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辞格与修辞一、 辞格及其特性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它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辞格具有以下特性:1. 动人的表达效果2. 特定的结构模式3. 稳固性和发展性二、语言均衡类辞格(一)对偶对偶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1. 对偶的修辞效果对偶,从形式上看,协调匀称,整齐美观,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便于记诵;从内容上看正对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反对可以相互映衬,意思显豁;串对前后衔接紧密,一气呵成二)排比排比是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的修辞方式2.排比的修辞效果(1)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美2) 加强语势,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3) 抒发强烈的感情3.排比和对偶的区别(1)对偶只限于两项,排比则多于两项2)排比对组成的各项结构要求宽,字数可以不一致,重字也常见;对偶对结构的要求严三)顶真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开头,上递下接,首尾相连的修辞方式这种辞格又称顶针、连珠、联珠、蝉联2. 顶真的修辞效果(1) 叙事状物,层次清楚,能反映出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2) 议论说理,逻辑严密,结构谨严,含义深刻3) 抒情写意,情深意浓,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四)回环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2.回环的修辞效果(1)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2)使语句整齐匀称3.回环和顶真、回文的联系与区别回环和顶真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顶真是顺连而下,由甲到乙,由乙到丙;回环是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由甲到乙,再由乙回到甲回环与回文在回环往复这一点上是相似的,但没有回文严谨五)互文互文是上文里省去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去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2.互文的修辞效果(1)语言简练,避免冗杂2)形式均衡匀称3)内容委婉含蓄三、突出联想类辞格(一)比喻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即用某一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比喻是通过联想,使人们从一种熟悉的事物或道理,去感受、认识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从而便于理解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但又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这样才能构成比喻2.比喻的修辞效果(1)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浅显,使艰深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
2)运用比喻描述事物,可以使被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对事物的感知度3.运用比喻的要求(1)贴切2)新颖3)注意感情色彩二)比拟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重在根据想象来“拟”,因此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2.比拟的修辞效果(1)表现出鲜明的感情2)增加叙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3)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三)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代替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事物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进行艺术换名2.借代的修辞作用(1)形象突出,鲜明生动2)言简意赅,含义丰富3)新鲜风趣3.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在形式上都是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借体或喻体,要注意区别:(1)借代和借喻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2)借喻可以转换为明喻,而借代不能四)拈连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将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用于乙事物拈连辞格具有下列突出的修辞效果:(1)利用上下文的巧妙联系,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语言蕴涵深刻的哲理性2)这种变异的组合使语言有新鲜感,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3)造成幽默诙谐的情调五)引用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以帮助观点的阐述和情感的表达。
六)移就移就是把本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移就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形状特征,使语言生动别致七)痛感痛感就是通过联想,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沟通起来的修辞手法痛感将不同的感觉互相沟通,能激起读者的感觉联想,强化人们的心理感受使描述的事物更具有可感性四、语义对照类辞格(一)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从而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的一种辞格2.对比的修辞效果(1)深刻地揭示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使真、善、美与假、丑、恶在比较中更加鲜明、突出2)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有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二)映衬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选用类似的事物或有差异事物来做陪衬映衬也叫“衬托”“陪衬”2.映衬的修辞效果同是一盏灯,在太阳光下,感到光线微弱,在黑夜里,就显得特别明亮;同是一朵红花,在红花的海洋里,很不起眼,但在万绿丛中,就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映衬的作用通过烘托,使所阐述的思想、观点更深入,使所描绘的事物更鲜明突出3.映衬和对比的区别(1)映衬的主体和衬体有主次之分,衬体起铺垫陪衬作用。
对比要显示对立的现象,用于对比的人和事,或一反一正,或并列同等,没有主次之分2)映衬的目的是烘托和突出主要事物;对比的目的是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让好的显得更好,坏的则显得更坏,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同语同语在两个字面相同的词语间加上“是”“为”之类的判断词,组成主语和宾语相同的语言形式,以表示强调、让步、说明、描述同语具有突出的修辞效果同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同语在结构上主宾相同,音节匀称,节奏鲜明四)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的辞格叫反语,也叫“说反话”五、语义突出类辞格(一)夸张夸张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对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2.夸张的运用(1)夸张要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给人以真实感2)运用夸张要明确,不能又像夸张又像写实3)运用夸张要注意语体二)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明知故问”,先给对方一个悬念,然后再作回答,从而引起对方注意,去思索体会三)反问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思想内容的修辞方式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无须回答,将确定的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四)层递层递是为了表达事物间的层次关系,把3个或3个以上的事物按照性状的大小、轻重、长短、难易等差别,或逐层递升,或逐层递减地排列在一起。
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个类型层递和排比不同在内容上,排比的各项是平列关系,层递的各项是等级关系在形式上,排比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层递的结构可以是不同的五)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识地使某些词语、句子甚至段落一再重复出现,这种辞格叫反复反复可以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可以分清层次,贯通脉络;可以增强语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六、委婉表达类辞格(一)婉曲故意不把本来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运用婉转曲折、含蓄暗示的话语来表达,这种修辞方式叫婉曲二)双关双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有意使语句同时具有双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中字面的意思是次要的,本意是隐藏在内里的那层意思三)象征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感情或深刻寓意的修辞手法七、追求变化类辞格(一)仿拟仿照现成的词语或格式,临时仿造出类似的词语或格式叫仿拟2.仿拟的修辞效果(1)语言新鲜活泼,风趣幽默2)推陈出新,相映成趣二)拆字拆字也叫“析字”,是运用离合字形,增减字形,借用字形或者离合字义等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2.拆字的修辞效果(1)使语言形象,趣味性强。
2)使语言含蓄,寓意深刻三)释词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加以临时的引申、发挥或作形象化的说明,赋予词语特殊的含义,这种修辞方式叫释词四)镶嵌把词拆开插进别的词,或者把词拆开交错搭配,或者把特定的词句有规则地暗嵌在别的语句中的修辞方法叫镶嵌五)摹状运用语言手段,把人或事物的声音、情状或形态、色彩等摹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摹状八、体现幽默类辞格(一)易色易色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故意改变词语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有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两种类型二)飞白明知对方说错或写错,却故意将错就错,如实记录援用的修辞方式叫飞白三)歇后歇后是一种运用歇后语使语言变得生动具体、幽默风趣的修辞方式四)降用根据表达的意思,偶尔把一些分量重的词语“降级”作一般词语用,这种修辞方式叫降用降用具有风趣诙谐和讽刺嘲弄的修辞效果五)转类转类是根据表达的意思,凭借上下文的条件临时转变词性的修辞方式转类的修辞效果:(1)新颖别致、简洁含蓄2)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六)闪避利用含义宽泛的概念或不够精确的语言,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不具体,已收到特定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闪避具有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修辞效果七)曲解曲解是有意利用同音异字,或者是一词多义对语义做歪曲性解释的一种修辞方式。
曲解具有幽默风趣的修辞效果八)断取断取是有意地“断章取义”,斩头去尾地任意截取词语中个别字词“做文章”,表达一种与原词语既有联系又根本不同的意义的修辞方式断取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曲折含蓄,而且形式奇特新颖,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九)衬跌先用其它话语从反面作衬托,然后急速转折,说出正意,使前后造成强烈反差,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衬跌各产品过程检验的检验时机应在操作者对首件加工完成后自检,并判定合格再由车间依据计划将需进行专检的部件填写报检单报检,在报检后首先由检验人员应检查车间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了自检,然后接受报检进行检验、记录及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