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917518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高等教育专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组课外学习论文摘要: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普遍采用大课堂进行教学。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存在师生互动难以实施、学生参与度低、课堂管理难度大、多角度综合考核困难、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于建立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小组课外学习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和课后有机地结合起来,大班不足小组补,课上不足课下补,是大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学习、研究性学习、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是优化马克恩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课堂教学;小组课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目前

2、,高校普遍实施大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大课堂教学,也叫合班教学,又称大班教学,是指将原有两个以上的教学班合成一个大教学班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难以实施、学生参与度低、课堂管理难度大、多角度综合考核困难、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于建立等问题。笔者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小组课外学习教学模式可作为大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实现大班不足小组补、课上不足课下补,优化大课堂教学非常有益。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的阵地。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

3、动,必然存在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大课堂(我校一般在 100200 人)教学,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带动不起来” ,不能有效地组织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讨论、研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甚至连最常见的课堂提问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当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只有离他(她)近的同学能够听清楚他(她)在说些什么,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离得远的学生根本听不清他(她)说什么。课堂上采用最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 ,一讲到底,偶尔有教师提问,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回答,不能在参与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这种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知识单向传授,很容易引起

4、学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二)课堂管理难度大,影响教学质量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 100200人的大班,学生人数大大超出了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首先,学生出勤率难以控制。大班不便于固定座位,学生一般由进教室的先后顺序选定自己的黄金座位,100200 人少一二十个也看不出来,学生容易产生“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心理,逃课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降低,课堂纪律松散。大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室过大,而黑板、屏幕不能随之扩大,坐在后边和两侧的学生视觉、听觉受阻,总感觉离教师较远,教师不可能注意到自已,稍有违纪也不易发现。一些学生因教师顾不上而

5、放任自流,上课走神、看课外书、做其他课程作业、玩手机、睡觉、窃窃私语等违纪现象司空见惯,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2(三)难以实施对学生学习成绩多角度的综合考核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学习成绩的评定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考核从“一考定音”向多形式、多角度综合考核转移,特别是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平时成绩,即课堂表现、社会实践表现、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的考核已成共识。但这种考核方式在大课堂教学环境下却遭遇了无法落实的困境。此考核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和充分表现的空间,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然而,大课堂教学,人数过多,使每个学生都有足

6、够的参与机会和表现空间几乎不可能,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多形式多角度的评价也就难以实施。(四)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于建立100200 人的大班,固定的课桌椅, “秧田式”的座位,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如同进了报告厅的感觉,拉大了师生之间的物理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从而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教师方面看,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学期课,一学期开设一门课,一周一次。一般情况下教师一学期要承担 34 个大班(400600 人)的教学任务。教师教学任务重,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同时面对 100200 名学生,一学期下来,除能记住各班班长、学习委员和学习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名字外,大部分学生叫不上名字,影响了

7、教师对学生个体情感及需求的关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将来的就业、发展关系不大,学习动力不大,不是“我要学” ,而是“要我学” 。在学习中没有主动与教师交往合作建立联系的欲望,一学期下来,不知道任课教师姓名的现象常见。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淡漠的状态。二、以小组课外学习优化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外乎有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小组课外学习属于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所谓小组课外学习是在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参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受到思想教

8、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的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师与生、生与生相互合作、研讨交流和大班展示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平台,并促使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小组课外学习优化大课堂教学谈点看法与体会,求教于同仁。(一)组建学习小组和学科学生协调组,是保证小组课外学习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条件首先,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小组是课外学习的载体,组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课外学习的前提和

9、条件。小组的组成以一门课程为基础,以课程开设时间为周期,在开课的第一节课上建立。因是课外学习,也为使同学学习方便,一般是以宿舍为单位或自由结合,每 4-6 人一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大班讲授以外的学习任务都以小组为依托进行。各小组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协商确定,可以在教师设计的选题中或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行选题,征得教师同意后确定。小组学习要求全员参与,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可以让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主动分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也可以采取在小组长的协调下,记录、联络、3信息资料收集、社会调查、电脑制作等由组员轮流承担的方法,让每个学

