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饮食与文化》教学大纲(共10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10页
文档ID:240318378
《饮食与文化》教学大纲(共10页)_第1页
1/10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饮食与文化》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饮食与文化课程编号B英文名称Gourmet and Culture课程类型通识选修总学时32课内学时28课外学时实验学时4学分2先修课程无适用对象本科各专业开课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课程负责人邹蓉课程简介(200字左右)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而我们的饮食文化发展史则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饮食文化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风俗、饮食文化历史源流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独具魅力的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成为一张独特的中国名片,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一些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应该成为一项基本的国民素质本课程正是以提升学生此项基础国民素质为目地的一门通识选修课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从哲学、美学、民俗学、心理学、消费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总体历程,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的饮食风味特色和民俗风情;着重探讨了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特点,对相关知识作了较全面地介绍。

使学生在学习此课程后,能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学生进入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之门,并起到怡神冶性、陶冶情操的目的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课时合计讲课实验实践321第一章 饮食文化绪论:食材的抉择222第一章 饮食文化绪论:食材的获取与烹饪223第一章 饮食文化绪论:食物的文化与美学内涵224第一章 饮食文化绪论:食器与食法225第二章 中国饮食风味源流与发展226中国传统节令食物制作实验227中国传统节令食物制作实验228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鲁菜229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徽菜2210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川菜2211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粤菜2212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淮扬菜2213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中国其他地方风味2214第四章 世界饮食文化2215第五章 饮文化:酒文化2216第五章 饮文化:茶文化2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1章 饮食文化绪论(1-4周)本章教学目的:本章是饮食与文化的导言,它概述饮食与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如食材的抉择、获取与烹饪,食物的文化与美学内涵,食器与食法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饮食与文化的概况有所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章主要内容:灿烂的饮食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食材的抉择;食材的获取与烹饪;食物的文化与美学内涵;食器与食法本章重点、难点:食材的加工法演变;食物的文化与美学内涵本章参考文献:《饮食文化》,林胜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第1版《中国饮食文化》,吴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1日第2版《中外饮食文化》,何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1日 《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商务印书馆,2013年2月1日第1版《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1日第2版本章思考题:1、“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为什么说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3、世界主要宗教饮食禁忌有哪些?4、请简述中国烹饪技法——炒的分类和特征导语:中国饮食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第1节 食材的抉择主要内容简介:1、 资源物产影响食材抉择2、 民族偏好影响食材抉择3、 饮食禁忌影响食材抉择4、 节庆时令影响食材抉择第2节 食材的获取与烹饪主要内容简介:1、如何获取食物2、如何烹饪食物第3节 食物的文化与美学内涵主要内容简介:1、 主食神圣化现象2、 食物命名法则3、 盛食与摆盘第4节 食器与食法主要内容简介:1、 食器与文化圈层2、 进食法则与习俗第2章 中国饮食风味源流与发展(第5周)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国餐饮风味的历史源流,理解中国餐饮风味的发展趋势,识记主要风味菜系的名称和特点。

本章主要内容:火的使用、食物生产的演变和烹饪器具的演变是饮食文化起源的重要特征东周八珍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烹饪艺术的开端某一区域人类文明的起源往往是从该区域的主要水系附近开始的,饮食文化同样如此我国四大菜系的初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汉代以来,我国饮食文化历代皆有所创新本章重点、难点:我国餐饮风味的发展历程本章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1日第2版《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商务印书馆; 2013年2月1日第1版《中国饮食文化》,吴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1日第2版《中外饮食文化》,何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1日本章思考题:1、请说出东周八珍的名称和内容2、请查阅资料画出从炮豚到现代烤乳猪的烹饪技法创新路线图第1节 火的使用:饮食文化的起源主要内容简介:1、火的使用动物性恐火——发现火的妙用——学会保存火种——学会生火2、食物生产的演变3、烹饪器具的演变第2节 八珍现世:烹饪艺术的开端主要内容简介:1、淳熬、淳毋2、炮豚、炮牂3、捣珍4、渍5、熬6、膋第3节 春秋战国:四大菜系的初创主要内容简介:1、鲁菜——黄河文明2、淮扬菜、川菜——长江文明3、粤菜——珠江文明第4节 汉唐以降:中国风味的创新主要内容简介:1、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2、唐: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次高峰3、宋:奢靡成风4、辽、金、元:游牧饮食5、明清:又一次高峰新大陆作物的引进满汉全席第三章 中国地方风味(第8—13周)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地方风味的发展历史、特色物产、风味特点和主要流派。

