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青春之歌》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3页
文档ID:95526265
浅析《青春之歌》_第1页
1/3

林道静的“小我生活”到“大我世界” ——浅析杨沫《青春之歌》 文/赵庆启通过阅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不难发现主人公林道静的故事就是小说的一条主线当然,小说也描写了其他人物(如卢嘉川、江华等)的故事,但是总览全篇,就会发现只有林道静的故事才是最全面、最系统的可以这么说,整部小说大部分都是在讲述林道静的成长,讲述她如何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女逐渐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所以说,《青春之歌》也就是一首“革命者成长之歌”呀!在我看来,作品的上半部是相当精彩的,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这部分里的林道静:“涉世未深,逐渐成长”一开始林道静的出场就给读者一种神秘之感:在火车上,一个穿着朴素淡雅而又年轻貌美的女孩子,独自一人携带一大堆乐器冷漠地坐在一个角落里读到这里,谁也想不到她是一位初入社会,独自漂泊异乡的女学生,还以为她是一个卖乐器的小贩或是一个失恋的女子呢但是在去往杨庄的路上,读者便对她的印象便发生改变了,原来是如此的天真活泼啊见到大海时她是那么的兴奋,连连赞叹“啊,啊,多美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那个给她挑东西的脚夫来说,大海就是大海,没什么美不美的,大海又不能当饭吃,只有多挣点钱才是正事,再美的大海也无法减轻自己生活的重担啊!但是对于年轻的林道静来说,一切都是新奇和美丽的,她还体会不了脚夫那样的感受,对这个世界还缺乏深刻的思考。

她只是一个单纯并富于感情的小女孩,她的体内还没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只有小资产阶级的个人情调或许是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吧,林道静的骨子里有一种倔强而又正义的品质,只要是她看不惯的东西,她便会抵制到底虽说她小时候家里有钱有势,但她的生活却是很悲惨的,不是被打就是被骂,其实跟一个下人差不多所以她很同情穷人,同时也很憎恶富人应该就是这个品质,奠定了她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基础在杨庄,当她看到那个拿粉红绸伞的女孩子被打时;当她看到“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牌子时;当她看到那破旧的帐篷和那美得像仙宫样的避暑别墅时,她的心里是极不平静的,就像铅一样沉重,甚至愤怒地想:“什么狗世界,外国人在中国耀武扬威......”可这时的林道静是弱小的,她对现实的不满只能表达在情绪上,她还没有力量去反抗但是,一旦这些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到她的身上时,她便会不顾一切地去反抗!从她对余敬唐的态度上就能看出这一点本来起初她对余敬唐是很尊重的,她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使自己暂时在杨庄有了安身之地可是当她在无意之中识破了余敬唐的阴谋,知道他只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之后,便对他感到深恶痛绝,对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面,哪怕失去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绝不退让。

比如当时余永泽劝她对余敬唐客气一点,那样做没坏处,可是她说宁愿饿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当余敬唐责怪她在学校里宣传抗日言论时,她更是怒不可遏,并大声反驳道:“余校长,您的脑袋长住长不住,与我毫不相干,国家这样危急,我是中国人,怎么连宣传抗日的自由都没有,宣传抗日就是赤党,这是谁定的法律?”从她对余敬唐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的,虽然这只是一种“小我”的反抗意识,但也体现出她那勇敢、坚定的斗争品质她体内的那种爱国激情,只要能得到适当地引导,就会像洪水般倾泻出来在这部分里,林道静的“小我生活”主要还是体现在她的爱情方面由于青春的萌动和年少的天真浪漫情怀,在遇到余永泽后,俩人便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产生了爱情,这应该说是一种非常纯洁美好的爱情在卢嘉川出现并给她的思想注入了另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及价值观之前,她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卢嘉川所说的那种革命的生活,她只沉醉于和余永泽共建的理想爱情里她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就连“革命”她也认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她把革命看成是一种实现个人英雄主义的途径也就是说,林道静只是沉浸在个人的“小我世界”里,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直到卢嘉川的到来,给她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她明白人生不应该只有爱情和书本,还应该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

