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遍有闲社会的过劳死现象分析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44MB
约4页
文档ID:107933757
普遍有闲社会的过劳死现象分析_第1页
1/4

52│TOURISM TODAY│Vol.158 研 究│Reserch 一、普遍有闲社会的到来 于光远先生曾经提出“普遍 有闲社会”的概念在今天看来, “普遍有闲”在中国已经成为不 争的事实在中国,1995年实现五 天工作制;1999年又实施“春节、 五一、十一”三个长假,目前我国 城市居民每年拥有的各种假期累计 天数几近占到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 一,有些职业的公民(比如教师与 学生)闲暇时间更多,而且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未来的闲暇时 间越来越多,休闲成为了日常生活 的重要组成成分然而,“自由时 间:人是自由地吗”?马惠娣女士 面对现实发出这样的质疑 卢梭曾说过:人是生而自由 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纵 观中国当下大众休闲生活,不难发 现,人们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枷锁 所羁绊,休闲时间里并不能自由 自在、随心所愿地做一些自己喜欢 的、有益于身心的事情许多人, 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或是在形形 色色外力的作用下,身不由己,依 然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神神兮 兮 什么是休闲?美国学者杰弗 瑞·戈比说:“休闲是从文化环 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 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 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 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 普遍有闲社会的过劳死现象分析 文/李万兵 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 础。

爱丁顿、陈彼得总结休闲给 人们带来的益处,主要有:(1)个 人发展,(2)社会融合,(3)心 灵疗养,(4)强健体魄,(5)新 鲜刺激,(6)自由自主,(7)寻 根怀旧 休闲能够给人们带来许多实实 在在的益处,使人们生活得幸福、 快乐与美好然而,在社会上不时 出现“过劳死”现象,“普遍有闲 社会”为何频现过劳死现象呢? 二、过劳死的界定、分类及成 因分析 社会上频频传出“过劳死” 的新闻,引起热议人们之所以讨 论热烈,主要是难以理解,究其原 因,一是由于过劳死与普遍有闲社 会的大背景格格不入,二是这种现 象发生在一些令人仰慕的公司或组 织的知识分子身上或者本该悠哉游 哉生活的闲暇者身上 (一)过劳死的界定与分类 过劳死,本人暂且将其定义 为,是指因为过度劳累,严重透支 身体,造成身心正常功能的紊乱而 患病,又常常由于未能及时医治而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导致的非正常 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时常见到或 听到某人因工作劳累,身心憔悴而 死亡,这是一类,我们常常为之叹 惋还有人,在闲暇时间,因为摆 脱了较多的束缚,追求一时的感官 刺激,放任自由,放浪形骸,造成 非正常死亡这是另类过劳死这 样的社会新闻不是经常听闻吗?有 的人喝酒喝死,有的人打麻将累 死,有的人上网困死,有的人乱性 猝死。

这两类过劳死,无论是因工 作过度造成的过劳死,还是因休闲 不当造成的过劳死,说到底,是由 于个人没有领悟休闲的真谛,没有 摆正休闲的位置,因而也就没能正 确利用休闲 (二)过劳死的成因分析 1、组织的非人性管理 企业或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 经济实体,获取经济利益并没有 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常 常走向极端,片面追求所谓的经济 效益最大化,因此,就会出现把员 工当做奴隶驱使,或者当做机器使 用这种做法又常常与员工及管理 者的去留、薪水的增减与职务的升 降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当 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许多 员工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只能屈 从即使在一些头上顶着光环的大 公司,这种情形也并不少见,甚至 变本加厉,演绎得愈发厉害因为 在大公司里,普通员工的竞争与生 存压力更大相对公司的强大,他 们更加弱小与无助前不久,网上 热议普华永道25岁女员工交大硕士 潘洁因过劳突然病亡(公司并不承 摘 要:在中国,普遍有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上不时出现过劳死现象对此 如何认识?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过劳死进行了界定、分类及成因分析,并提出了防范过劳死的策略 关键词:普遍有闲 过劳死 成因 防范策略 Abstract: In China,the universal leisured have become an undisputed fact.However,In the background,karoshi phenomenon happens from time to time in society.How would you realize it?This paper analyzed its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cause form the sociological angle,Furthermore,the author also put up with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the universal leisured,karoshi,cause of formation,defending policies Research on karoshi phenomenon of the universal leisured society 2012.02│53 认)。

潘洁在微博上写道:“在公 司吃外卖,真心想吃顿住家饭” “困得像猪头一样,对着电脑就睡 着了”每天吃很多,还老是饿 得快晕过去”两脚发飘” “肺都快咳出来了”忙得天昏 地暗把妈妈的生日都忘了,呜呜呜 呜”我不介意做妇女,只要给 我半天假”其实,她得的病(急 性脑膜炎)并不难治,但是错过 了最佳治疗时间,她还是死了在 生前最后的几个月中,她时常在微 博中发布“又加班了”、“我要睡 觉”等消息我要睡觉”,这是 一个多么自然、平常、甚至基本的 需要,竟然由于“又加班了”,而 难以实现或圆满实现潘洁在微博 中所描述的吃外卖、加班的景象被 后来的记者采访所证实在现实社 会中,普通员工的正当合理权利 受到严重侵害的现象比比皆是,又 比如,企业加大员工工作强度,迫 使员工超负荷运作,侵占甚至严重 侵占员工的休息时间与假期,员工 (白领居多)被迫在家继续未完成 的工作,或者不得不把大量工作以 外的时间花在陪酒、陪侍以及其他 招待上等等此类工作不仅会造成 员工身体的疲惫,甚至会造成心理 乃至精神负担 2、物质压力束缚 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但是,仍有不少人感到生活压力 大,产生一种强烈的物质匮乏感。

