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1364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讲义(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政府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包海波 2010.11.28,主要内容,一、地方政府竞争概述 二、我国政府竞争的演变 三、地方政府竞争新环境与新策略 四、浙江政府竞争力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一、地方政府竞争概述 (一)理论渊源与概念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一)理论渊源与概念,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政府竞争 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一个关于地方支出的纯理论(1956):要素“用脚投票” 美国经济学家布雷顿竞争性政府:一个关于政治和公共财政的经济理论(1998):政府本质上是具有竞争性的 概念:地方政府为了谋取当地的福利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如制度环境

2、、政策、区位、营销),旨在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入本地,以增强本地经济的竞争优势。,波特:政府主要是对钻石体系的诸要素 施加影响来发挥作用,(二)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品供给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部门效率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保护 地方政府竞争与政府规模,公共品质量:政府竞争力差距的主要根源,公共品主要是指政府根据自己的管理职能,实施行政活动,为公众和社会提供的制度、服务等的总称。 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力; 地方政府的制度执行力; 地方政府的制度争取力。 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条件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发展,索洛增长模型Y=F(L,

3、K,A) 政府直接通过投资影响资源配置;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影响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财政、行政和法律手段调控贸易政策,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 政府直接干预或间接影响价格水平等。,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部门效率,斯蒂格利茨: 最重要的一种公共品是政府管理。如果政府能变得更有效率, 而且在不降低服务水平前提下能减少税收,我们可以取得更多的好处。 一方面体现在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透明公开的政府行政体制, 提高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从而实现公共物品的高效率供给;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政府机构内部形成竞争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政令不通、以权谋私等严重影响

4、政府效率的现象。 杭州12345;行政效能监察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二、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演变,(一)财政分权是地方政府竞争最重要动因,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导致分权 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利改税改革、1987年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大包干。 1994年的央地财政分权: 第一将大部分公共服务(普通教育、医疗、绿化、交通等)都下放给地方政府; 第二将税收的大头集中在生产环节,但中央政府通过增值税的方式获得大头; 第三将税收外的土地收益,非正式地界定给了地方政府。,(二)地方政府竞争方式的演变,产品和市场竞争:区域割据与地区壁垒的形成 要素竞争:招商引资大战 公共物品竞争:

5、基础实施建设和投资冲动 制度环境竞争:服务型政府建设,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类型,1、进取型政府:为当地政府和居民创造价值 通过引进资本和人力等生产要素,同时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水平,并获得高于要素成本的增加价值。 2、保护型政府:仅维护当地的财富价值 通过政策措施来吸引资源,至少保证当地的资源不流出,并通过适当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率,至少不降低当地的价值。 3、掠夺型政府:毁损当地的价值 缺乏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当地政府无法通过吸引外来资源来创造价值,也无法通过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来创造价值,而只能利用手中的垄断权来挤占当地居民的剩余财富,把居民的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区

6、位差异与投资环境,发达省份财政收入中行政管理费比重低于不发达省份: 比如江苏1.08 % ,浙江1.55 %;安徽10.03 % ,江西8.07 % ,河南5.87 %;全国平均4.46 %。 吸引内资和外资的差异不仅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外,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软环境质量。 长三角具备较高质量的软环境,具有很大优势; 有些地区由于软环境质量不高,即使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也很少能吸引到内外资。 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地方政府仅仅追求本位利益,通过各种行政性收费来掠夺当地企业和居民的剩余,导致当地税源枯竭。,理解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为什么“不听话”?,所谓“恶性竞争”的主要表现 圈地开发 房

7、地产土地出让的高价格与招商引资的低地价 税收优惠竞赛 地区壁垒,低成本竞争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优惠陷阱,理解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为什么“不听话”?,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根源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结构不合理 税制不合理 中央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 宏观调控的随机性 用人与做事的不统一 官员预期的不稳定 经济分权,政治集权 保护与促进政府有效竞争,三、地方政府竞争新环境与新策略,1、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新趋势的影响: 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移,又促使产业分工的深化;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种贸易壁垒的影响: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反倾销等。 2、经济发展动力的

