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插画家陈志勇的图画书创作研究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50KB
约7页
文档ID:35724560
插画家陈志勇的图画书创作研究_第1页
1/7

插画家陈志勇的图画书创作研究-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摘 要:澳大利亚华裔青年插画家陈志勇,已经在当今国际插画界 获得了令人钦佩的声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表现风格使他的图 画世界成为一个独立的奇幻领域,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他十 分擅长用图“说话”,因而“插图”在这里不再是文本可有可 无的点缀附庸,而是重要的“正文”他的作品现正畅销世界 多地,向世人展示着图画书新的发展空间,指引着图画书新的 艺术可能性 关键词:陈志勇;图画书;儿童文学;超现实;奇幻 TU247.4 A 1006-026X(2013)2-0000-02 作为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失物招领》(The Lost Thing)的原著作者和联合执导者之一,澳大利亚华裔插画家 陈志勇(Shaun Tan)也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图画书作家1995年,他从西澳大 学毕业并取得了美术和英国文学双学位后,即投身于包含图画 书在内的童书创作及动画指导、剧场设计等其他相关艺术领域 ,成为一名全职的自由职业作家和艺术家。

近年来他创作的图 画书在澳大利亚屡获大奖,代表作有《观像镜》(The Viewer)、《兔子》(The Rabbits)、《失物招领》、《绯红树》(The Red Tree)以及《外郊轶事薄》(Tales From Outer Suburbia)①而2006年出版的《抵岸》(The Arrival)一书,除抱回了本国多个重要图书奖项外,更获得 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先后将2007年波隆纳书展评审特别奖和 2011年林格伦文学奖等国际大奖收入囊中,他也凭此一跃成为 世界级图画书作家 翻开他的图画书,扑面而来的超现实主义视觉风格和充满奇幻 色彩的精彩故事,有别于市面上泛滥的甜腻图画书风格,令人 眼前一亮而精湛高超的图画表现技巧使其“插图”足当“正 文”,可以让人反复咀嚼、品读留连这两大闪光点的交相辉 映,成就了陈志勇图画书创作的最大特色 一、 超现实主义的奇幻领域 上高中时,陈志勇曾认真地考虑过把生物技术作为自己的事业 ,但他发觉自己主要的兴趣还是在写科幻故事,画风景画上 虽然在大学里改念文学、艺术,他却从未放弃对科学的喜爱, 常把科技元素融入自己作品中从学生时代他就开始为科幻小 说和小印量杂志中的恐怖故事插画配图。

这是他学习、磨练绘 画技巧的重要过程,也为超现实主义的个人艺术风格形成打下 了基础其图画书创作延续了他一贯的超现实主义插画风格, 有着高度的原创性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呈现出一种恢宏神 秘而又细腻饱满的奇幻审美特质 在他的图画书中,庞大的工业建筑群、稀奇古怪的机械器材, 光怪陆离的碎片拼贴俯拾皆是,营造出后工业式的神秘感和荒 漠感在他的图画中很难看到一般儿童图画书中常见的圆头圆 脑的儿童、动物形象穿梭其中净是一些乍看之下似曾相似, 细看又觉面目全非的古怪生物如《失物招领》中那个被遗失 的谜之生物就十分典型,它好似一个大锅炉,却又长着许多奇 怪的触角在《抵岸》这部作品中,陈志勇更是动用他的奇思 妙想创造了一个对于任何年龄、任何背景的读者来说都十分陌生的奇幻大陆:形制奇特的建筑物、长相怪异的动植物、听不 懂的语言、无法辨读的文字、新奇的风俗…… 显然,陈志勇十分擅长在作品中构筑满是异形生物和奇怪机器 的幻想世界不过这样的奇幻世界并非无根悬浮的空中楼阁, 而是往往被理所当然地嫁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藉由两个世 界的重叠和反差,形成的奇妙张力因此,不单画风,就连其 作品的故事内容、主题内蕴,也都打上了强烈的超现实主义烙 印。

