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936527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广东省化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一章 工程概况. .2一 建筑筑工程概况.2二 基坑工程概况.2三 周边环境和地下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2四 工程地质条件.2第二章 基坑降水、支护方案设计. 3一 设计依据. 3二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3三、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4第三章 施工准备. 5第四章 施工顺序.5第五章 挂网钉施工.5一 施工流程.6二 工艺控制要点. 6第六章 挂网钉施工的配合要求.7第七章 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8 第八章 施工机械与人员配备.10 第九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10 第十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2、保证措施.12第十二章 应提交的交工资料.12 附表: 一 、主要材料需用量表.13 二、劳动力计划表.13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4 四、本工程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一览表.14 附图: 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设计总说明JK-00 3、基坑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一)4、基坑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一)5、蓝天路管线综合排列图6、基坑周边环境分布平面图7、蓝天路管线与基坑关系剖面图8、基坑开挖边线定位图Jk-02 9、基坑开挖平面图JK-03 10、A段支护施工图JK-04 11、B段N段土钉墙支护施工图JK-05JK-11 12、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JK-12 13、基坑顶面周边排水沟布置平面

3、图JK-13 14、集水井布置平面图JK-1416、边坡对应地勘钻孔位置平面图JK-1515澳城花园(北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广东省化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建筑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东角头,蛇口新街东与后海滨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28825.5m2,建筑物总高度99.75m,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上部分共10栋6-32层,两层裙楼,一层为商铺,二层为架空层,H1-H4栋为32层,H5H6栋为29层,H7-H10栋均为6层。工程设计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900m黄海高程。二、基坑工程概况地下室基坑呈梯形,下底宽约131.36M,上底宽约105

4、.58M,长约196.87M。本建筑物相对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90m,现地面绝对标高为4.30m左右,基坑底标高为绝对标高0.000m,即,基坑开挖深度4.3m。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先挖到地下室底板垫层底,其它局部如抽水井、电梯井等再用勾机第二次开挖,工作面开挖基坑下底边线离地下室外壁墙1.5米。三、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邻近无其他建筑物或重要管线。东侧靠后海滨路,处于后海滨路地下的地铁2号线隧道已施工完毕,距离基坑约15m且无地下管线,成为本工程东侧临水面的止水帷幕,切断了本地块与海水之间的联系,大大改善了本场地的地下水状态,使整个场地的地下水仅为大气补给补给

5、,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南面是小区道路,无管线埋设;西侧是空地,无地下管线。北边13.03m处为蓝天路,路側埋设有电缆沟(800*800)一条、给水管一条,见附图:基坑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二)02、蓝天路管线与基坑关系剖面图J-01;四、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根据在拟建场地内的钻探资料揭露,场地内分布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从上至下按顺序分述如下(或见附图):1.1、人工填土层(Q4ml):系近期人工填海造陆堆填物。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呈硬塑可塑状态,层厚1.013.5M。 1.2、淤泥层:属第四系全新统海相

6、沉积层(Q4m)其分选性及成层性较差,层厚0.38.3M,平均厚度2.28M。1.3、粗砂层:属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其分选性较差,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层厚0.46.4M,平均厚度1.49M。1.4、粉质粘土层:属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3mC)系第四纪晚更新世纪及以前沉积的老地层,稍湿湿,呈硬塑可塑状,层厚0.24.7M,平均厚度0.94M。 1.5、砂砾层:属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3mC)系第四纪晚更新世纪及以前沉积的老地层,分选性好,稍密中密,饱和,层厚0.313.6M,平均厚度3.53M。 1.6、砾质粘性土层:属第四系残积层(QeL),系花岗岩风化残积

7、而成,湿稍湿,呈可塑硬塑状,层厚0.328.5M,平均厚度过9.4M。2、水文地质根据地质资料揭示,粗砂及砾砂层透水性强,是主要的含水地层,在花岗岩的节理裂隙内也赋存基岩裂隙水,靠大气降水和上部地下水补给。现场用勾机多处开挖测得水位实际埋藏度为3.0M(从现地面向下),含水地层的抽水试验采用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按潜水完整井计算渗透系数,得到渗透系数K7.65*10-2CM/S。 渗透系数建议值表地层名称渗透系数K(cm/s)人工填土1.010-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6.010-7粗砂7.710-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粉质粘土5.510-5砾砂7.710-2淤泥质粉质粘土1.010-6粘

8、土1.010-6第四系残积砾质粘性土6.010-5燕山晚期花岗岩全风化1.510-4强风化6.010-4第二章、基坑降水、支护方案设计一、设计依据(一)、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基础部分设计图纸(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 120-99)(三)、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二、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一)、降水依据根据现场开挖塔吊基础66米基坑至7米深处抽水情况显示,地下静水位在3m的位置,基坑地下水主要为大气供给的地表水,采用3台50口径潜水泵连续抽水就能把地表水降至7米,实际情况显示地表水极少,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采用基坑明沟排水,该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合理。(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三)、计算过程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埋深(M)厚度(M)容重(KN/M3)内摩擦角()粘聚力(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