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学绪论资料课件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1MB
约31页
文档ID:567700708
动物学绪论资料课件_第1页
1/31

beespider 实践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验部分•各类群的特征和代表动物•动物的多样性与主要类群•动物的系统演化•结构与功能、功能与适应•动物的遗传进化•室内实验(安排)•野外教学实习•课外活动•其他部分理论部分理论部分测试测试 绪绪 论论一.动物学及其分科一.动物学及其分科1.1.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zoology),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2.动物学的分科.动物学的分科§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按研究内容可分为:§⑴ 动物形态学动物形态学:研究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变化规律的学科解剖学、组织学;其他如比较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古生物学§⑵⑵ 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动物间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⑶⑶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动物机能动物机能、机能变化发展以及对环境条件所起反应等§⑷⑷ 动物胚胎学动物胚胎学 §⑸⑸ 动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⑹⑹ 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分布以及分布方式和规律§⑺⑺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按研究对象划分:鱼类学、鸟类学等按研究对象划分:鱼类学、鸟类学等§按研究层次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按研究层次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学等§新兴学科及其它新兴学科及其它:保护生物学、动物行为保护生物学、动物行为学、实验动物学、药用动物学等学、实验动物学、药用动物学等 二.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加以分析和综合 1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 2基本方法基本方法2.1观察描述法观察描述法 观察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原始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物,并且是可以检验可以检验的观察结果必须是的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可以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识所束缚束缚 2.1观察描述法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包括:文字描述 绘图(生物图) 摄影、摄像、仪器记录 2.2 比较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 只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2.3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三. 动物学发展简史§1.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记述450种动植物,被誉为“动物学之父”§16世纪动物分类学与解剖学取得了进展§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18世纪,林奈创建动物分类系统,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定律§20世纪,双螺旋结构模型 §2.中国§古代甲骨文、诗经等记载§《本草纲目》§现代,牛胰岛素,血吸虫的防治等§国际动物学会建在动物研究所,是第一个二级学会建在中国 §四.动物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动物资源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 2 .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的§ 3.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4. 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5. 仿生学 1 1 生物的分界生物的分界 §生物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目前己鉴定的约200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R.C.Brusca等,1990)估计,约有2000万一5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研究、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人们将其分门别类系统整理,分为若干不同的界(Kingdom)§生物的分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五.动物分类学基本知识五.动物分类学基本知识 ⑴⑴.两界分类系统两界分类系统§生物学发展的早期,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两界法:两界法:植物和动物Ø夏商代:公元前21-11世纪;Ø古希腊的Aristotle:公元前384-322);Ø1735年,林奈(Carl vom Linne,1707-1778 )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ntae)的两界分类系统Aristotle::公元前公元前384-322))Carl vom Linne,,1707-1778 ⑵⑵.三界分类系统三界分类系统§三界法三界法: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和动物界 Ø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眼虫类(Euglenaceae),兼有自养和异养特性),Ø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却是分类的难题Ø赫克尔(E.H. Haeckel 1866)将原生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另立为界 ⑶⑶.五五界界分分类类系系统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诞生:1932年,发明电镜, 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为0.2nm的商品电镜–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家有可能揭示细菌、蓝藻细胞的细微结构,并发现与其他生物有显著的不同,于是提出原核生物(Prokaryore)和真核生物(Eukaryore)的概念。

原核細胞(左) 真核細胞(右)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膜的细胞型生物,其染色体单由核酸组成通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和放线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具明显的核膜、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等成分构成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各种生物 §自养生物自养生物:凡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及能源合成自身所需食物的叫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紫色细菌是自养生物故植物是食物的生产者,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由此开始§异养生物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的生物,包括腐生营养、吞噬营养等 • 原核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生物生物 真核真核单细胞: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 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 自养营养:植物界自养营养:植物界• 真核多细胞真核多细胞 腐生营养:真菌界腐生营养:真菌界 • 吞噬营养:动物界吞噬营养:动物界五界分类系统示意五界分类系统示意 •五界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 §2.分类方法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自然分类法自然分类法§3.分类等级§根据动物之间的异同程度、亲缘关系远近,使用不同的等级特征,将动物划分为若干类群。

