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18983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考试说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这一文体,掌握相关文体知识,其中包括以下常见考点,分别是: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明确文章结构;辨别说明方法,分析说明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文体知识】一、概念常识1.说明文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或阐述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2.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记叙文以情感人,生动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

2、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文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进行划分)。二、说明对象1.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有时也为事理(阅读中,一般不需要答人或事物的具体特点)。2.知识点拨: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三、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2.常见说

3、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明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引资料:通过引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具体而准确、更有说服力。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故事性和趣味性。E.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

4、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一般都有常用方位词。例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3.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4.知识点拨:说

5、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5.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的说明顺序对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五、说明语言1.说明文语言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周密性)2.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

6、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3.具体考查形式及应对策略: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某某一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不可以;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表态(删还是不删);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7、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一般情况下,找限制性词语进行分析即可。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六、说明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学以致用】(一

8、)昆虫的“鼻子”触角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

9、;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_。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

10、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_3.在第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_、_、_、_、_。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4.第段主要运用了_、_

11、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5.第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_6.第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7.第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启迪”具体表现为_。(二)人类水资源现状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

12、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

13、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1.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2根据语境,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