以《外郊轶事薄》为例,它由15个简短的插图小故事组成,目 录页被设计成旧信封套的样子,上面所贴的15张精巧可爱邮票 分别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一头博学的水牛居住在空地上 ,一名坚果大小的外国交换生来访,一位穿着老式潜水服的怪 人拿着坏掉的玩具在街上出现,一只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搁浅 在屋前的草坪,一个世外桃源在某个家庭的天花板后被不经意 发现……仿佛要把我们传送到一个看似熟悉却又充满奇异人物 和事件的城郊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融合了写实的场景与奇幻 的情节,现实的物体上往往投射出超现实的影子 本书的灵感来源于陈志勇本人在珀斯郊区的童年生活郊区, 通常代表一处平庸、日常甚至是无聊的地方,而不太被关注 然而“常常,最有趣的故事讲得都是我们已经熟知只是还没有 在脑海中将其缜密组织起来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促 使我们用不同的眼光打量熟悉的事物,就像提醒我们它们真正 的意义②,陈志勇在创作中将大量荒诞和幽默的元素引入 我们熟知的语境,打破常规理解的被动性,刺激大脑朝新奇的 方向思考,使得那些发生于普通郊区的故事读来妙趣横生而 且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并非单纯为猎奇而作,它们可以检验我 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通过平凡与非凡、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鲜明对照,产生引人发笑、或使人不安的效果,用幽默、 机敏,带着温和讽刺而不死板说教的故事,潜在地发人深省。

当然,这种超现实主义的诠释手法,也使不少人认为他的作品 无论是在视觉风格,还是主题内蕴上都较为复杂,不适合给孩 子看陈志勇对此并不以为意,表示自己的图画书,不拘于儿 童,而“是给任何有好奇心,喜欢陌生、神秘、古怪,爱提问 、爱想象,并准备照此投入时间和注意力的人③ 二、 “插图”才是“正文” “插图(Illustration)”一词,往往暗示着它是在文本支配 下的视觉衍生物在美术论述中,这个术语也常常含有贬低的 意味,就像是“正经图画”的反义词,只是去描述文字而没有 自己的主体意义不过对于以科幻插画起家的陈志勇来说,图 画书中“插图”才是“正文”,每个画面都需倾注大量精力悉 心雕琢,不是文本可有可无的点缀附庸,而是能与之共生互动 的东西 在《绯红树》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图对文的丰富、增强作用 文中语言浅白洗练,往往只有寥寥数字,而与此相对地,绘 者留下大量视觉线索及解码信息于其中的图画,则显得十分深 奥复杂如正文第三个对页,文字写着“黑暗将你笼罩(dark ness overcomes you)”,画面上是一个小女孩在巨大阴影中踽踽前行,街道 的转角是张着大嘴探出半个脑袋眼角还隐约流着眼泪的巨大鱼 怪,它的出现直观地强化了这种阴暗的可怕。

在接下来一个对 页,阴云密布的河滩上,小女孩戴着氧气罩困坐在玻璃瓶中, 昭示着她就像无人阅读的瓶中信一样满是“无人理解(nobody understands)”的孤独绘者大胆地借助色调、意象和超现 实的表现手法,将抽象且难以形容的感受从暧昧的内心世界中 提炼出来,予以具象化呈现不属于现实世界的怪物与景象一再出现,诡异的云朵,梦魇般的情景,每一个画面都充满着 多层次的讯息及吊诡的组合,使得阅读图像变成深度视觉之旅 ”④类似的带有强烈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意象,在作品中随处 可见,充分提供了解读的开放性,邀发着读者去发现、解码, 享受顿悟的乐趣 对陈志勇来说,写作通常是一个起点,文字的功能像是一个骨 架或是把素材固定在一起的黏着剂,插图才是更重要的表达手 段和内容,是图画书中的“正文”因此,比起文字来,他更 主张用图来“说话”他希望把真正的意义留给读者自己去寻 找,通过以细致的视觉阅读来弥补极简主义的文本他甚至认 真考虑了没有文本伴随的图像叙事,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终 于创作出了无字绘本《抵岸》 《抵岸》一书从头到尾不加任何文字说明,甚至连其中的人物 也没有赋名,它用纯粹的图画语言和视觉叙述手法,详实而独 特地再现了一个移民故事。

