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1960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的作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是必要的。就我们理解,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因此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基础牢固的基础上在进行其他拓展。据此,再结合咱教研室学期初下发的各科要求相结合,我们语文在低年级主要进行检查的作业设置为:拼音、拼音田字格或田字格、读写本(写话和片段练习的整合,一个学期8次大作文,不少于16次随堂练笔)及基础训练,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要求每学期两次实践作业。数学作业主要设置了:基础练习(低年级要求写在田字格本中,

2、训练学生规范书写数字)、基础训练,中高年级每学期两次实践作业。英语主要就是随堂练习和基础书写本两类。就现在设置作业来看,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仅靠这些作业来扎实学生基础好像远远不够,更多的问题是在看不见的其他家庭作业上。具体表现在:1.作业过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很多学生做作业积极性不高,作业马虎潦草,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没转变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训练,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 2.重复。在当前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练习,造成了大量重复的训练,练习搞题海战术,生字机械书写练习。不可否认,学生的基

3、础知识肯定要牢固,但这样也就机械训练了基础,能力一点没有培养。 3.独立作业多、合作作业的少。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和单纯的面向考试,大部分作业是学生孤军奋战的完成,缺乏合作与探讨精神。 4.没有分层布置作业。大部分教师仍然是实行整齐划一的教学,表现在作业布置上,统一规定一样的作业,在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上也统一规定,没有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呢,我们也考虑过: 1在作业内容上,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并要加强布置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避免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注意作业的综合化,

4、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2在作业量上,要求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3在作业难度上,不留过难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尤其各科教师之间常保持密切联系或通过班主任协调,避免总作业量过重。4在作业形式上,笔答作业要少而精,应选择适量有代表性的题目为笔答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是完全必要的。 有时想象很美好,但实际行动时发现现实很残酷。也许是我们的国情、我们的高考制度影响,如果我们真的让学生做少而精的作业,检测时,他的字就是不会写,写的少了还不行,错字的多。所以,有时比较矛盾,我们深信注重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各种技能肯定是对的,好的,但却又不能放手

5、太大,因为我们的质量检测真的关系到教师的饭碗。我们只能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多一点锻炼的机会!我们要想学生作业质量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发挥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教师的要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有必要对作业进行多元化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关注优等生,又要关注学困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语文作业:1重数量轻质量在升学率的驱动和家长的催促下以及绩效工资制度下,教师相信,多布置些家庭作业,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一些,学生成绩就会提高一些。因此,有的教师大搞题海战术,过多的布置作业超过了一个客观存在的“度”。 2重教材轻实践传统的小学语

6、文家庭作业一直围绕课本做文章,一味拘泥于教材之中。一方面,家庭作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实际生活脱离,离学生体会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不需要深入生活,不能养成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课本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业则相对较少。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下降,也容易养成被动地习惯。3重被动轻主动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大多是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数量、作业形式、作业难度及完成时间完全由教师决定,甚至会以一定的

7、手段强制实施。学生对于家庭作业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规定按时按量的完成作业,根本没有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能够积极地完成作业,对家庭作业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4重单一轻多样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即对全部学生统一要求,作业内容单一,作业模式单一。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1.精选作业内容,控制语文家庭作业的“量”教师应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作业享受做作业的乐趣。让不爱积累词语的学生多做一些阅读

8、理解的题目,让不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多读一点课外书,让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多写一点生字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做这些作业,为什么这些作业是值得他们去做的,告诉学生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2.加强作业方法指导语文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完成方法各不相同。如背诵,让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每天巩固背诵等方法。例如写作,教师应从文章的立意构思、选材表达、修改等多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才能爱上写作。3. 完善作业评价,让学

9、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教师的评价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升华。(1)评价者的多元化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激励为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除常用的分数、等级等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在作业后写上评语指出学生进步的地方,或口头向学生传达。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动力,所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体验被尊重、被欣赏的感受、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完成语文

10、作业。4.创新作业形式,力求语文作业的“活”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应考虑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口头表达交流,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创设表演情境,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机会。老师适时地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起来。比如认识蔬菜,老师可以让学生跟家长去菜市场一趟,手里拿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看到的蔬菜,这样,在学字、丰富知识的同时又找到了乐趣。又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或古诗,这些文章美丽如画,如果能让学生拿起彩笔,把语言变成图画,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能力。5. 把兴趣设计在语文家庭作业中,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

11、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做作业的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设计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作业设计得有趣味性,并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融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听说读写并重,既有基础知识的练习,也有延伸发展性练习。(1)让抄生字变得有趣抄写生字词语着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一般这样的作业简单乏味。但只要教师稍做改革,它也能变得有趣味。比如:按生字的声母顺序排列生字,或将相同声母和韵母的生字归类,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归类,还可以根据生字表达的意思分类等。这种

12、有别于传统的抄生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画出课文内容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绘画,他们的作业本上经常画着各种各样的画,甚至语文书上都有。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或做手抄报的作业。(3)肢体动起来,展示自我才华学了某些课文后,让学生唱一唱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演一演文中相关的人物形象,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编排、读背、说笑的氛围中,既能够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全国驴友团队、自驾俱乐部、户外俱乐部、及各旅行社、社会团体,以及户外爱好者均可报名。报名时提供真实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等信息。以报名款到帐成功为准确认报名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