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课程纲要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KB
约5页
文档ID:56983118
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课程纲要_第1页
1/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 课 时:50 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 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 “先乘除, 后加减” 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 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 握相应的运算 2、第三单元 “加与减” 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 解释估算的过程 3、第四单元 “乘与除”、第六单元 “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整十、整 百数的 口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 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 历 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第七单元 “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 会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 的大小,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 同的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 关系和形状 2、第五单元“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 合具体 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与实践 1、结合校园中的测量活动,巩固用尺子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对所测对象形成清 晰的表象体会测量的实质,培养估测能力。

会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 长度 2、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 一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通过 观 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单元序号号单元名称单元名称单元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应用)2、 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应用)3、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应用)练习一7 课时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 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2、 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2 课时第三单元加与减1、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2、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3、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6 课时合)4、 里程表(一)(综合应用)5、 里程表(二)(综合应用)6、 练习二第四单元乘与除1、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 丰收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4、 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5、 练习三5 课时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 我的成长足迹 我提出的问题巩固应用2 课时第六单元周长1、 什么是周长 2、 长方形周长 3、 练习四4 课时第七单元乘法1、 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2、 去游乐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 位) 3、 乘火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7 课时4、 去奶奶家(解决问题) 5、 0×5=?(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 法) 6、 买矿泉水7、 练习五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第八单元年、月、日1、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2、一天的时间(认识 24 时计时法) 3、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4 课时第九单元数学好玩1、校园中的测量 2、搭配中的学问 3、时间与数学3 课时认识小数1、 文具店(小数的初步认识) 2、 货比三家(小数大小的比较) 3、 存零用钱(小数加减法(一)) 4、 寄书(小数加减法(二)) 5、 能通过吗(小数的初步认识)6、 练习六6 课时总复习回顾与交流(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 何)练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4 课时三、课程实施1、在数学课堂上,捕捉和保护每一个孩子对数学、数学课堂、各种数学活动的热情,逐步 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 习品质。

2、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 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 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 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乘除法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世 界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 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 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三年级教材中有很 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5、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考,让学生去主动地建构知识,而师仅起引 导、帮助的作用 四、课程评价 在评价中我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采取师生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不同的评价形式。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对个性发展处于优势的群体,给予积极地评价,促使学生在更多地方面发展;对 于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更要给予关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发 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以等级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 20%,结果性评价占 80% (一)过程性评价(30%) 过程性评价=作业评价(5%)+计算能力检测(5%)+单元检测(5%)+课堂提问 (5%) 1、学生作业习惯的评价 我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特点,学生的作业习惯、格式书写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需 要针对书写的情况和学习的效果(也就是正确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作业写得干净并且 全对的奖给学生一个 “奖励图章” , 一月一总评,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临近期末时 举行 “作业展评”活动,师生共同评出最优秀的作业 5-10 人,颁发“优秀作业之星”奖 状 2、计算技能评价 每天进行 20 道口算训练,有目的地选择口算,做到训练有针对性;每月进行一次口算比 赛,10 分钟 100 道题,对不同学生多加指导,找出完成不到 95 道口算的学生的问题, 对症下药。

3、课堂提问包括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独特的思维、想法以及敢于表达想法、包括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独特的思维、想法以及敢于表达想法、敢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4、单元测验 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就对学生进行一次测验,以便查漏补缺 (二)结果性评价(80%) 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面成绩的 80%计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