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7253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鉴赏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专项训练,教学目标: .了解考试常见题型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一、题型示例与归纳,1.寻找意象题,例1: 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11年宿迁卷) 例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的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的颔联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加以说明(16年襄阳卷) 例3:诗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16年鄂州卷),寻找、列举诗中出现的景和物,2.描绘画面题,例1:请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展现的景象? (12年长沙卷) 例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次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 (15年孝感卷),抓

2、住主要景物特点,想象、描绘,3.赏析字句题,例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15年荆门卷) 例2:本诗中的一个_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的富有气势 (16年天门仙桃) 例3: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的巧妙,请找出来并做简要的分析? (16年钱塘湖春行) 例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12年湖北荆门卷),欣赏、品味其精妙之处,4.表达技巧题,例1:从修辞角度,赏析“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的妙处。(16年鄂州) 例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词人意在言外,试分析词人的言外之意? (14年荆门卷) 例3: 请自

3、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16年天门仙桃卷),了解、辨识技巧,5.体会情感题,例1: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登幽州台歌(13年荆门卷) 例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渡荆门送别 (14年荆门卷) 例3: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年荆门卷),体验、把握、感悟主题思想,二、解题方法与规范,1.寻找意象题,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意象一般为景、物。一般需找出3个。,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闲居初夏午睡起(2011宿迁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

4、柳花。 考题: 这首诗选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梅子、芭蕉、柳花,2.描绘画面题,答题要点: 借助组词、恰当的形容词、合适的修辞手法描绘画面。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修辞(表达),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 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请描绘出诗句:“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展现的景象?,典型考题 (描绘画面类),3.赏析字句题,(1) 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 (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 (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 (4)表达作者的情感。 格式:手法(

5、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绘内容)+作者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考题:请你对本诗的后两句作出赏析,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品味词语,典型考题 (赏析字句类),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桂花 (春)山(涧) (明)月 (

6、山)鸟 幽静,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实战练兵,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 (2)说说“喧”“动”的妙处。,(1)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2) 因“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而见“渔舟”返回。一“喧”一“动”,顿使静谧的翠竹青莲、青松明月之间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衬托出诗人自

7、身超尘脱俗的心理状态,4.表达技巧题,识记常用术语 (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考题:“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有人认

8、为写的很好,有人却认为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不矛盾,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典型考题 (表达技巧类),5.体会情感题,(1)知人“论诗” (2)抓关键词 (3)感悟意象,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考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又得分离的伤感。,结合注释,体会情感,典型考题 (体会情感类),友情提醒: “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诗词积累,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谢谢大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