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4352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秦国的强大》(北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国的强大同步练习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选择题1. 下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2.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3.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A努力种田织布 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努力开垦荒地 D经商发财4

2、.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周王室地位下降人口的大量增加A BC D5. 四川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上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C白渠 D六辅渠6. 商鞅在变法实行之前,通过“竖杆立信”的办法,主要是为了()A哗众取宠 B重赏之下发现勇夫C确立商鞅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 D执行秦王的命令7与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奖励耕织A管仲 B商鞅C秦孝公 D李冰8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

3、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建立县制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9秦国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而完成全国的统一,主要是因为()A进行了管仲改革B修建了都江堰C修筑了长城D进行了商鞅变法 材料解析题10. 阅读下列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请完成:(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

4、级的利益?结果如何?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各国为增强国力,重视兴修水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秦国修筑的都江堰。这里的秦国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而非秦朝,注意区分。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内容的掌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承认土地私有,而不是废除土地私有制。3.【答案】 B【解析】商鞅变法中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弃农经商者,则要沦为奴婢;建立战功者,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由此可知,农民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军功。4.【答案】 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上的变革表现为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政治上的变革表现为各国的变法。而自春秋以来,周王室的地位一直

5、不高,不能突出“变”字;人口的增加也不能成为这一时期突出的变化。5.【答案】B【解析】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300多万亩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郑国渠、白渠和六辅渠虽然也都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但它们都位于陕西省,与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并没有关系。6.【答案】C【解析】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顺应历史潮流,还于他个人讲究信用的品质有关,“竖杆立信”就体现了这种品质。7.【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

6、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图中“奖励耕织”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8.【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规定在战争中立了功的人,按照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土地和住宅,没有军功的贵族就会被削夺爵位、土地和住宅。9.【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0.【答案】(1)商鞅。秦国。(2)主张按现实需要改变传统的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3)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令商鞅进行变法。【解析】从材料中的提示信息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法”“商君”等,可以判断出这段材料与秦国的商鞅变法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