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6180168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十中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10月)一、填空(共18分)1.圆心决定圆的_,_决定圆的大小圆是_图形,_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_条对称轴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_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_,常用字母_表示它是一个_小数,取两位小数是_ 3.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_厘米,周长是_厘米,面积是_平方厘米 4.一个圆形的花坛周长是15.7米,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_米,面积是_平方米 5.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_倍 6.一个数的 是14,这个数的 是_ 7.一根绳子长5米,

2、先用去 ,再用去 米,这时还余_米 二、判断(10分)8.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半径的2倍( ) 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 10.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都相等,半径也都相等( ) 11.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 ,第二周修了余下的 ,还剩全长的 ( ) 12.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就比甲数少 ( ) 三、选择(12分)13.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 ) A.4厘米B.12.56厘米C.无法确定14.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 )种画法。 A.B.C.15.一个圆的半径乘以等于这个圆( ) A.周长的一半B.面积的一半C.半圆的周长16.甲数是5,乙数是4,甲比乙多_,

3、乙比甲少_A、 B、 C、 17. 的计算结果是( ) A.12B.1C.918.18米的 与( )米的 一样长A.6B.30C.15D.20四、操作(共5分)19.画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并且用字母表示出半径、直径、圆心 五、计算(共20分)20.计算 (1)9 (2) + 21.解方程 (1)4x+ 13 (2)0.8x x14 (3)3x+7x 六、应用(35分)22.轧路机前轮直径1.2米,每分钟滚动6周,每分钟能前进多少米? 23.一个直径为8米的圆形花坛,要在花坛外围修一条1米宽的石头小路 (1)石头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费100元,修这条石头小路总共要花费多少

4、钱? 2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 ,养的鸡有多少只? 25.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 后,离终点还有124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6.学校五年级有95人,比六年级的人数少 ,六年级有多少人?(画图并计算) 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共18分) 1.【答案】 位置;半径;轴对称;直径;无数 【解析】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位置;半径;轴对称;直径;无数。 【分析】在一个平面内,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

5、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答案】3;圆周率;无限不循环;3.14 【解析】:由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圆周率,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取两位小数是3.14;故答案为:3,圆周率,无限不循环,3.14【分析】圆周率()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来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也只取值至小数点后约20位;据此解答此题考查了圆周率的含

6、义及字母表示方法3.【答案】 12;37.68;113.04 【解析】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12厘米,周长是37.68厘米,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37.68;113.04。【分析】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就是所画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圆的半径2;圆的周长=d;圆的面积=。4.【答案】 5;19.625 【解析】15.73.14=5(米) 3.14=19.625(平方米) 故答案为:5;19.625。 【分析】圆的直径=圆周长; 圆的面积=。5.【答案】 1.57 【解析】假设圆的直径为4,那么半径就是2,连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根据题

7、意可以画得下图: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根据图可得这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等于半径,即值为2.正方形的面积=4个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4(222)=8;圆的面积=3.1422=12.56;12.564=1.57所以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1.57倍。故答案为:1.57.【分析】圆的半径正好是圆内正方形分成的四个完全相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6.【答案】 【解析】14=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求出这个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它的是多少。7.【答案】

8、3 【解析】5-5-=3(米) 故答案为:3。 【分析】余的长度=绳子总长-绳子总长第一次用去它的几分之几-第二次用去的长度。二、判断(10分) 8.【答案】 正确 【解析】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半径的2倍 。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圆的周长=2r。9.【答案】 正确 【解析】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的概念解答即可。10.【答案】 正确 【解析】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都相等,半径也都相等 。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通过圆心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直径。11.【答案】 错误 【解析】1-

9、(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根据还剩的=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求出还剩多长没修,看看是不是即可。12.【答案】 错误 【解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那么甲数为:1+=; 乙数比甲数少:=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的数甲数。三、选择(12分) 13.【答案】 B 【解析】:设小圆的直径为1厘米,那么大圆的直径为5厘米, 3.1453.141,=3.14(51),=3.144,=12.56(厘米);答: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12.56厘米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设小圆的直径为1厘米,那么大圆的直径为5厘米,然后再根据圆的周长

10、公式分别计算出圆的周长,最后再用大圆的周长减去小圆的周长即可得到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周长公式及其灵活应用14.【答案】 B 【解析】第一、三个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那就是两个圆的圆心所在的直线;第二个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直径;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案轴对称的理解,而且考查学生平时观察事物的细心程度。15.【答案】 A 【解析】一个圆的半径乘以等于这个圆周长的一半。 故答案为:A。 【分析】圆周长=2r。16.【答案】 A;B 【解析】甲比乙多:(5-4)4=; 乙比甲少:(5-4)5=。 故答案为:A;B。 【分析】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与乙的差乙; 乙比甲少几分之几=甲

11、与乙的差甲。17.【答案】 B 【解析】=1故答案为:B。【分析】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18.【答案】 B 【解析】:18 =6 =30(米)答:18米的 与30米的 一样长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8米的 ,即18 =6米,然后再除以 即可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一步解答四、操作(共5分) 19.【答案】解:32=1.5(厘米);【解析】【分析】先根据同圆中“半径=直径2”求出半径,然后根据圆的画法,进行画圆即可步骤:(1)定半径,即圆规两脚间的距离:(2)定圆心(3)旋转一周,画圆此类题只要先根据圆中直径和半

12、径的关系,求出半径,然后根据半径即可画出圆五、计算(共20分) 20.【答案】 (1)9 9199(2) + ( + ) 1 【解析】【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21.【答案】 (1) 4x+ 13解:4x+ 13 4x5.5 4x45.54 x1.375(2)0.8x x14 解:0.6x14 0.6x0.6140.6 x(3) 3x+7x 解:10x 10x10 10 x 【解析】【分析】(1)先根据加数=和-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