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工艺)标准 ZEJ/QB-GY XXXX-2013建筑施工企业工艺标准 超限模板支架浙江二建镇海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部2013年 月 日 一、定义超限模板支架是指凡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二、参考依据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2011年版2.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2.3.《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2.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9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12 浙江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三、构配件及荷载3.1、钢管3.1.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或《低压流 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中规定的 Q235 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 Q235 级钢的规定。
3.1.2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 Φ48.3×3.6 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3.1.3 钢管要求壁厚必须达到3.2mm,单位重量3.84kg/m3.2、扣件3.2.1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3.2.2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3.2.3 十字扣件质量在0.9kg/只以上,旋转扣件1.2kg/只以上,对接扣件1.3kg/只以上3.3、可调托撑3.3.1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 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 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 的规定3.3.2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 6 ㎜;可调托撑 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 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 ㎜ 3.3.3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 4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 5 ㎜3.4、木材3.4.1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的质量要求。
3.4.2 胶合板模板,其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的规定,进场胶合板模板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3.4.3 竹胶板模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的规定3.5、荷载3.5.1恒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下表采用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模板构件的名称木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平板的模板及小梁0.300.50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00.75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为4m以下)0.751.10(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3)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 kN;梁可取1.5 kN4)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3.5.2活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 kN/m2,再用集中荷载2.5 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 kN/m2;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 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 kN/m2四、设计计算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2)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4)立杆的地基承载力4.1 纵向、横向水平杆计算①受弯强度的计算σ=M/W≤f 式中σ——弯曲正应力;M——弯矩设计值(N·mm),M=1.2MGk+1.4ΣMQk;MGk为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MQk为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系数1.2、1.4分别为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分项系数W——截面模量(mm3);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②挠度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v≤[v]式中v——挠度(mm);[v]——容许挠度③计算内力与挠度时的计算跨度取值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4.2扣件的抗滑承载力验算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R≤Rc 式中: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4.3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f 其中 N=1.2(NG1k+NG2k)+1.4ΣNQk 组合风荷载时: N/φA+Mw/W≦f 其中 N=1.2(NG1k+NG2k)+0.85×1.4ΣNQk 式中:N——计算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立杆长细比λ取值A——立杆截面面积(mm2)λ——长细比, λ=l0/I l0——计算长度(mm)i——截面回转半径;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G2k——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ΣNQk——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内、外立杆各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关于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l0=kμh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k=1;μ——考虑单、双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h——步距。
4.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k=Nk/A≤fg 式中:pk——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Nk——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A——基础底面面积(m2);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五、超高模架搭设5.1 承重架搭设顺序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铺脚手板→防护栏杆5.2 搭设要求(1)、立杆支撑在结构板上,其下一层模板支撑系统不得拆除2)、模板支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底座下应设置长度不小于2跨、厚5cm的通长垫木,垫木宽度不小于200mm,保证混凝土顶板受力不集中到立杆下一点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3)、立杆接长时接头要错开设置,相邻两立杆的接头要至少错开一步4)、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型: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图6.9.3-1)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图6.9.3-1)2、 加强型: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 m×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 m×0.9m(含0.6m×0.6m,0.9 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0.6 m×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图6.9.3-2)3、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
4、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5)、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6)、为防止模板支设操作人员高空坠落,在支模架中间位置设水平兜网一道,水平兜网必须同钢管脚手架连接牢固7)、支模架水平杆与扫地杆全部贯通,不允许有隔断搭设的情况8)、支模架采用扣件连接,用力矩扳手检查螺栓扭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9)、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2)图6.3.2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10)、斜道1、 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形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高度不大于6m的支模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高度大于6m的支模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2、 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道应附着高大支模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