10、生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获得不同方面的体验、锻炼和发展。其次,建立学科学生协调组,作为协助教师指导、监督、调控小组活动的组织。在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也不可能参与每个小组课外学习的全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学科学生协调组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组成员由各教学班的班长、学习委员和学生代表等若干人组成。实行各教学班协调组成员轮流执周制度,每周由值周班长做好教学周志。教师通过协调组指导、监督、调控小组的课外学习活动和大课堂交流活动。(二)教师的指导、监督、调控是小组课外有效学习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关键小组课外学习,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随意性,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

11、,教师对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关键。法雷尔(ThomasSCFarrel1)认为:尽管学习者是在和他们的同辈群体进行协作学习,并且“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 ,但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首先,教师是小组学习目标的制定者,学习内容的设计者。教师在小组学习之前,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精心设计小组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学生拟定出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探讨价值的话题供小组选择。为此,笔者坚持在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在学生中进

12、行两次问卷调查,定期与学科学生协调组和各小组组长开见面会,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与学生坦诚交流。以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看法、要求和建议,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疑惑问题,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学习还存在的疑惑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又符合学习要求的话题供学生选择。其次,教师要依托学科学生协调组和网络有效组织、指导、监督、调控小组的学习活动,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学习是课外学习,学习环境松散,教师不可能参与每个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如组织不当,监督不力,容易放任自流。因此,教师的组织、指导、监督、调控是小组学习有效实施的保证。笔者的做法是:(1)要求各小组认真做好学习活动记录,将每个学生的参与

13、情况,小组活动的情况准确地、详细地记录下来,小组长定期通过 Email 向教师汇报,以保证小组成员的全员参与。(2)教师通过学科学生协调组与各小组建立联系,定期召开见面会,对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参与情况、执行小组学习规则情况、小组学习记录进行检查;对小组提交大课堂交流的学习成果进行讨论。(3)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开邮箱和手机号,以方便学生随时与自己进行面对面、网络或电话沟通。对学生学习资源获取、整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小组课外学习自始至终处于教师的指导、监督和调控中。再次,教师要依靠学科学生协调组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

14、现的。教师在开课时要“立规矩” ,建立起师生共同认可的、学生参与实施的课堂管理规则,并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课堂管理规则由各班学科学生协调组轮流值周负责实施,实行层层负责制,各学习小组长对班级协调组成员负责,各班协调组成员对值周班长负责,值周班长对教师负责。每次上课由各班协调组成员向值周班长报告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值周班长认真做好教学周志,教师不定期抽查,对学科学生协调组进行监督。这样学生遵守规则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压力,而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自发行为。4(三)小组学习成果的大课堂交流,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说: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

15、男女的才能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小组课外学习,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和潜能创造了机会,小组学习成果和社会实践成果的大课堂交流,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氛围,是弥补大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参与不足的最好方式。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 3 节连排,即一次课 150 分钟,每次课拿出 50 分钟,让 3-4 个小组进行课外学习成果和社会实践成果的大课堂交流。课程学习中,每个小组至少登台一次,将课外学习成果和社会实践成果在大课堂进行展示与交流。登台交流时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交流内容通过大屏幕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演讲式:组员轮流演讲,然后由同学提问,小组成员解答;中心发言

16、式:小组推举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成员补充,然后由同学提问,再由小组全体成员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辩论式:由两个学习小组对同一主题进行辩论,其它同学参与辩论。此外,还有情景剧、访谈、小品等形式。小组成员为在大课堂展示学习成果和个体才能而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与合作,进行语言、思维、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团队密切合作等的训练。这样,逐渐使小组课外学习成为大家自主参与、合作与创造、共同展示,优化大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四)多样化的成绩评价方式,是提高小组课外学习效率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小组课外学习的开展,为采取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了条件。小组课外学习需要通过学生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因此,在学习成绩的评定上,以学习小组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坚持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学科学生协调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必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能实现。小组内互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