种子为什么不能萌发?(学生思考)【提示】炒熟的花生胚已死,大米、被虫咬过的种子胚不完整。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2】刚收获的大豆播种下去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四、 种子萌发的过程【展示】视频:菜豆萌发的过程;图片:种子幼苗(将两幅图对照起来讲解)【教具】提前准备好的萌发的菜豆种子提问】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先长出胚根还是胚芽?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发育成什么器官?子叶或胚乳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讲述】结合课本 P5图3-1“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对照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讲述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扩展引导】 引导学生对比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的异同点观看图片】【回答1】春天气温转暖、降水增多、空气清新等,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回答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回答】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回答】2号皿中的种子萌发,其他没有萌发因为1号皿缺少水,3号皿温度太低,4号皿缺少空气,2号皿中条件都具备因此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回答】有必要,2号皿是对照组1号皿和3号皿不能形成对照,因为存在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回答】胚已死亡、胚不完整【回答】处于休眠期【回答】种子萌发的过程:①吸水膨胀,种皮变软;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化并输送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及过程总结归纳】板书设计第 6 页 共 19 页种子的萌发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 实验目的2. 实验步骤3. 实验结论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 适宜的温度2. 适量的水3. 充足的空气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 胚是活的、完整的2. 种子不处于休眠期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 吸水膨胀2. 胚根突破种皮3. 胚轴伸长4. 胚芽发育教学反思一、创新之处1. 合理地实行了分段教学,解决了教学内容多和时间紧的矛盾冲突2. 采取分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不足之处本节课的难点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很少接触农事,教学形式抽象,不易理解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课 题植株的生长授课人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想象力丰富,对生物学现象和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良好储备植株的生长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在此方面已经有了知识和生活经验方面的积累,对于植株的生长、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若引导学生对一些现象提出疑问,如种子萌发后,幼苗是怎样生长的呢?根是怎样生长的?枝条是怎么来的?学生就会被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知道答案。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素养目标【科学思维】描述根尖的结构、幼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探究实践】观察根尖的结构,说出各部位细胞的特点和功能;观察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生命观念】认同根尖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态度责任】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教学难点观察根尖的结构;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一、情境导入:拔苗助长【展示】图片: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提问1】幼苗能通过直接手拔就长高吗?【讲述】植株生长主要分为两部分:地下部分的根的生长,以及地上部分枝条的发育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1】不能植株的生长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新课展开二、幼根的生长实验探究: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材料用具】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等方法步骤】① 肉眼直接观察、通过放大镜观察根毛;②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
展示】图片:根尖各部位及其细胞结构【提问2】根尖分为哪几个结构?根毛位于哪个结构?【展示】图片:标记法展示各部位提问3】幼根的生长主要是由哪些结构决定的?哪个结构生长最快?不同结构的细胞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功能?【归纳】绘图填表:根尖各部位的细胞特点及其功能引导】学生推出结论: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主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加细胞的体积提问4】生活中移栽幼苗时,为什么要保留土团?【回答2】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位于成熟区;【回答3】分生区和伸长区;伸长区生长最快;根冠位于根尖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整齐;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很小,排列紧密,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胞长,下部细胞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回答4】保护根毛和幼根,利于吸水三、枝条的发育【朗读】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展示】带有芽的枝条、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提问5】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枝条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吗?【提问6】芽轴发育成茎后,茎是怎样加粗的?【展示】图片:树干的年轮【引导】学生学习芽的分类:按着生位置分类、按功能分类。
朗读古诗,观察图片回答5】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成的;芽中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叶、茎、芽构成的;不是所有芽都发育成枝条回答6】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 四、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实验探究: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现象】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在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提问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哪些无机盐?【展示】图片:缺乏无机盐时植物的症状,让学生了解无机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施肥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结合自家农作物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施肥不当造成的后果,树立环保意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回答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观察总结】观察叶片图片,总结缺乏无机盐时植物的症状课堂小结引导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回顾各知识点,加深理解和巩固板书设计植株的生长教学反思一、创新之处侧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实物进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并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不足之处上完这节课后,我意识到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课堂上需要注意,比如:课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预实验,本节课涉及到的探究实验应选取不到1cm长的幼根,而这节课选取的幼根根毛很少,不易分辨成熟区,给学生的探究带来障碍。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课 题开花和结果授课人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以及实物观察和动手实验等非常感兴趣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具有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所需条件,植物各部位的生长的知识储备,但对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没有完整的认识,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更不用说深入思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一步步的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