这些人可分为两类,一类人承受巨 大物质压力,属于绝对贫困他们 收入不高,没有什么积蓄,也缺 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住房问题、孩 子上学问题、就医问题时时压得他 们喘不过气还有一类人承受巨 大的心理压力这类人其实并不 贫困,甚至殷实富有,他们的压力 主要来自攀比当今社会,消费已 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多地带有 社会的特征在沿海和一些大中城 市,消费主义思潮潜滋暗长,改变 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由 于无所不在的广告和商业媒体的炒 作,使人们向它们所宣扬的生活方 式看齐,从而不断拔高人们的欲望 和生活标准消费越来越显示出竞 争性,消费者花的钱多了,却感觉 穷了,原因在于攀比的对象和消费 水准是不断上升的,而攀比者总也 赶不上被攀比者财富和消费水平的 上升速度因此,消费者的焦虑、 挫折和不满在增长于是,为了所 谓的面子,为了维持所幻想的生活 方式和水平(通常是由“消费偶像 “制造出来的),他们拼命透支休 闲时间,用于工作,为的是赚取更 多的钱其结果是工作过度而休闲 不足,从而给身心造成伤害 3、对感官刺激的陶醉 一些人生活上、物质上富有 了,但是,其文化品位与思想境 界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精神生活 没有得到改善与提高,甚至变得更 加空虚了,成为精神上的乞丐,表 现在休闲上就是失范休闲行为的增 加。

由于闲暇时间的自我支配性、 休闲活动的自我选择性,休闲生活 的道德属性最为突出,人的自律性 最为强烈然而,许多人对休闲之 于生命的真正意义缺乏了解,缺乏 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方式,缺乏自 我约束力,再加之休闲能力的低 下,休闲活动单一是其次,还往往 沉溺于庸俗、甚至低级的休闲活动 之中,常常上瘾比如,一些人热 衷于吃吃喝喝、搓搓麻将、按摩洗 脚还有人上网成瘾、赌博成瘾、 “性休闲”(西方用语)成瘾、吸 毒成瘾他们或是放纵自我,或是 麻醉自我,或是迷失自我,在短暂 的或是虚幻的感官刺激中打发时 间休闲不是促成个人发展,而是 造成自我堕落或毁灭 4、对成就感的偏执追求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耳濡目染, 许多知识分子奉行积极的入世态 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渴望争 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年 轻人深受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 影响,强烈渴望能够充分开拓和 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 素,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所追 求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 不断趋于完美网络上曾有这样一 则报道:22岁的保送研究生单亮, 是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大四的学 生,“永争第一”,刻苦学习,积 劳成疾,最终酿成过劳死的不幸结 局,于2004年6月离开了人世。

事 实上,马斯洛曾警告说,一个人若 始终固执于自我的满足,始终无法 忘情自我,无法超越自我,便注定 要与自我实现绝缘他还谈到了自 我实现的妨碍:生存威胁、虚假、 逃避这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妨碍因 素,必须加以妥善的解决或克服, 否则,他们会阻碍个人自我实现 马斯洛还谈到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品 格,倾听生命内部(健康成长)的 呼唤、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以及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等由此可 见,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着丰 富的内涵,但是,许多年轻人并没 有掌握其理论精髓,甚至对其形成 曲解,片面地误以为只要玩命工作 学习,便能实现自我,体现自己的 生存价值 三、防范过劳死的策略 过劳死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 此,防范过劳死现象的产生也需多 管齐下,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一)组织管理人本化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资源”、 “以人为本”这些理念在现代企 业管理者那里,是耳熟能详,如数 家珍但是,许多企业在实际经营 管理运作并没有把这些理念真正贯 彻落实什么是人本管理?有人 认为,人本管理就是在不违背公司 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一切以员工的 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管理,提供 足够的福利和休假,改善员工的 工作环境,经常组织员工联谊, 提供员工足够的培训及上升空间 等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公 司的忠诚度。

问题是,员工与企业 利益的不一致、矛盾、对立是客观 存在的,在诸多方面、不同时段有 不同表现对此,怎么理解、把握 与运作?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 态度,并妥善处理之,否则,管理 人本化只能是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 或宣传用语在这里,需要强调的 54│TOURISM TODAY│Vol.158 研 究│Reserch 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巨变、员工素 质的提升,不善待员工的企业最终 会遭到员工的唾弃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在沿海,一些企业遭致员工 用脚投票,员工纷纷离弃曾经就业 的企业,导致“用工荒”,而且用 工荒现象在最近几年愈演愈烈更 有甚者,企业留不住优秀员工,导 致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二)加强监管力度 在一些地区,当地政府对企 业存在的明显违规违法现象,侵 犯员工合法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监管不力,或不到位这里面 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长此以 往,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负 面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滞后),而 且还可能酝酿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 因子比如,笔者几年前曾经在东 莞一家玩具厂发现,厂家给工人开 出的工资明显低于厂家在宣传栏上 公布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种公 然违法现象却无人问津,主管部门 听之任之。

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相 当长的时期里存在过,现在依然没 有绝迹还有,在生产旺季,员工 无休止地加班,厂方并不按照国家 规定的加班费用标准支付员工相应 待遇;占用员工的节假日,也不 按照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加班补贴标 准支付员工相应待遇一些工厂甚 至出现强制性的暴力管理手段,使 员工的身心健康受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