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作文之2006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作文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6KB
约11页
文档ID:99899542
高考作文之2006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作文_第1页
1/11

2006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作文【篇一: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2006-2016)】 全国1卷十年高考作文审题及 满分作文欣赏 (2006年——2016年) 一、200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最终没有成 1 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他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 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二、2007年高考全国卷i 【漫画】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2 【满分作文】 多一些空间 少一点关注 梅花只有经历风雪的洗礼,才能傲立于枝头飘洒怡人清香 珍珠只有经历海蚌的磨砺,才能造就盈泪宝珠,散发夺目光彩 海燕只有经历暴风的沐浴,才能振翅于蓝天,释放生命的振奋 大自然的万物尚且学会接受挑战,迎接挫折,让生命更显魅力,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何尝不需要给年轻的一代更多的锻炼与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自我空间,少一些外界关注和溺爱呢? 年轻的一代作为祖国的希望,的确需要受到恰当的关怀与爱护,但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少一些过度的关注,让他们在关爱的呵护中和自强的历程中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家长,必须有正确教育和关爱孩子的方法既让孩子得到关爱,又不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立与自强品质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在狱中生活几十年,在这期间他无法陪在女儿身边细心照顾她但他坚持以书信的方式保持与女儿的交流,既温馨呵护女儿的成长,又不停教导女儿如何学会自立与自强,最终女儿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试想缺少对女儿的教育,或许会是另一 种结果吧!许多事实无不印证着一个道理:只有适度的关爱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反,如果一味宠爱,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前不久曾沸扬于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她的父亲对她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最后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女儿的追星的要求,这不也正反映了社会中存在对孩子溺爱 3 与过度关注的现象吗?如果只一味溺爱孩子,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危害孩子的成长,使其无法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因此,必须多一些成长的空间,少一些关注 作为社会和学校,也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我成长和自立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健康和完善的发展与成长 是雄鹰,就应该搏击于长空,接受暴风雨的洗礼 是蛟龙,就应该叱咤于深水,成就生命的灵性 是猛虎,就应该腾跃于丛岭,展现生命的昂扬 那么就请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少一些对他们过分的关注吧! 三、2008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4 【满分作文】 国有殇,爱无伤! 还记得吗?废墟下谭千秋老师用生命为四个学生撑起的那片天空 还记得吗?生死关头那位年轻的母亲发自心底最诚挚的爱的誓言:“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记得,妈妈爱你!” 还记得吗?在强烈余震中依旧要返回废墟救人却被队友拉住的那位消防战士痛彻心扉的呼喊:“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 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定格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定格在因5.12汶川特大地震而强烈震痛的中华大地上!他们在向我们诉说,诉说地震让山川失色,家园垮塌,诉说亲人离散,生离死别!可他们更是在向我们呼喊,呼喊出了亲情无价,大爱无言!呼喊起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奋战!这一切只因为——国有殇,爱无伤! 看!温总理来了!用真挚的话语安抚受伤的心灵:“你们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下去,国家会管你们的。

看!解放军战士来了!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奋战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他们用双手拉起被瓦砾压倒的生命,用无私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看!志愿者来了!用真诚的爱心,关切的眼神给灾区同胞带来温暖与慰藉,重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看!来了,我们都来了!只因为:国有殇,爱无伤! 5月12日,汶川的房屋毁了5月12日,中华的精神站立起来了!5月12日,爱撒播…… 短短几天时间,全国人民向灾区捐款捐物达上百亿元,短短几天时间爱心通过电视机、 5【篇二:06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 06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2006年全国卷1(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海南等地区)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的作文试题同前两年作文试题相比,既有继承又有革新系是:全面客观,一分为二2005年考题所体现的关系是: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2006年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辩证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可以看出,在命制作文试题的时候,命题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考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际上,这也正是检验一个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最佳手段 其次,2006年考题与往年相比 ,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在连续考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今年的考题变化成供材料自定立意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从表面看似乎只是缺少了提供“话题”这一环节,实际上写作范围与以往话题作文有明显区别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范围更宽,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拟定好几个话题所以考生的写作自主权更大了也可以这样说,以前的考题是一个材料一个话题,今年的考题是一个材料,多个话题 当然,写作范围的扩大也不是毫无边际,材料中说“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正是给你的写作画的一个边界线。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同时还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满分作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名师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立意准确,事例典型,富有文化意蕴 一、本文根据题目材料准确提炼出“认清自己,勇于拼搏”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议论文中,为突出主旨,作者多次点题,确保了文章中心鲜明,体现了考场作文的根本要求。

三、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鸦”意象展开联想,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