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5723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 诚信是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一框诚信是金教材P115118,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培养学生“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意识。2教育学生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3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设计者:池州市贵池区乌沙中学 纪攀峰)多媒体播放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曾参坚持把猪杀了。

2、(相关链接: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性高尚。)思考:故事中的曾参有什么可贵的品质?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师: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十课第一框,认识诚信这种可贵的品质。1自读教材。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探究一: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15页的情境材料,同桌合作交流:(1)“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2)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展示点评】(1)说明相对于价值连城的水晶,诚信更可贵,更值得珍惜。(2)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3、,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许下诺言,就要遵守诺言,并不因为经济利益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诚信。【归纳】(1)诚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已、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3)请写出能体现诚信的成语或句子。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16页的情境材料,同桌合作交流:(1)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答:不讲诚

4、信的人一旦被识破,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举例:略。(2)试写出表示不诚信的词语。答:言而无信、信誉扫地【归纳】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3)为什么要讲诚信?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信用,害人害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相关链接】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事。探究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活动三:阅读教材第117页的情境

5、材料,小组探究交流:(1)对于“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有人认为“对事负责和对人守信是两回事”,这种看法错在哪里?(3)有的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还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个人小事,你怎样看待这些事?【展示点评】(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讲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做人最重要的原则,所以比喻其比泰山重。(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障,我们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事”。(3)这不是无关紧要的个人小事。这是是否诚信的表现,一个人从小就学会弄虚作假,将来会一事无成。【归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6、“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活动四:阅读教材第117页的情境材料,小组探究交流:(1)卖火柴的男孩儿实现其承诺了吗?是什么品质促使他这样做的?答:实现了他的承诺,是诚信的品质促使他这样做。(2)人为什么要践约守信?答:实实在在做事,讲求诚信,是人的基本美德,是任免崇尚的行为准则,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归纳】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活动五:阅读教材第118页的情境材料,小组探究交流:(1)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答:不赞同。(2)理由是什么

7、?答: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小事不诚信,大事也难诚信。(3)自己有过不太诚信的“小节”吗?对这件事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答:第三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归纳】: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相关链接】1.“我是个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事”。18万元,他心中一直坚守一份承诺;17年,纵使远隔千里,他兑现诺言分文不少。连日来,千里还债的温商谢岩斌的故事,经媒体报道感动了大家。温州市委宣传部授予温商谢岩斌“最美温州人”的荣誉称号。谢岩斌的故事缘于17年前,他做生意欠下两名朋友1

8、8万元。这些年来,谢岩斌将其牢牢记在心间,一直设法偿还。今年春节,原本打算和家人去海南度假的谢岩斌特意取消计划。2月4日,他独自一人从温州出发,经厦门,途经800多公里,在2月5日赶到了汕头。凭着17年前的欠条,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当年的两名债主辛先生和林先生,并把债款还清。2任庆河店铺被拆,却坚守原地数月,直到将已售出的最后一张鸡蛋票兑给顾客。他说:“人活一辈子,信誉和良心这两样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1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多媒体展示:我诚信,我美丽!我美丽,我自豪!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拥有诚信,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诚信,你将会永远美丽。让诚信扎根在我们

9、的心灵,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讲究诚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人负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第二框做诚信的人教材P119123,诚信守则;诚信的智慧。1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2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3把握诚信的核心。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播放视频“诚信温商谢岩斌千里寻债主”事迹。提问:谢岩斌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传统美德?他是怎样践行这一美德的?【归纳】诚信温商谢岩斌,信义无价美名扬。诚信是金,人际交往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怎样才能做一

10、个守信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做诚信的人这一课。1自读教材。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探究一:诚信守则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19页的情境材料,同桌合作交流:(1)“王婆卖瓜”给人什么感受?(2)小童的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买主?【展示点评】(1)有欺骗顾客,不够诚信的感觉。(2)因为坚持诚信,能够赢得信任。买主正是欣赏小童的诚信,才买下他的西瓜。【归纳】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什么?诚实赢得信任。诚实是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19页的情境材料,同桌合作交流:(1)诚信做人,是要“实事求是”,还是“虚虚实实”?(2)要“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其道理在什么地方?(3)

11、你对“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怎么看?【展示点评】(1)要“实事求是”。(2)诚信是获取信任的前提,对人诚信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而互相信任是交友的基础。(3)这是不正确的。这样不讲诚信的交往行为,是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归纳】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信守则的出发点。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活动三:阅读教材第120页的情境材料,同桌合作交流:(1)小松的做法“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2)分析小松这样做是否值得?【展示点评】(1)小松失去了再去黑网吧上网和考试作弊的

12、“机会”,却通过诚信的行为,获得了改过自新的机会。(2)值得。和将来的长远利益相比较,或许承认错误的一刻是难堪的,或许失去了一些暂时的“蝇头小利”,但是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绝不能因小失大。【归纳】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冲突中,要站在法律一边。【归纳小结】诚信守则要求我们怎么做?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探究二:诚信的智慧活动四:阅读教材第121页的情境材料

13、,小组探究交流:(1)如果小健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有什么结果?(2)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的承诺,可能有什么结果?(3)假如你是小健,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展示点评】(1)教师会批评小奎,而小奎会责怪小健不讲信用。(2)小健虽然遵守了对朋友的“诚信”,但是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朋友受到伤害,事实上是更对不起朋友。(3)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应当选择告诉老师,小奎最终会明白小健的苦心。【归纳】(1)诚实与隐私的关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当

14、二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活动五:阅读教材第122123页的情境材料,小组探究交流:(1)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2)病人有没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3)假如医生告诉病人实情,病人可能会有什么反应?(4)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诚实的道德?【展示点评】(1)不应该。(2)有。(3)会绝望而放弃治疗,以致更快地死去。(4)不违反。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如面对绝症病人,有时候我们需要隐瞒事情的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不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恰恰出于维护对方的利益,从根本上说,这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归纳】(1)诚实与说谎的关系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

15、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善意的谎言”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2)诚信的核心是善小结: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的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拓展延伸】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正加紧完善涉及信用征集、奖惩、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增强威慑力。(1)为什么要建立黑名单制度?(2)要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政府和公民分别应该怎么做?1你还有什么疑惑?2知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诚信守则和诚信的智慧,懂得了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要坚持实事求是、要站在多数人一边、要站在长远利益的一边、要站在法律的一边以及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