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思故我在16536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0KB
约40页
文档ID:97294979
我思故我在16536_第1页
1/40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在思考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儿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笛卡尔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并再婚,而把笛卡尔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用担心经济来源问题也因此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1606或1607年,父亲希望笛卡尔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尔八岁时将其送入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位于拉弗莱什的耶稣会的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校方为照顾他孱弱的身体,特许他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他在该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学习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他学习到了数学和物理学,包括伽利略的工作但他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教科书中那些微妙的论证,其实不过是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理论,只能使他顿生怀疑而无从得到确凿的知识,惟一给他安慰的是数学 这里有一段关于哲学家笛卡儿论星星的趣话有一次笛卡儿坐在自己屋前的台阶上,正在凝视着落日后昏暗的地平线一个过路人走近他的身旁,问道:“喂!聪明人,请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他回答道:“蠢人!谁也不能拥抱那无边无际的东西??” 青年 1616年12月毕业后,他遵从他父亲希望他成为律师的愿望,进入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并获得业士学位和文凭毕业后笛卡尔一直对职业选择不定,又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

1618年,笛卡尔加入荷兰拿骚的毛里茨的军队但是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了停战协定,于是笛卡尔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学习数学 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期间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笛卡尔对结合数学与物理学的兴趣,是在荷兰当兵期间产生的 1618年11月10日,他偶然在路旁公告栏上,看到用佛莱芒语提出的数学问题征答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并且让身旁的人,将他不懂的佛莱芒语翻译成拉丁语这位身旁的人就是大他八岁的以撒·贝克曼贝克曼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很高造诣,很快成为了他的导师 4个月后,他写信给贝克曼:“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 据说,笛卡尔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尔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有些学者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1634年完成了以尼古拉·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离世 1650年2月去世,享年54岁。

终生未婚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几个友人为其送葬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梵蒂冈教皇颁布的禁书目录之中但是,他的思想的传播并未因此而受阻,笛卡尔成为17世纪及其以后对欧洲哲学界和科学家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的主要数学成果集中在他的“几何学”中当时,代数还是一门新兴科学,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在笛卡尔之前,几何与代数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笛卡尔站在方法论的自然哲学的高度,认为希腊人的几何学过于依赖于图形,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对于当时流行的代数学, 他觉得它完全从属于法则和公式,不能成为一门改进智力的科学因此他提出必须把几何与代数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真正的数学”笛卡尔的思想核心是:把几何学的问题归结成代数形式的问题,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从而达到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目的依照这种思想他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几何学》,创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位置,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他进而又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 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笛卡尔的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最为可贵的是,笛卡尔用运动的观点,把曲线看成点的运动的轨迹,不仅建立了点与实数的对应关系,而且把形(包括点、线、面)和“数”两个对立的对象统一起来,建立了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函数概念的萌芽,而且标明变数进入了数学,使数学在思想方法上发生了伟大的转折--由常量数学进入变量数学的时期辨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笛卡尔的这些成就,为后来牛顿、莱布尼兹发现微积分,为一大批数学家的新发现开辟了道路 哲学方面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

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尔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尔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我们并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的怀疑”意指:我们无法去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时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是有真实性的,并非虚假的产物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 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

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尔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即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尔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借由不断的怀疑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经由证明过后的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即笛卡尔将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

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虽然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尔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 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 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 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 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最著名的思想出自《方法论》 字面意思:“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深层意思:笛卡儿的哲学命题,采用所谓“怀疑的方法”,是在求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笛卡儿也就是从他的 “我思故我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这个思想的主体不能被“怀疑”,那么就有一个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体”换句话说,因为我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够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这句被笛卡儿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17世纪前的东欧和21世纪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笛卡儿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儿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第二章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