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珍爱母语乐清方言研究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3页
文档ID:32935885
珍爱母语乐清方言研究_第1页
1/3

珍爱母语——乐清方言研究摘要:什么是方言?胡裕树指出: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种方言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于民族的统一标准①这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解释应该归结为:方言,是一种复杂而又奇妙的社会文化现象,一个地域的文化通常可以从地域方言中体现而今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的重要性自然而然的被忽视了,保护母语方言的传承,迫在眉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乐清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去传承这一区域文化,代表了我们家乡的特色,凝聚同乡人的语言力量,这正如包文朴老师所说的:“乐清方言可是乐清人的根啊在充分认识母语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我们的母语文化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全方位的了解我们的母语方言关键字:乐清方言 特点 作用 现状方言作为我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汉语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如今的社会中,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方言作为一项宝贵的艺术资源逐渐消失殆尽,方言的传承主要依靠下一代的继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开口闭口就都是普通话珍藏母语,珍爱母语,传承方言艺术,保护方言,迫在眉睫。

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母语有更清楚的认识,意识到如今母语的发展现状,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母语方言我的家乡在浙江省乐清市,乐清地处温州与台州的走廊地段,其方言属吴语区温州方言和台州方言片境内以清江为界,清江以南属温州方言片,以县城乐成镇为代表,称乐清话;清江以北属台州方言片,以大荆镇为代表,称大荆话南北两片内部又都有区域的差异乐清方言充分体现了温州、台州两个方言片交接地段的变化,在语言地理学上,极有典型意义,为语言学界所注目这里会主要谈到的方言是清江以南的乐清话,是乐清方言的一种,这也是我家乡的母语方言首先从乐清方言的历史说起,乐清方言堪称是“历史的活化石” , “乐清方言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说这句话我是有根据的 ”《乐清方音字典》和《乐清方言词典》的撰写者包文朴老师如是说为了证实乐清方言的历史悠久,包文朴老师说,可以从语音系统里找到证明如大家所说的“丈人”、 “道人” 、 “新孺人”中的“人” ,其读法与“ 银”同音这个字的读音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是一个上古古音还有“生日日” ,后一个“日”读如 nei(第三声) ;前一“ 日”字读如“逆”,读法十分特殊经考查,该音也是秦汉时期的上古古音。

像这样一类的秦汉时期的古音,在乐清方言中还有很多这么多的古音、古词,在乐清方言中仍然好好地保留着,所以,乐清方言听起来,确实有点难懂其实,这正是乐清方言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汉语言中不可多得的“活的化石”其次谈到乐清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三五里同乡不同音” 乐清全 市陆 地 面 积 1174 平 方 公 里 , 海 域 面 积 270 平 方 公 里 , 辖 21 个 建 制 镇 , 10个 乡 , 算 不 上 大 , 但 方 言 的 地 域 差 异 确 实 非 常 明 显 的 乐 清 方 言 所 包 含 的 内容 是 非 常 丰 富 的 , 并 且 各 具 特 色 比 如 , 北白象与磐石两个镇相邻两个村,“教书”这个词,北白象人说 “教书”,磐石人说“告书 ”包文朴老师介绍说,对“游泳”一词,柳市人说“泅河”(“河”读学);乐成说 “打滑绳”;虹桥人说“打花头”(都只能记下音) 三地说法都不一样再如钓鱼时放鱼饵,柳市人读“样”,乐成人、虹桥人叫“打餹”( 读如“ 宕”) 同一个词,说法不一样同一个字,不同的地方读音不同,如“债”字:乐成人读 jèi,虹桥人读 zà;又如“吉”字,乐成人读 jiě,柳市人读 jiǎi,虹桥人读 zě。

