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格的基本特性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90KB
约2页
文档ID:58846273
人格的基本特性_第1页
1/2

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 人格的整体性 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 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 有机组织一个现实的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 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精神分裂症是一 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布洛伊勒 ( Bleuler , 1911 )在提出精神 分裂症这个术语时便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他将统—性 的 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视为此病的本质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心理与行为比喻为一个失去指挥的管弦 乐团得了这种病,患者的感 觉、记忆、思维和习惯这类心理机能虽然不至于丧失,却是乱七八糟的 由 此可见,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有机的整体 (二) 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 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 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每个人的自我,在 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昨天的我是 今天 的我,也是明天的我过去的我透过现在的我,影响着我的现在和将来 虽然未来不能决定现在,但 自我对未来的洞察力能决定现在的我。

这 就是自我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 指一 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 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 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 尔 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 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 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人格变化 有两种情况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 不同 如同是特质焦虑,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新 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 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一项新工作 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也 就是 说,人格特性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 特点的第二,对个人有重大 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移民、 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 信仰等的改变不过要注意,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 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 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 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

(三)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 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 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到每个人的行动都异于他人,每个人 都各有 其需要、爱好、认知方式、情绪、意志和价值观 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 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 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 似的人格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同—种文化陶冶出的共同的人格 特征 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例如,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 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 不少相同的人格特征但是,人格心理 学家更重视的是人的独特性,虽然他们也研究人的共同性 (四) 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 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 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 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 社会 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几种属 性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 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 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

其实, 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例如,人满 足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受具体 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因此,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 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 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 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本我、自我、超我 三者属于人格的一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最早在 1923 年的《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 其原始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其中各 种本能冲动都不懂什么逻辑、道德,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 求满足 自我是人格中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 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 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 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 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它是从自我中 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与本我处在直接 而尖锐的冲突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