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又 呈 吴 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1]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2]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3]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4]注释】[1] 西邻,“无食无儿”的老“妇人”[2] 宁,怎么缘,因为转,反而亲,亲善[3] 远客,即吴郎[4] 诉,诉说;征求,官府的横征暴敛;贫到骨,指极端贫困;戎马,战争赏析】此诗作于唐大历二年(767),这年秋天,杜甫迁居东屯,把原来居住的草堂让给了刚来夔州做司法参军的吴郎,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邻近的一个寡妇无以谋生,常来打枣充饥,杜甫从不干涉吴郎来后却插上篱笆,不让她再打枣了杜甫知道后,便写了这首诗,劝阻吴郎此诗通过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这件小事,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人道情怀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告诉吴郎寡妇的凄惨处境和自己以前是如何对待她的首联诗人自陈在草堂居住时,任凭邻居在枣熟之后来打枣杜甫之所以不去干涉,是因为她是一个没有生活来源、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老妇人,“无食无儿”,两个“无”字连用,突出了这位老妇人凄惨辛酸的生活境况,令人顿生怜悯之心接着说老妇人若不是穷得实在没有办法,又何至于去打人家的枣呢?正因为她担心遭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对她更应该和气亲近。
宁有此”三字,以反诘句式阐明老妇人来打枣出于迫不得已恐惧”是对老妇人打枣时心态的合乎情理的揣测转须亲”则更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体贴入微后四句为这首诗的第二部分颈联以迂曲婉转的方式指出吴郎的做法不够妥当,写得极其委婉,用词考究即防远客”似乎有责备老妇人多事之意,“遍插疏篱”却是导致多疑的直接原因明里是说老妇人,暗里说的却是吴郎,既劝说了吴郎,又不伤情面,真是煞费苦心最后两句由近及远,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由个人的愁苦上升到国家的忧患,深刻地揭示出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根本原因,体现出诗人无时无刻不关心民众疾苦的崇高精神全诗用意恳切真诚,措辞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知识拓展】“诗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唐代产生了一批诗歌巨匠,其中成就显著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等,后人根据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誉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佛”,白居易为“诗魔”,李贺为“诗鬼”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今存诗 900多首,如《梁甫吟》《侠客行》《行路难》《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和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他在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常常以佛理和山水寄托怀抱,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因此后人称他为“诗佛”今存诗 400多首。
其中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语言清新凝练,朴素中见华彩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是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 3000多首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 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如《秦王饮酒》《猛虎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发愤抒情的,如《开愁歌》《致酒行》《浩歌》等;有写神仙鬼魅的,如《梦天》《天上谣》《古悠悠行》等;有咏物等其他题材的,如《李凭箜篌引》《马诗》二十三首等。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奇特,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如“羲和敲日玻璃声”“酒酣喝月使倒行”“银浦流云学水声”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其为“诗鬼”将 进 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2],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3],莫使金樽空对月[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5],会须一饮三百杯[6]岑夫子,丹邱生[7],将进酒,杯莫停[8]与君歌一曲[9],请君为我侧耳听[10]:钟鼓馔玉不足贵[11],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13]五花马[14],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15],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1] “君不见黄河之水”二句:兴起下文岁月易逝,人生很快地由少而老的意思高步瀛曰:“河出昆仑,以其地极高,故曰从‘天上来’见《唐宋诗举要》卷二)[2] “君不见高堂明镜”句:意谓于高堂明镜之中,照见白发而生悲。
[3] 得意,有兴致的时候[4] 金樽空对月,在月光下任金樽空着而不饮酒[5] 且为乐,姑且作乐意谓暂时把不愉快的事丢开不想[6] 会须,应该[7] 岑夫子,即岑勋,南阳人(见《全唐文》卷三七九)丹邱生,即元丹邱岑和元都是李白的好友集中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邱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及《元丹邱歌》等诗[8] “将进酒”二句:原作“进酒君莫停”据别本改[9] 与君,为你[10] 侧,一作“倾”[11] 钟鼓馔(zhuàn)玉,这里用作富贵利禄的代称钟鼓,指权贵人家的音乐馔玉,形容饮食精美,享受豪奢[12] “陈王”二句:曹植曾封陈王其诗《名都篇》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平乐,观名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极言酒美价昂恣欢谑,尽情地欢娱戏谑[13] 径须沽取,应该毫不犹豫地去买酒[14]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详见前文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注[5][15] 将出,拿出赏析】《将进酒》属古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宴放歌这首诗作于李白辞官离开长安以后从诗的主要内容看,写的似乎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有点消极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
诗一开篇即用两组排比长句激昂豪迈地起兴抒情,利用极度的夸张展现人生的短暂,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极力突出人生短暂的深沉哀叹,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接下来,“人生得意”六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孤傲不群、视钱财如粪土的人生态度,同时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出诗人自信自负、傲岸不羁的个性精神岑夫子”以下四句,诗人以无比的热情邀请好友开怀痛饮四个短句,不但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劝酒时的豪情逸气,也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钟鼓馔玉不足贵”说明诗人鄙视富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又显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愤激和无奈接着,诗人否定古代圣贤,似乎不合情理,而实际上正是诗人狂放愤激不平之语,用反语抗议这个不尊重人才的黑暗世道最后几句是诗人的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典裘当马也要图个一醉方休,以消解他那化不开的深广忧愁通观全诗,气势奔放,语言豪迈,情感大起大落,忽喜,忽悲,忽狂,忽无奈,忽豪放,把诗人放纵不羁的性格表露无余全诗句法明快,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十言,参差错落,节奏疾徐有变,音调铿锵和谐,跌宕跳跃的节奏和起伏变化的情感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知识拓展】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新乐府运动,即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梦 江 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1]肠断白蘋洲[2]!【注释】[1] 脉脉,含情欲伸貌[2] 白蘋洲,泛指浮萍 (夏季开小白花)丛生的汀洲蘋,通萍,亦可用作专名白居易《白洲五亭记》:“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温庭筠曾游湖州,其《江南曲》诗中亦有“妾家白蘋浦”语,此词可能在湖州作赏析】此词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却情意深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一开头写思妇早起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等待着远在天涯的亲人回来,一个“独”字点出思妇的形单影孤,“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思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没有盼到离人归来。
过尽千帆”,可见凝望之久,“皆不是”可见凝恨之深,把思妇期盼、失望、惆怅、凄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哀愁久盼离人不归,眼前只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斜晖”与“梳洗”呼应,点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仍不见良人归舟,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柔肠寸断全篇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起到了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味知识拓展】花间词人 五代十国时期,词的创作成就有新的发展后蜀在温庭筠直接影响下,出现了花间派词人,“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等他们的作品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多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情态,色彩华美,内容空虚,题材狭窄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较开阔的生活内容,其中韦庄成就最高韦词有较多个人抒情意味,风格清丽疏雅,有一定意义南唐词人有冯延巳和李景、李煜他们的词内容仍然很狭窄,感情也不够健康,但较少浓艳的脂粉气李煜在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