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6542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质量管理学大学本科课程主修课前 言质量管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本科的选修专业课之一。本课程是为本科生适应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质量和质量管理已是当代最具社会影响的问题之一。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其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时至今日,质量管理涉及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从经典的TQM到正在推行的IS09000和IS等管理体系,从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到方兴

2、未艾的服务质量管理,从纯技术的符合性质量观到追求用户完全满意的质量经营战略,从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无一不是当今质量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有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的转变,市场竞争也由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竞争为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已成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质量不仅是财富的结晶,也同科学技术一样是创造财富的生产力。1994年,90多岁高龄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就预言“如果20世纪将以生产率的世纪载入史册。那末,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是国家振兴的动力,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因此,企业

3、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正处于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要使我国尽快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实行质量振兴的基本国策。因此,新世纪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质量理念,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竞争的特点和方式,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掌握必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质量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管理。目前,质量管理学已经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融硬科学和软科学于一体的边缘性、

4、综合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树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以迎接未来的挑战。本课程的主教材是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于晓霖主编的质量管理。第一讲 质量概述这一讲主要掌握质量的概念,质量特性,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及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发展阶段等内容一、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同样,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主要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一)朱兰的定义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

5、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这一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

6、此,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适当。(二)ISO8402“质量术语”定义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1)在合同环境中,需要是规定的,而在其他环境中,隐含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和确定。(2)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时间而改变,这就要求定期修改规范。从定义可以看出,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

7、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需要”随时间、地点、使用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里的“需要”实质上就是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质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应加以表征,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畅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另外质量的定义中所说“实体”是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使活动、过程、产品、组织、体系、人以及它们组合。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只要生产出用户使用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8、。而就企业内部来讲,企业又必须要生产符合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的产品。所以,企业除了要研究质量的“适用性”之外,还要研究“符合性”质量。(三)ISO9000:2000 “质量”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质量是相对于ISO8402的术语,更能直接地表数质量的属性,由于它对质量的载体不做界定,说明质量是可以存在于不同领域或任何事物中。对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质量的载体不仅针对产品,即过程的结果(如硬件、流程姓材料、软件和服务)。也针对过程和体系或者它们的组合。也就是说,所谓“质量”,既可以是零部件、计算机软件或服务等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的工作质

9、量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指企业的信誉、体系的有效性。(2)定义中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固有特性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它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例如:物质特性(如机械、电气、化学或生物特性)、官感特性(如用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感觉控测的特性)、行为特性(如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特性(如语言或生理特性、人身安全特性)、功能特性(如飞机最高速度)等。这些固有特性的要求大多是可测量的。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

10、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只有全面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或优秀的质量。(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定期对质量进行评审,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确保持续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5)“质量”一词可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等来修饰二、产品质量特性产品质量特性的含义很广泛,它可以是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理的。一般来说,常把反映产品使用目的的各种技术经济参数作为质量特性。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特性大体可分为以下

11、七个方面:(1)物质方面,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2)操作运行方面,如操作是否方便,运转是否可靠、安全等。(3)结构方面,如结构是否轻便,是否便于加工、维护保养和修理等。(4)时间方面,如耐用性(使用寿命)、精度保持性、可靠性等。(5)经济方面,如效率、制造成本、使用费用(油耗、电耗、煤耗)等。(6)外观方面,如外型美观大方,包装质量等。(7)心理、生理方面,如汽车座位的舒适程度,机器开动后的噪音大小等。这些质量特性,区分了不同产品的不同用途,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人们就是根据工业产品的这些特性满足社会和人们需要的程度,来衡量工业产品质量好坏优劣的。工业产品的质量特性,有一些是可以直接定量的

12、,如钢材的强度、化学成分、硬度、寿命等。它们反映的是这个工业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质量特性是难以定量的,如容易操作、轻便、舒适、美观大方等。这就要对产品进行综合的和个别的试验研究,确定某些技术参数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特性,国外称之为代用质量特性。不论是直接定量的还是间接定量的质量特性,都应准确地反映社会和用户对产品质量特性的客观要求。把反映工业产品质量主要特性的技术经济参数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这就是工业产品质量标准(或称技术标准)。三、工作质量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的含义是广义的,除了产品质量之外,还包括工作质量。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管好质量赖

13、以产生和形成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产品质量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产品的使用适宜性,可以从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的质量特性来进行衡量。企业的工作质量是指同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如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等。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工作质量涉及到企业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的有效性。工作质量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包括员工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业务水平等。企业决策层(以最高管理者为代表)的工作质量起主导作用,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工作质量起保证和落实作用。对工作质量,可

14、以通过建立健全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定量化指标,使其有章可循,易于考核。实际上,工作质量一般难以定量,通常是通过产品质量的高低、不合格品率的多少来间接反映和定量的。在质量指标中,当全数检查时,有一部分质量指标就属于工作质量指标,例如不合格品率、废品率等,另一部分指标属于产品质量指标,如优质品率、一级品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在抽样验收的情况下,一批产品的不合格品率是判断这批产品是否接收或拒收的依据。这时,不合格品率既反映工作质量又反映产品质量,同时还反映了被验收的这批产品的总的质量状况。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是既不相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

15、量的前提条件。产品质量是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实施质量管理,既要搞好产品质量,又要搞好工作质量。而且,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质量上,通过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区分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就在于能促使人们注意不断改进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素质。四、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一)质量职能质量职能是指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质量职能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既有在企业内各部门所进行的,也有在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中所进行的。所有这些活动,都对产品质量有贡献或影响作用。一般说来,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质量职能是针对过程控制需要而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应,具有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质量职责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为的规定性。可以认为,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能的方式或手段。根据质量职能概念,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分布在企业的各个主要职能部门,质量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要对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从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质量职能几个重要环节是:市场调查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