在地名中,一个字的读音出现十分特殊读法也有不少,如:乐成有个地名叫“盖竹” , “盖”字当地人读 “会计”的“会”;象阳镇有个地名叫“孟斜阳” ,这 “斜”不读“蛇” ,而当地人读作“局”;象阳镇的“荷盛”的“盛”,当地人不读“净”,而读“郑” ;“芙蓉”的“ 蓉 ”,当地人不读“ 容”而读“王”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具体概括乐清方言的特点上,卢安坚先生则作出了精要的概括:出言分清浊、鼻音听分明、舌头如人直、西发斯衣声、喉咙好说话、韵母添新丁、声母多兄弟、语调无阳平,这几个方面为我们形象生动的介绍了乐清方言的特点众所周知,方言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在他们的语音不同,其次则是词汇、语法等其他方面从大范围来看,方言按照地域在我国划分为七大主要方言,各自内部再划分小区域方言,乐清方言属于吴方言的分支,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 ,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吴方言作为使用人数仅次于官方方言的汉语第二大方言,也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乐清方言的声母有 29 个,具备了吴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浊声母和清声母的对立韵母 30个,没有入声韵和鼻化韵声调有 8 个,入声不是短促调 ,已变为舒声,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调。

另外在词汇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简单例举几个:公 公 ——地 官 一 ( 地 瓜 爷 ) , 婆 婆 ——地 家 娘 ( 地 瓜 娘 ) , 媳 妇 ——新 妇 , 老 婆 ——老 咛 , 外 婆 ——婆 压 ( 谐 音 ) , 奶 奶 ——阿 压 ( 谐 音 ) ,舅 舅 ——阿 求 , 舅 妈 ——琴 娘 ,   舅 公 ——求 公 , 少 女 --元 朱 奶 , 小 女 孩 --细 奶 女 麦 麦 , 小 男 孩 --细 儿 男 麦 麦 , 妇 女 --老 娘 客 , 客 人 --人 客 讲到方言里的谚语也是别具特色的,乐清的方言谚语就有:梅天落雨记前晴(情)、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灵人要带叁分呆等等传达出了地域的文化特色哲学家罗素曾说过:“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②方言中多样的表达极大的丰富了我们语言的魅力在 用 词 语 法 方 面 , 如 合成词的复合式词中,普通话一般是偏正式,方言中一些是正偏式,如:猪娘、菜蔬、踏脚车、鸡母、鸡娘、膀蹄、鞋拖等等人们常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任何一种语言,除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起到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

而方言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的,因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变,居住地也可以改变,如从中国移居美国但不变的是乡音,只有乡音不变,这个民族就会不变,这个地方的根就永远存在世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德国人攻占法国后,下令要法国人不能说法语,要说德国话过去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最后一课》 ,说的就是这件事;日本占领中国的台湾后,同样下令要台湾人学日语只有改变一个民族的语言,才算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民族往往人在他乡,听到乡音时便会觉得倍感亲切,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了方言包含的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在传递了人们情感的同时也是人与家乡之间最紧密的纽带 “乐清方言可是乐清人的根啊!” 包文朴老师提起乐清方言激动地说乐成镇坝头村的卢安坚,今年五月份从美国回到了家乡,当他听到家乡的方言时,激动地讲起了自己在国外悄悄怀念家乡的方言,并研究著书一事卢安坚工程师说,乐清方言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的乐清人已听不懂乐清方言了,所以他萌生了要研究乐清方言的想法在香港生活了多年的乐清旅港企业家张洪林说,每次听到家乡人到香港讲家乡方言,心里特别激动,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这就像研究乐清方言的专业人士所说,方言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场合,会使人产生亲切感,并得到温暖。

而谈到乐清方言的现状,不禁使人倍感担忧,下一代对方言的陌生是对传承乐清方言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响应国家号召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方言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下一代的孩子基本上生活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之下,缺少对自己家乡母语方言的认识因为一般家长认为,普通话很重要,要从小学起,形成了一种潮流,从而忽视了母语方言的教育包文朴老师针对该现象说,我市要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这是我们乐清千百年的梦想然而,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一旦缺失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基础,就像没有植根土地的浮萍,或像没有祖国的流浪儿同时,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是保持文化和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所以保护乐清方言就是保护乐清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乐清的文明,保护乐清的未来注释:①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版,第 249 页②罗素,傅雷译, 《幸福之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版,第 34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