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5907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21 家庭交往 公开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板块 交往与沟通,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50个考点分析 第二版块:我与他人和集体(19-33考点),第四板块 交往与沟通,考点一 礼貌和交往礼仪,考点五 与异性交往,考点二 与同学、朋友交往,知识网络,考点三 家庭交往,考点四 师生交往,考点21 家庭交往,一、复习目标 1记住孝敬父母的原因? 2记住怎样孝敬父母? 3懂得怎样与父母积极沟通? 4懂得产生代沟的原因? 5记住逆反心理的表现、危害、克服方法?,1孝敬父母的原因。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为家庭做出了贡献。(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赡养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

2、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 2怎样孝敬父母? (1) 在思想上理解、关心体谅父母;(2)在行动上关心、帮助父母,替父母分忧;(3)在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让父母高兴。(4)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与父母积极沟通。 (1)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2)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认真聆听,在聆听中体会父母的心情、期望和用意,获得教益;从小事做起,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二、复习过程: (一)考点知识梳理归纳:,4产生代沟的原因。 (1)进入青春期

3、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行事。 (2)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5逆反心理的表现、危害、克服方法。 (1)具体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2)危害: 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惩罚了自己,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3)克服方法: 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二)实战训练【答案】,1、B 2、C 3、D 4、B 5、C,(三)总结归纳,选择题型解题技巧 1、

4、审题目: (1)题目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2)找出关键词。 (3)明确题目的限制条件,明确选项的具体范围、层次和角度。 2、审选项: 对选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运用排除法,将有科学性错误的和表述性错误的选项排除在外。 3、审题目与选项的关系,按题目的要求选出选项。 (1)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的,不能选。 (2)选项正确,且与题目有关,但选项与题目是并列关系,或题目与选项之间因果关系颠倒,这时不能选。 (3)选项的观点不是回答题目的问题,而是对题目的意思的变相重复,这时不能选。 (4)单个选项只是教材的一部分,不完整,但几个选项组合在一起即表达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时应该选。,三

5、、当堂检测(答案),一)选择题 1、A 2、A 3、 B 4、B 5、D 6、A 7、B 8、D 二)材料分析题 (1)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诚的爱。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10分) (2) 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 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回避、疏远和顶撞。 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主动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等。(10分),(二)错题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