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hòng)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同时,文章《土地的誓言》被录用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9课和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作品特色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作家怀著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爱与憎交织的思想基调﹐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创作书目《憎恨》(短篇小说集) 193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大地的海》(长篇小说) 1938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小说) 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风陵渡》(短篇小说集) 1939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 1940年5月,重庆,大时代公司《新都花絮》(长篇小说) 1940年9月,上海,知识出版社《大江》(长篇小说) 1944年4月,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罗汉堂》(河北梆子剧本) 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梁祝》、《除三害》、《戚继光斩子》(京剧剧本) 1952年10月,北京,大众出版社《此鹭洒湖的忧郁》(短篇小说集) 1956年6月,香港,艺美图书公司《钢铁的凯歌》(长篇小说,未完成) 1958年,北京,北京出版社《端木蕻良选集 》1978年6月,香港,文学研究所《曹雪芹》(上卷) 1980年4月,北京,北京出版社《火鸟之羽》(散文集)1981年7月,香港,文学研究会《端木蕻良小说选取 》198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端木蕻良近作 》198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曹雪芹》(中卷,与钟耀群合著) 1985年5月,北京,北京出版社《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端木蕻良》 1988年11月,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友情的丝》(散文集) 199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