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班级建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401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班级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九章-班级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九章-班级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九章-班级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九章-班级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班级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班级建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班级建设学习目标:1 掌握班级、班集体与班级建设的概念。2 理解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3 领会班级建设的主要策略。4 理解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对学生做个别教育工作。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建设学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而按社会要求建立起来的、培养年轻一代的组织体系,它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班级建设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一、班级的概念及特点(一)班级与班集体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班级与班集体有一定的区别,班集体是班

2、级的最高发展形式。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为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级组建初期,学生之间互不了解,交流少,班级规范不健全,学生以服从教师为主,班级缺乏吸引力。这时班级处于一个松散群体阶段。随着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之间交往增多,班级骨干分子产生,班级规章制度开始发挥作用,集体意识开始形成,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开始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班级要发展成为班集体,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这时的集体往往是有着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着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张作岭,宋立华主编,班级管理,清华大

3、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二)班级的特点1班级具有明确的目标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着明确的目标,其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学生既是班级组织教育过程的主体又是班级组织教育的对象。班级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服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目标,要与教学过程有机配合,创设一个优化的环境,使班级组织成员的智力、能力、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班级存在着师生交往之间的直面性与多面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班级活动本身就要求班级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必须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教师总是在认识学生的特性、当前心理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后,才能对学生施加有针对性的影响。

4、班级的健康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和教师对班级成员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因此需要班主任和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互动、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的班级活动中,由于班级中存在着各种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因此班主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常常是全面的和多层次的,既有知识传递与接受的交往,也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与分享,等等。3班级是社会的缩影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是一种社会体系,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学习与交往活动为特征的教育社会。班级的确定、班级中的机构设置、班级中的活动都会反映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要求,时刻受到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学生则在班

5、级中学习、活动、交往,实现自身的个性化、社会化。班级成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环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二、班级建设的意义(一)班级建设的概念班级建设是指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达到建设班级生活的目的,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班级建设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还体现了人与事的互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班级建设不同于课堂教学,尽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但是它有着独立的价值。班级建设也不同于德育,它的价值与内涵要比德育更为综合,而不仅仅关注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班级建设也不仅仅是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的发展

6、是班级建设的构成,但不是全部内容。班级建设也不同于传统的班级管理,除了必要的管理内容外,其更核心的构成在于建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建设一种新型的、有意义的班级生活。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二)班级建设的意义班级建设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班级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传递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规范班级建设就是要按照社会需要和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中,向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从而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7、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班级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的人际交往、班级的规章制度必然形成一些相应的规范,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社会行为方式。2实现教学目标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功能。有效的班级建设不但能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学生置身于班级中,当班级组织有团体规范时,其人格及能力存在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如过度的个人主义、自我控制能力差、社会技能的欠缺、情绪的不稳定、极度内

8、向或外向。班级建设的重要功能就是既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又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学生的不良倾向班主任或教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矫正学生的这些不良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三)班级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1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班级建设的起点班级建设不仅仅是班级管理。它确实有必要的规范、管理的内容,但如果班级建设中只有行为规范的教育,只有纪律与卫生的检查,这就不是班级建设的全部。班级建设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学生的班级生活进行整体的建设,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班集体,班级建设不能局限在整齐划一地管理学

9、生上。班级建设离不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参与、引导与组织,但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管理者,而应该回归到教育者这一本源上来,在班级建设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班级是属于学生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班级建设的主人,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班级建设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生命的成长。在具体的班级建设改革实践中,需要教育者有更宽更广的视野,不能让班级内部的竞争使得处于劣势的学生处在群体的边缘,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的,需要在班级中不断地去体验成功感与价值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教育者的天职,它也成为班级建设的起点。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班级建设的关键班级建设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活动是人的发展中的一个现实

10、因素,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班级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与管理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比如当前教育实践中比较多的类似公开课类型的班级活动,存在着功利主义的倾向,往往以博得观赏者的喝彩为追求,活动的全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中以表演为主,以致于学生不能主动地并创造性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班级建设不是靠简单地说教、灌输就能产生真正的教育影响。只有建立起把“把班级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3关注班主任工作智慧是班级建设成功的条件班主任是班级建设领域的

11、责任主体、实践主体。班级建设的成功与否,受制于班主任的全部素养。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主任习惯于照搬学校的工作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具体安排。这种工作使班主任将班级工作变成了例行公事,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工作中应该有的创造精神。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去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班主任的工作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使自己从班级外的控制者走向班级活动中,成为班级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只有班主任成为班级中的一员,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中实现班级管理的多样性,创建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宽松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转变自己的角色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要改变

12、迷信书本、依赖权威的思想,将自己的学生真正作为自己的研究资源和发展资源,真正在班主任实践工作中学会研究、学会发展,学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工作思路。第二节 班级建设的内容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为了实现班级的发展目标,需要班集体的教师、学生都要齐心协力地为班级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此主要从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建设三个方面来班级建设的内容。一、班级组织建设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只要是社会群体成为社会组织,要具备以下三个组织特征。第一,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第二,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第三,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张作岭,宋立华主编,班级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第79页。班级在建立之初,只是一个被赋予了组织形式的学生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要使这个群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还需要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一) 班级组织目标的建设 班级组织目标是指通过班级组织建设所要达到的预期行为结果,它是班级组织建设的第一要素。班级组织目标建设的目的在于使班级每个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上同集体的要求统一,并将这种要求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精神需要,借此提高学生素质,让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目标的确定要实事求是,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 班级作为正式的组织,要有一定的组织

14、机构。组织机构的建立为组织的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班级内部来看,一般的组织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班委会。班委会是班集体的核心,班委会一般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等。第二,团支部。团支部是共青团在班级中的基层组织,它对组织团员、奋斗向上,协助班委会搞好班级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班级组织规范的建设任何一个组织要达到组织目标都必须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这就是规范。班级组织规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规范,正规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最基本的规范和制约,它是属于硬性的制度;另一种是非正规的规范,非正规规范是指班级的传统、舆

15、论、风气、习惯等,是一些不成文、约定俗成的非常规规范。二、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文化的外层是指班级的物质文化,文化的中层是指班级的制度文化,文化的内层是指班级的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而精神文化则是核心和灵魂。下面从这三方面简单地进行分绍。(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能体现班级成员共同价值、信念并为班级成员感官所直接触及的客观存在的物。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班级文化的外化结果。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环境布置、班级

16、规划、座位编排、墙报、班级卫生状况以及教师的仪表,它是班级文化中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有的班级教室布置别具匠心,在教室前黑板上方是八个大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教室后黑板上方是:自信的迎接每一天;标语的上方正中悬挂着班徽;教室右边,是学生书画作品展示;教室后边的墙壁上是同学们出的墙报,甚至还有学生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这种布置就体现出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它用环境来熏陶人,感召人。(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是由一个班级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班级制度文化起着观念的导向作用,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