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毛概资料整理1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6KB
约34页
文档ID:99365985
毛概资料整理1_第1页
1/34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P177)从客观条件来看: 从主观条件来看2、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与弊端:(P178)3、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探索P17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P17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经历了十多年的过程我国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和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种认识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僵化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了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法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农村改革获得了成功1983年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新体制在全国广泛实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 实行工业生产责任制;扩大企业管理权限;通过利润包干和利改税等形式,改革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新概念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第一次肯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把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个决定,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说,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这一时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1991年初,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P181) 提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那些内容呢?第一, 邓小平提出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三,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四,邓小平提出,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第五,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一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它具有一切市场经济相同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就其作为资源配备方式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三,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第五,保障制度社会化对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者给与社会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的特征的要求,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二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个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7、P1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增进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生产力层面上,而更在于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性质、运行目的等的一套政治原则,这套政治原则集中体现为“四个坚持”,即我们常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个坚持”规定着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质,保证公有制在经济运行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四个坚持”规定着市场与计划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坚决保持国家的宏观调控:“四个坚持”规定着市场经济的运行目的,避免两极分化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在于这样的观点只看到市场经济具有的共性,没有看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制度的不同个性特征辨 析: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它们本身不姓社也不姓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问 答: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共性)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个性)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的内容:P184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改革经验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确定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P186)2、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原因是:(P185)3、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关系:(P186)4、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P186)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P187)6、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含义、主体地位P189)7、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9)答: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189第一段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