正是卢嘉川的引导,点燃了她的生命之火,使她厌弃了当下的生活,渐渐地与卢嘉川走在了同一条道路上特别是林道静和余永泽同居之后,虽然二人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但是二人的生活方式却渐渐地出现了分化余永泽希望林道静在家里做个家庭主妇,而林道静却希望能出去自由自在的活动她发现其实余永泽并不理解自己,明明自己好不容易从家里逃出来,现在却又要被关在“家里”,这是她无法接受的事情!当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并不足以扼杀林、余二人的爱情直到她目睹了余永泽在一天之内对罗大方和魏老三二人的不同态度之后,才如梦初醒地认识到:原来自己一直深爱着的男人竟是这样的自私自利,平时他那满口的仁义道德只不过是他把像魏老三这样的佃户踩在脚下的掩饰罢了这种认识使得林道静的爱情美梦开始破灭了如果说这时林道静心中的梦想只是开始破灭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她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在余永泽回家的那个寒假里,林道静是非常自由的通过与卢嘉川、白莉萍等人的交往,并且通过阅读大量关于革命的书籍之后,她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看清了很多事情,找到了母亲死去的原因,她痛恨万恶的旧社会,渴望能过上像卢嘉川他们那样的生活再到后来,林道静是饱含热情地要去参加“三一八”和“五一”纪念日的活动,而余永泽却厌恶这些活动,并千方百计地阻挠她去参加。

这时林道静身上那种积极、乐观、勇敢的品质与余永泽的那种极端自私自利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此,俩人在思想方面算是彻底决裂了!不过这时林、余二人在生活上还是联系在一起的,直到卢嘉川被捕后,林道静将那些革命传单全都散发了出去之后,二人在生活上才算是桥归桥,路归路,从此分道扬镳了这时的林道静已经开始从“小我世界”解放出来,开始融入“大我世界”了当她不再留恋“小我生活”后,便决定投身于滚滚的革命浪潮之中,重新去开辟全新的“大我世界”了林道静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思想也慢慢地成熟当她邀请王晓燕一起参加“三一八”纪念日活动被拒绝后,她便意识到革命的发动是很困难得;当得知卢嘉川被捕后,才意识到革命是危险的,是需要流血牺牲的;特别是当她第一次被捕,轻易就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后,她便意识到自己多么的冲动、幼稚从此以后,她开始变得成熟稳重了在地主宋郁斌家,她用善良感化了老佃户郑德富,化解了自己和郑德富之间的矛盾;接着用智慧拿到了革命者名单,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林道静在化解自己与郑德富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还清醒地看待了自己的阶级立场,并且在心中埋下了“原罪”的种子她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为林家向那些被欺压的穷人“赎罪”。

当后来她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佃农王老增时,她身上的那种“大我”精神得到了升华,林道静的人格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我觉得真正使林道静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的事情应该是她的第二次被捕在狱中她认识了郑瑾和俞淑秀如果说是卢嘉川给林道静的人生点燃了一盏明灯,那么就是郑瑾在领导着她在革命的道路上奔跑虽说林道静和郑瑾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她从郑瑾那儿吸取了大量的养分,是她的思想从一株小苗成长为一颗大树以至于在郑瑾遇害后,她能够自觉地承担起照顾俞淑秀的责任,并在狱中和其他革命同志取得联系,一起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林道静的成长说明,革命之火是不会熄灭的,而且只会越烧越旺虽然卢嘉川、郑瑾及众多的革命者被杀害了,但是又有成千上万像林道静和俞淑秀这样的新同志成长起来了这似乎是一个轮回,今日的林道静成长为昨日的卢嘉川,接过他手中的旗帜,继续向前奔跑一二九”运动后,林道静成功地从“小我生活”步入了“大我世界”,不再是为个人而活,而是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和广大的革命青年一起共同谱写一首壮丽的青春之歌!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