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3622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画一画画ABC,使AB=3cm,AC=4cm。这样画出来的三角形与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互相重合吗?若再加一个条件,使A=45,画出ABC。画法:1. 画MAN= 452. 在射线AM上截取AB= 3cm3. 在射线AN上截取AC=4cm4. 连接BC则ABC就是所求的三角形把你们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互相重合吗?再任意画一个ABC和DEF,使AB=DE , AC=DF , A=D , 把画好的ABC和DEF比较,它们全等吗?ABCDEFABCDEF由前边的作图比较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

2、写成“边角边”或“SAS”。用符号语言表达为:在ABC与DEF中,AB=DE,A=D,AC=DFABCDEF(SAS)例、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分析:如果能证明ABCDEC,就可以得出AB=DE。在ABC和DEC中,CA=CD , CB=CE .如果能得出ACB=DCE,ABC和DEC就全等了。ABCDE证明:在ABC和DEC中,CA=CDACB=DCECB=CEABCDEC(SAS)AB=DE二、例题推广已知:

3、如图,AB=CB ,ABD= CBD 。问AD=CD,BD 平分ADC 吗?ABCD证明:在ABD与CBD中AB=CBABD=CBDBD=BDAD=CDADB=CDB即BD平分ADC由前边两个题目可以看出: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所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三、探究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答: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下图,三角形AOB中和三角形AOC中:AO共用边自然相等,AB=AC为另一个相等的边

4、,第三个条件相等的AB和AC对的角都是角O也相等,但明显三角形AOB中和三角形AOC不全等. 例: 已知有4个三角形,它们有如下的关系: A1B1A2B2A3B3AB,B1B2B3B,B1C1B2C2BCB3C3问ABC与其余三个三角形中的哪一个全等(1)由于B1C1BC,所以点C1在C的左侧,可知A1B1C1和ABC不全等; (2)由于B3C3BC,所以点C3在点C的右侧,可知A3B3C3和ABC也不全等;(3)由于B2C2BC,所以点C2和点C重合,于是B2C2与BC重合,A2C2和CA也重合,则可知A2B2C2与ABC重合,即 A2B2C2ABC 四、练一练1、如图,B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

5、。两车从路段AB的一端A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进行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C,D到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证明】在BAD和BAC中,BA=BABAD=BACAD=AC则BADBAC (SAS)即BD=BC2、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ADBEFC【证明】BF=BE+EFCE=CF+FE而BE=CFBF=CE在ABF和DCE中,BF=CEB=CAB=DC则BADBAC (SAS).即A=D五、例题拓广已知:如图,ADBC,ADCB. 求证:ABCD.【提示】连结AC,由ABCCDA,故ABCD。 六、课堂小结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或SAS)2. 用尺规作图: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的三角形七、布置作业1、课本12.2-“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课后第3、4题和同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