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8833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表述一、学习目标设置(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有关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要求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应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应加强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应避免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变成数字运算的练习,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述。 数学课程标准有关本节内容的要

2、求为:(1) 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 (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2.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是教材改版后出现的一节新课,主要内容为频率的稳定性和如何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从两个试验入手,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猜测”的过程,

3、初步了解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掷图钉”试验没有理论概率,而“掷硬币”试验有理论概率。先呈现“掷硬币”的试验意图:首先,纠正学生对试验结果有两种时,认为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是相同的这种错误;其次,无论试验有没有理论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都具有稳定性,从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普遍性。“掷硬币”试验中,学生再次经历“猜测试验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猜测”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发生的频率可以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大小是相同的,即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概率相等,

4、为后面的古典概率型做准备。(2)教学地位和地位 本节是概率的稳定性第二课时,通过“抛硬币”问题引出对统计概率的学习,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整理、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等规律。 本节是对前面学习可能性大小和频率稳定性的深化,是后面学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铺垫,更是对统计基本思想的渗透:偶然现象中包含着必然的规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前面一节课中又学习了在实验次数很大时,不确定事件发

5、生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学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由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能力。(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体验实验次数很大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学生的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之中概念的抽象能力差。正是如此,知识的获得通过要依赖于感性经验。设计时充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形象

6、到抽象,把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上。 在介绍频率与概率的辩证关系时,在教学中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具体的、感兴趣的实例,通过学生试验操作得到概率的统计定义,以学生动手试验、分析数据、自学概念、互学概念为主。(4)学生学习的困难预设:i. 频率的稳定性无论试验有没有理论概率,大量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都具有稳定性,从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普遍性。但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频率因为实验次数不同而变化,还要说频率具有稳定性。教师在此问题上要明确每次试验,由于偶然因素影响,频率不同,但是大量重复试验,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通过折线统计图向学生说明,而不对频率和概率的概念

7、做过多要求和解释。ii.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上次已经学过如何计算频率,知道频率与频数的关系,但第一次遇到概率的概念,首先要让学生在自学后认识频率是变量,概率是常数,再通过试验解释两者的联系,然后小组合作互学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学生产生困难在于没有估算的思想,教师在此问题上要适当引导,通过试验,结合折线统计图,配合板书,明确两者的联系。(二)学习目标的表述(1)学习目标1. 通过掷硬币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进一步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2结合生活实例,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2)学习目标分析知识目

8、标:通过掷硬币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进一步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结合生活实例,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技能目标:经历“猜测试验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猜测”的过程,逐步学会建立概率模型,增强用随机观念、概率思想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结合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概率观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

9、掷硬币”试验,进一步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了解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难点突破:在教学中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具体的、感兴趣的实例,再通过学生试验操作得到概率的定义,紧扣频率与概率的概念,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教师板书,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4)目标达成标志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掷硬币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根据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通过历史上数学家的试验数据,可以作为情感培养点,鼓励学生通过试验和务实的精神攀登科学的山峰,适当介绍雅各布伯努利,丰富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后能正确回答设定问题和习题。(作为提高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估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为下节内容做铺垫,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 弹性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