本章主要内容:鲁菜、徽菜、川菜、淮扬菜、粤菜,以及中国其他主要地方风味的历史源流、特产风物、风味特点和主要流派本章重点、难点:四大菜系的主要风味特点本章参考文献:《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第1版《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商务印书馆; 2013年2月1日第1版《中国饮食文化》,吴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1日第2版《中外饮食文化》,何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1日本章思考题:1、我国传统的四大菜系是什么?2、请简述鲁菜对中国北方菜系的影响路径第1节 鲁菜主要内容简介:1、历史2、物产3、特点4、主要流派第2节 徽菜主要内容简介:1、历史2、物产3、特点4、主要流派第3节 川菜主要内容简介:1、历史2、物产3、特点4、主要流派第4节 粤菜主要内容简介:1、历史2、物产3、特点4、主要流派第5节 淮扬菜主要内容简介:1、历史2、物产3、特点4、主要流派第6节 中国其他地方风味主要内容简介:1、湘菜2、鄂菜3、浙菜4、东北菜第四章 世界其他饮食文化(第14周)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饮食文化中另外两者——法国和土耳其饮食文化的特点。

本章主要内容:法国和土耳其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地缘特色、地方风味和特色美食本章重点、难点:法国和土耳其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地缘特色本章参考文献:《西方饮食文化》,杜莉、孙俊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1日第1版《饮食文化》,林胜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第1版《中外饮食文化》,何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1日本章思考题:1、请简述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2、试分析土耳其饮食文化的特点第1节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美饮食文化主要内容简介:1、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2、地方风味3、特色美食第2节 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中东饮食文化主要内容简介:1、欧亚桥梁——土耳其饮食文化的地缘特点2、土耳其饮食的特点3、特色美食第五章 饮文化(第15—16周)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世界饮文化中最重要的两种:酒文化和茶文化本章主要内容:酒的起源、分类和饮酒习俗茶的起源、分类和饮用本章重点、难点:酒的分类;餐酒搭配法茶的分类和特点本章参考文献:《饮食文化》,林胜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第1版《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商务印书馆; 2013年2月1日第1版《中外饮食文化》,何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1日。

本章思考题:1、请简述酿造酒和蒸馏酒的制作原理2、世界主要酿造酒有哪些?请试举出3种3、世界主要蒸馏酒有哪些?请试举出8种4、初制茶按茶色可以分成哪几种?其发酵程度分别为多少?第1节 酒文化主要内容简介:1、酿酒的基本原理2、酒的起源和传说3、酒的发展历程4、酒的分类5、酒的特点6、饮酒习俗第2节 茶文化主要内容简介:1、茶的起源2、初制茶的分类和饮用3、再加工茶的分类和饮用五、实验、实践内容中国传统节令食物制作实验——青团(第6-7周)【实验教学目的】:本节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观感受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唤起学生的亲身体验实验教学内容】: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2、了解我国各地主要的清明节饮食习俗和传统食品;3、学会制作我国南方常见的清明节传统食物——青团本章实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制作我国南方清明节传统食物——青团【实验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适合实验开展的室内空间3、微波炉4、可微波加热的食物盛器5、糯米粉、粘米粉、澄粉、食用油、豆沙馅6、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学方法】演示法、验证法、启发法、讨论法【实验教学过程】一、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二、清明节的由来三、清明节各地的主要饮食习俗四、青团的制作五、本节课小结六、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提交半命题课程论文。

平时考核占总分比例为50%,以到课率、课堂表现和课堂展示综合给分期末考核占总分比例50%,以期末提交的半命题课程论文为得分依据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中国饮食文化》,杜莉、姚辉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第2版,标准书号:4 大纲制定人:邹蓉 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主任):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