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鉴赏-词十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4351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与鉴赏-词十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鉴赏-词十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与鉴赏 词十九语文2018.1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望庐山张辑迢递关山身历遍,烟霞胜处曾游。九江江畔系孤舟。匡庐如画里,南望插天淳。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何须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注)匡庐:庐山,香炉,五老:庐山山峰。陵秋:衰飒的深秋。卜:卜居,择地而居。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临江仙”是本词的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决定了词的格式,“望庐山”是词的题目。B本词写词人乘船过九江、停船望庐山的见闻感受:上片重在叙事写景,下片重在抒情说

2、理。C词人游遍名山大川,对于一般的山水已不觉新奇,望庐山却有“如画”的感觉,先抑而后扬。D词人写香炉峰上瀑布溅起的水花与五老峰齐平,并以庐山秋意衰筑反衬了登山的高昂兴致。E. 词人想在神奇秀美的庐山择地面居,表明词人对庐山的赞美、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何須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1BD2运用典故(或“化用诗句”)。“谪仙”指曾经游览井题诗称赞过庐山的诗人李白,“魂梦觅瀛洲”指苦苦寻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及的胜地仙境;含蓄表明庐山神奇秀丽之美,表达了词人对庐山的热爱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

3、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下片重在抒情说理”有误,下片重在写景抒情。D项,“并以庐山秋意衰飒反衬了登山的高昂兴致”理解有误,应是山间的云雾之气使人倍觉秋意凉爽,且词人是在九江江畔停舟远眺,并未“登山”。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试题分析:题干问“何須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

4、谪仙俦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要求简要分析其作用。这是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与表达技巧的能力。“何须魂梦觅藏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句作为全词的结句,意思是何必一定要魂牵梦萦寻觅瀛洲那样的胜地仙境?庐山云松深处自可择地而居,这样就可以与“谪仙”李白一同了。考生自然可以由此联想起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与诗意,知道是运用了化用典故的手法,作用也就明显了,即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表达自己愿意与曾经游览并题诗称赞过庐山的诗人李白结伴同游,赞美庐山的神奇秀丽,凸显热爱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人南渡贺铸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

5、柳絮,人南渡。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注)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议论做了铺垫。B下阕写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容为凌波仙子,步履仪态轻盈。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中的词句,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半黄梅子”与词人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都用“梅子”意象,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

6、夏季。E. 本词的语言十分有特点通过对意象和画面的细致描摹呈现出了一派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4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3BC4抒写了词人追寻佳人而不得的落寞情怀。佳人“南渡”,词人四处迫寻,却不知她人在何处,表达出心中的落寞之情。抒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愁情。通过对“半黄梅子”“一帘疏雨”的景物描写来抒情,那不尽的雨丝正是无尽的哀愁。抒写了词人对青春已逝的伤感。用“断魂”和“春将取”直接抒发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伤感。【解析】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议论

7、”表述错误,应为“抒情”。D项,“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分析错误,本词中“半黄梅子”对应的时间是春末,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对应的时间是夏季。E项,“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错误,从“游丝横路”“细风吹柳絮”“一帘疏雨”来看,本词的语言风格应是“清疏淡雅、明隽幽洁”。4试题分析:题干问“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要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是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对于诗词的思想情感,作答时注意从题材入手,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句,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本词下阕抒情,以淡淡的语言抒写追觅无着的痛苦不宁。“回首旧游,山无重数。”此句表面是写旧日寻游,山水

8、重重,实际是在写执着追求的艰难困苦。“花底深朱户”指女子的住所。如今,人已去,影无踪。接下去“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这既是在写景,又是在抒情。黄梅季节,傍晚时分,那不尽的雨丝,正像他无法排解的满腹愁绪。结句直抒愁肠,“断魂分付与,春将去”,传达的是缠绵、痛苦与无奈。这结语构思奇特,痛苦不堪的词人要把“断魂”交付给春天带走,从而转折出一片时不我与的无奈心情。整个下阕抒情,传导出的是缠绵、痛苦与无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

9、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伴云来(天香)贺铸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注)骎骎:马快跑的样子。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烛映”两句细致地描写了烛

10、影摇曳、蛩声颤抖的客舍环境,而“共苦”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了词人愁苦的心境。B“不眠”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用想象的手法描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能寐的闺妇挥杵捣衣,侧面烘托了词人对伊人的思念。C“惊动”两句用倒装的形式、比喻的修辞表述时光如奔马,以此表现时序变化之快,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震惊和对人生的感慨。D“当年”四句叙写了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破灭的状态,“幽恨”句含蓄地将自己因今昔之落差而引发的遗恨情绪表露出来。E. “赖明月”三句写词人希望明月能陪伴自己飞回当年与伊人的欢会之地,表达了词人客居他乡一心想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6请简要赏析上片中“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三句中的“络”“逦迤

11、”两个词语。【答案】5AE6“络”是套住、缠绕的意思,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氤氲的暮霭萦绕着横向展开的山林的景色;“逦迤”,曲折连绵的样子,化听觉为视觉(化时间的推移为空间的延续),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状态。【解析】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12、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共苦清秋风露”,词句中用了比拟手法,词人把“烛”“蛩”拟人化,说它们和自己一起在清秋风露中愁苦。E项,“希望明月能陪伴自己飞回当年与伊人的欢会之地强烈愿望”错误,最后三句写词人希望明月能陪伴化作彩云的伊人飞到词人的梦中。表达了词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故选AE。6试题分析:接下来三句仍叙眼前景、耳边声,不过场景已由旷野之外进入客舍之内 ,时间也已是夜静更深 。蜡烛有芯,燃时滴泪;蛩即蟋蟀,秋寒则鸣。这两种意象,积淀了深重的“伤别”和“悲秋”的情绪。“共苦”者,非“烛”与“蛩”相与为苦,而是“烛”、“蛩”与我一道愁苦。这是移情作用

13、。上片结末五句,写烛影摇曳,蛩声颤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传来断断续续的砧声,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闺妇们正在挥杵捣衣,准备捎给远方的夫婿。接着词人忽地一笔跳开,转从砧杵之为秋声这一侧面来写自己所受的震动:岁月如骏马奔驰,又是一年行将结束了这是时序之感,更是人生之慨。在下片首五句中,词人痛楚地写出了人生的秋天。叙写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 :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满以为司春之神会加意垂青,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酒下一片明媚的春光;谁知道多年来仕途坎坷,沉沦下僚 ,竟被驱来遣去,南北奔波,无有宁日呢?指掌握词人命运的君主。青春消歇,事业蹉跎,词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已者诉说 。然而“

14、幽恨无人晤语 。”冷驿长夜,形只影独,实无伴侣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彼美淑姬,可与晤语。此处,词人以极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因听思妇砧杵而触发的怀人情绪表露出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一丛花令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注梯横画闻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注 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片前两句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和概括性,既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B“离愁正引千丝乱”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

15、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两者使她心绪纷乱不宁。C上片末三句写眺望寻觅之苦。恋人骑着马儿远去,一路上战争不断,“何处认”与“伤高怀远”遥相呼应。D词的上片抒情,突出女主人公的无限离恨;词的下片写景,以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烘托孤寂之情。E. 这首词写的是闺中人在恋人离开后独处深围的相思与怨愁,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意境浑融,富有情韵。8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答案】7CD8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借羡慕桃杏犹可嫁东风,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无聊生活的抗议,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解析】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征尘”指征途中扬起的尘土,“一路上战争不断”理解有误。D项,通览全词,词的上下两片均有写景和抒情。8试题分析:题干是“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