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坚持依法治国,第二单元:,1,坚持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相结合 的基本方略,2,一、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第一站:法治的国家,2 、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人治与法治的不同(知识链接74页),3,2、解读依法治国,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主 体:人民群众“治” :既包括依法惩治犯罪,也包括维护公民权利“法” :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所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4,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领导者: 依法治国的主体: 依法治国的依据: 依法治国的对象: 依法治国的目标: 依法治国的本质:,5,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对象:国家事务、经济 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目标: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本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是依靠法律,运用法律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6,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上学 就业 结婚登记 驾驶车辆 上饭店 摸彩票中奖 立遗嘱,阅读73面图画,大家说,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婚姻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税法 继承法等,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7,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人治与法治是相背离的 依法治国就要从根本上反对和杜绝人治P73小字,8,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二、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以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9,二、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10,1.宪法在国家法律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11,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因为: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
3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2,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国以来,我国共制定过四部宪法1982年的宪法是现行宪法它曾有过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4月1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现行宪法由5部分组成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徽、国旗、首都,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4,15,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1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前提)有法必依 ( 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关键)违法必究 (保障),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 :是指立法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 (在我国,立法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有法必依 :是指守法是对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的要求。
执法必严 :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 违法必究 :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 (在我国,执法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18,有法可依,19,有法必依,20,执法必严,2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的原则,违法必究,22,知识链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涵盖宪法等七大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23,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国家做法),1.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必须严格执法 4.必须增强全体人民法律意识24,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青少年更应该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都要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生活在法制社会,你应当怎么办?,P77,25,即: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有关规定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严格按法律的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
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维权扩展:,26,总说:依法治国的意义:,1.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4.是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可靠保障27,加强思想 道德修养,1,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导入,2,国家有了法律的保障,社会就安定和谐了吗?人民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失了吗?,案例:国家投资47个亿建设的贵新高速公路,从贵州的贵阳到广西的新寨都是双车道,可是由于当时的刘方仁等贪官污吏贪去了二十个亿,致使今天的贵新高速公路的双车道只是从贵阳到独山的麻尾,从都匀北站到新寨都是单车道致使今天的贵新高速公路车祸不断,因此而伤亡的人员不计其数虽然这些贪官污吏最后受到了法律的惩治可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老百姓损失的就只有这二十亿吗?不,生命是永远找不回来的我们怎样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呢?,思考:,3,第二站: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治国),,,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使人们更加自觉的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法律 道德,,,维护、规范,支持、保障,(P78),4,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互相补充法治 ———— 德治,5,2、两者的区别,法治→政治文明→窄而有强制性→他律→治标(罪犯) 德治→精神文明 → 宽但缺乏强制性→自律 → 治本(罪犯),6,二、以德治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①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核心 ③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④重点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7,⑤目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以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8,想一想:我们的这一目的达到了吗?,9,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小品的片段,总经理:……这是“宫廷玉液酒”。
打工者:恩,香,像二锅头 秘书:这就是二锅头兑的白开水 总经理:胡说!到了这儿就得叫“宫廷玉液酒” 打工者:那得卖多少钱一杯? 总经理:一百八十 打工者:咋沾了宫廷两字都涨价呀? 总经理:……再看看这道菜——“群英会萃”这红的是宫廷红萝卜,绿的是宫廷青萝卜,要八十元一盘 打工者:还“群英会萃”呢,我看是“萝卜开会”!,10,上述小品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第一、部分商家不诚信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注意!,怎么做才能制止此类事件发生?,答:一、道德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二、法律11,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中国谚语,作为一个商人,你做到了超然于利益之上;作为一个国人,你诠释了爱国的含义;作为一个长者,你是后辈心中的标尺霍英东,12,三、实施以德治国,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今天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你们是祖国的栋梁你们今天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安定和谐,那么如何提高咱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13,1、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2、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3、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 情操 4、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提高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做到,P82,14,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的具体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国家和政府)P80 三、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公民)P81,一个国家的和谐安定,需要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如何以德治国呢? 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二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或者,15,公民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怎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16,课外作业,1、搜集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名言警句、谚语等2、思考79页的活动平台并查找有关资料,下次课开展辩论会,17,习题: 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是:,18,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19,再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