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着惊海天 片段教学设计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02KB
约2页
文档ID:97834852
一着惊海天 片段教学设计_第1页
1/2

《一着惊海天》片段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揣摩关键语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方面体会通讯的文学性2. 教学方法:讨论法3. 教学时间:十分钟4. 教学过程:同学们,《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曾获得过解放军新闻一等奖,那是因为它不仅展示了新闻的真实性等特点,还是一篇激动人心的美文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着舰准备、调整姿态、成功着舰这三个着舰阶段具体是怎样来激动人心的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19段,读完之后可以小组交流一下,每个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来描写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预设学生成果:1. 着舰准备(5-7段)修辞手法:比喻A.“刀尖上的舞蹈”,用刀尖比喻着舰的危险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细节描写A. “现场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人们的紧张、担心衬托出着舰风险之大、任务之难B.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很安静的时候才听得到时钟指针每次跳动的声音,这个细节说明当时人们很安静、很专注,烘托紧张的气氛,增强新闻的现实感和渲染力2. 调整姿态(8-17段)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细节描写A.“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布满血丝”说明可能他们准备了很久、很疲惫,但同时很专注很紧张。

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写作手法:详略得当A. 对话详写——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易懂,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与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有半个多余的字3. 成功着舰(18-19段)修辞手法:比喻、对偶A.“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用“凌波海燕”比喻歼-15轻巧灵活的飞行B.“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用“疾如闪电”比喻舰载机飞行的速度之快,快却依旧能稳当地停下,从一个侧面突出操作的娴熟稳妥和技术的成熟C.“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千”、“万”这两个数量词和“疾”、“来”这两个动词增强了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细节描写A.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没有多余的动作,下降时的轻巧灵活B. “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稳稳地停了下来”——“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表现出时间极短,有不可思议的语气,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

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的娴熟写作手法:详略得当A.18、19段着落过程详写——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惊人的一幕,增强新闻的现实感和渲染力小结:我们从着舰过程这个片段中发现了这篇通讯具有文字美,描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层次中是否也有这种美5. 板书设计着舰准备文学性比喻对偶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详略得当调整姿态成功着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