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6997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第一学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教学设计庵埠中学初二级郭少娜【教材分析】马说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表面写千里马,然而话中有话,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良马喻人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全文仅有178字。然而说理透彻。先提出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稍作解释后即进一步论

2、证:一、能者多食。食马者不按照它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依据喂养普通马的惯例来喂养千里马。千里马的温饱都成问题,何谈日行千里呢?二、食者少智。食马者不懂如何驱使、喂养、理解千里马,使得千里马不成其为千里马。写人只需一句话,然而形象逼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面对着千里马发出“天下没有千里马”的感慨,真正是目中无马,其自矜、自满、自大、自得、愚蠢不言而喻。议论只用一设问,然而一针见血。“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正没有的是千里马吗?真正没有的是一双识得千里马的慧眼呀!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

3、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结合新时代进行思考,树立有益的人才观、价值观、人生观。【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马说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意蕴深远。课堂上将以大家的共同交流和合作探究为基础,以朗读品味为切入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老师主要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探究主旨,遇到疑难再稍作点拨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教学目标】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

4、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2、开放式讨论法。3、小组合作法。【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

5、;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2、解题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3、请学生读“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体裁,了解“说”和“序”的区别。教师补充评讲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文体

6、差别:(1)“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奇巧而言辩。(2)古代的“序”,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序”恳切而意长。4、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二、初读课文1、正音:骈pin 尽粟一石sdn槽枥col 策c2、领读。(关键句的节奏、

7、重点字词特别是几个“食”字的读音要强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朗读提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自由读。4、接龙读比赛(给每个组指定任务,每组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朗读,读错者坐下,后面学生接着朗读,直至读完全组应读段落。所用人数最

8、少的组获胜。此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纠错使其更准确的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节奏)。5、齐读。三、疏通字词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每人负责翻译几节,小组内依次发言,对有争议的或翻译不出的地方,要作好整理,准备提交全班共同解决)。2、交流疑难,共同释疑(尽可能发动学生)。然后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 骈死于槽枥之间:一同,喂牲口用的食器。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才:食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 策之不以其道:策之,用鞭

9、子打;道,规律,方法。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材”通“才”,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鸣叫;通,通晓。 执策而临之:执,拿着;临,面对。 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四、词汇积累1、一字多义 能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副词,能够 食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养 策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子 之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舒缓语气,无实意 而 而伯乐不常有 可是、但是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却、可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 表修饰关系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10、,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表推测语气2、通假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能。 食之不能尽其才: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才能。3、古今异义字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 有时 今 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执策而临之 古 马鞭子 今 常指“政策、决策”五、尝试译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讨论。参考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六、作业设计背诵全文并完成布置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