完全诉诸视觉叙事的无字绘本,对 图像的解说性、关联性和叙述节奏的把握有着更高的要求这 部作品显示了陈志勇对电影摄制、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以及日本漫画等视觉艺术在内的有益借鉴,其中尤以 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最为突出他用蒙太奇组接画面,以大 量定格单幅的连续静态画面,或是记录一个连续的动作,或是 将前后段落中同时发生的情景交叉呈现;既可以叙事,又有助 于营造气氛他还多次利用“从近距离特写再拉到远距离全景 ”的对比技巧,以及对一个页面中画面分格大小、多少的控制 ,场面的视角与景深调整,以及人物动作的剪辑,使图画的叙 事节奏有了更多变化,体现出对图画语言的精准把握 《抵岸》含有一百多幅精致的图画,其中却没有一个字文本 的缺席无疑会使得图画叙述的工作量大增,导致本作的篇幅远 比他此外任何图画书的都长在创作的过程中,陈志勇还遇到 许多始料未及的挑战但他最终选定这样的叙述方式,还是有其必然性:来到奇异而完全陌生的国度里,主人公无法用语言 与外界做沟通,倘若采用了任何形式的文字说明,反而显得画 蛇添足,削弱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文本的隐形取消了干 扰,读者自然把注意力集中于画面,主动寻找图像中传递的符 号信息。

读者可以直接站在与主人公同样的位置来打量他周遭 的新事物和新环境我们的眼睛就是主人公的眼睛,我们看见 新奇事物时惊讶、困惑与恐慌等种种反应也正是他会有的反应 ,因此他的情绪反应也格外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这样一个 “陌生之人在陌生之所”的故事,读起来显得格外亲切感人 “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本书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架空世界中,表达了普遍性的恐惧 、缺失、痛苦以及人类固有的适应与改造的能力;也正是这种 走出困境的不懈努力,爱和希望的循环传递,合成一股最为打 动读者的力量事实上,陈志勇的作品多是源自他自己童年和 青春期的经历,本书也不例外,然而其寓意的普遍性,往往使 作品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触动每一个人 《抵岸》以精美的图案,深刻的个人理念,深沉的内在情感, 以及它所传递出的希望讯息和人性美德,打动了澳大利亚新南 威尔士州总理文学奖的评审们,使他们最终将文学大奖颁给了 这本无字书另在2011年,陈志勇又凭借此书揽获了林格伦文 学奖,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儿童青少年文学奖两个文学大奖 对《抵岸》的青睐有加充分说明图画书,甚至是无字的图画书 ,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文学载体 即使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门类,图画书也已经 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百余年的洗炼,其创作理念与手 法已非常成熟然而,对它的探索依然没有终止陈志勇的作 品就向世人展示了图画书新的发展空间,指引着图画书新的艺 术可能性他既有着观看世界的好奇心,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注视者,也是身体力行的探索者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 不断探索求新的图画书作家,今后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充满创 意和惊喜的作品 注解: ① 除Tales From Outer Suburbia的题名系笔者自译,其他作品均采用台版的中文译名 ② 参见陈志勇个人主页《原创性和创意》(O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http:// ③ 参见陈志勇个人主页《图画书:它们为谁而作?》(Picture Books:Who Are They For?):http:// ④ 黄惠玲.图像解码《绯红树》:解读希望的密码[M]绘本棒棒堂 No.11(春季号),2008.03.P40-41. 阅读相关文档:李可染运用“光”的独创性成就及其特点 浅议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 浅析书法的美感 包装中人性化的表达 黄宾虹山水画中的易学美 浅析中国电影的叙事探索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纳兰词研究 景观社会 以视觉为中心 路过(外五首) 董以宁生卒年及生平略考 超逸不羁、才艺卓绝的悲愤人生 试论现代影视艺术美育功能 浅析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浅谈田坝彝族民歌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电影《乱》对《李尔王》的继承与改编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几点看法 浅议中国式大片的文化价值反思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