§现行通用的分类等级共7级,依次是界、界、门、纲、目、科、属、种门、纲、目、科、属、种在这个顺序中,等级的高低从上而下逐步降低,而从属关系由下而上逐步扩大 §按照这样的分类,任何一个已知动物均无例外的有自己的分类地位,例如鲤鱼的分类学地位为:§动物界Animal§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鱼纲Pisces§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鲤属Cyprinus§ 鲤鱼Cyprinus carpio§可反应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在上述所有分类阶元中,只有物种具有客观性,种以上的分类阶元,特别是“纲”、“门”由于没有统一的客观准则具有主观性 §4.物种的概念物种的概念§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简称种§物种是客观存在的,物种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界限可以和别的物种相区别同种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非常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有共同的祖先,有性生殖的动物雌雄个体可以自然结合而产生有生殖力的后代。

亚种可以根据地理区域的隔绝,骨骼的差异等划分,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是相当的混乱 而古生物里更加混乱,例如根据时间来划分一种本来独立的生物就有了几个甚至十几个亚种 亚种的命名没什么规矩,可以以人物、国家、地理、历史等 就是说,亚种的划分是可有可无的,亚种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种的存在 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动、植物群体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品种是一种生产资料,是人类进行长期选育的劳动成果品种是种质基因库的重要保存单位经过人工训化或选育的动物也称作品种 §4. 动物的命名§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学名§双命名法: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首创的,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属、种名斜体Homo sapiens(智人) §学名后通常附记当初定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以便校对原始资料和标本。

§如: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 Linnaeus, 1758 ) (又称北极鲸、格陵兰露脊鲸), §6 .6 .动物界分门动物界分门§细细胞胞数数量量、、胚胚层层分分化化、、体体制制、、体体腔腔、、分分节节、、附附肢肢形形状状、、脊脊索索、、脊脊椎椎等等为为依依据据分分类1 1)原生动物亚界()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Subkingdom Protozoa))分为分为7 7个门:个门: 肉鞭毛门(肉鞭毛门(Phylum Phylum SarcomastigophoraSarcomastigophora)) 盘蜷门(盘蜷门(Phylum Phylum LabyrinthomorphaLabyrinthomorpha)) 顶复门(顶复门(Phylum Phylum ApicomplexaApicomplexa)) 微孢子虫门(微孢子虫门(Phylum Phylum MicrosporaMicrospora)) 囊孢子虫门(囊孢子虫门(Phylum Phylum AscetosporaAscetospora)) 粘孢子虫门(粘孢子虫门(Phylum Phylum MyxozoaMyxozoa)) 纤毛门(纤毛门(Phylum Phylum CiliophoraCiliophora)) 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多孔动物门(Phylum Phylum PoriferaPorifera))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门(Phylum Phylum CoelenterataCoelenterata))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Phylum Phylum PlatythelminthesPlatythelminthes))纽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Phylum Phylum NemerteaNemertea))线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Phylum Phylum NematodaNematoda))轮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Phylum Phylum RotiferaRotifera))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Phylum Phylum AnnelidaAnnelida))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Phylum Phylum MolluscaMollusca))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Arthropoda))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Phylum Phylum EchinodermataEchinodermata))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Phylum Phylum HemichordataHemichordata))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Phylum ChordataChordata)) 七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动物学原理的理解。

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 树立两个观念:环保观念、法制观念 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与参考书《《动物学动物学》》 王慧主编王慧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 许崇任,程红主编许崇任,程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 陈品健主编陈品健主编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 赛道建主编赛道建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主编刘凌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学大全动物学大全》》 [ [美美] ]克利夫兰克利夫兰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 张训蒲张训蒲 朱伟义主编朱伟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基础动物学基础动物学》》 顾宏达等顾宏达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 杨安峰杨安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动物学学报、动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动物学杂志、动物分类学动物学学报、动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动物学杂志、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四川动物、昆虫知识、野生动物等报、昆虫学报、四川动物、昆虫知识、野生动物等 思考题§生物分界依据,五界系统为何被采用?§何谓物种,为何它是客观存在的?§双名法的好处?书写规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