8、变化与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 经济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经济圈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3、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未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核心是“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一)政府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 1、经济调控能力(权重25),2、政治治理能力(权重20),3、文化引导能力(权重15),4、社会服务能力(权重25),5、政府( 内部)管理能力(权重15),(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视野下的政府竞争策略,“十二五” 八大经济圈:大长三角、泛渤海、大珠三角、海峡、 辽中南城市群的“东北经济圈”,长江

9、中游、中原城市群的“中部经济圈”, 川渝城市群的“西南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的“西北经济圈”。,1 、战略竞争,(1)全球化视野下的区域战略定位; (2)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构造融入经济圈: 交通战略打造区位优势,提升竞争力; (3)产业定位与产业支撑: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与附加值,2 、政府的改革与开放,政府职能转变与开放型法治政府建设 考核方式变革与官员长期稳定的预期 财政体制与地方政府的收益机制,四、浙江政府竞争力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30,(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竞争力 的主要成就,促进了深刻全面的经济社会变革: (1)率先推进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形成了多种所有

10、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3)率先推进市场建设,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 (4)率先走出去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内外开放格局; (5)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城乡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等等,是一场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31,嵌入式地方型市场体系。专业市场开启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先河,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区域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构成了浙江富有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组织形态,形成了低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物流成本)

11、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企业组织。浙江GDP的70%由民营经济创造。2009年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浙江省(33)、江苏省(21)、山东省(9);全国工商联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有203家。,1、具有民本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内源式发展: 根植性、内生性、群众性的创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32,义乌市场:“四个允许”率先开放市场,1982;桥头、路桥; 步鑫生:企业改革的先行者,集体企业,80年代初,嘉兴; 全国首家个体、私营企业,1979,1983,温州 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83温岭;首部地方性规章,86黄岩; 龙港:“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1983,苍南; 首家私人股份

12、制“民间银行”,1986,温州; 义乌东阳的水权交易,1998; 排污权交易,2005,嘉兴。,2、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市场经济和民间 资本发展,33, 党政有为: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 在浙江,市场力量发挥了自组织的功能,政府则起着引导性、促进性和辅助性的作用。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地方政府层面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商人(业主)的集体行动与政府的开明决策,促成了浙江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6义乌发展经验: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力求党

13、政有为。,3、服务型有为政府: 致力于形成公正、透明、可预期的体制框架,34,4、农村发展中的改革创新,湖州钟管农民首创“股票田”,1999年,土地“入股” 。 苍南县龙港:“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在全国率先推出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民营企业制度改革,成功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 全国首个生态县安吉,2006年6月。 嘉兴“两分两换”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率先进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 萧山: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模式;用生物技术与工业化手段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破解农业

14、增产和农民增收难题。,35,湖州开启全国户籍制度改革先河。 温岭出台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会维权义乌模式:社会化维权农民工受益。 宁波创新外来人员管理:1+X模式。 嘉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浙江率先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强县扩权改革助推县域经济发展。,5、民生、分配、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二)政府竞争力提升的核心: 引导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熊彼特长波,1、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规律,(1)创新型经济: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1、熊彼特长波:技术经济周期 创新模仿经济迅速发展创新浪潮消失、经济停滞新创新引发经济再次波动增长 2、领导型产业部门:高新技术产业、

15、战略新兴产业 生产增长潜力大、需求弹性大、规模效益明显; 技术进步快、研发投入高、风险高、利润高; 产业、经济和社会影响大。 信息、生物、新材料(纳米)、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 3、国家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金融体系。,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资本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 经济增长方式: 从以技术模仿及产业化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转向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质量型增长。 完善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构架、经济组织、产业动力。,(1)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产业 DNA双螺旋结构图,双螺旋内侧碱基对遵循A-T C-G的配对法则,41,能源经济:3-

16、4万亿/年 汽车经济: 4-6万亿/年 房地产经济: 3-4万亿/年 生物医药经济: 4-5万亿/年 药品: 2万亿 医疗器械: 1万亿 保健品: 1万亿 健康产业: 1万亿,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报告),42,生物产业的范围,科学家发现控制水果形状的基因,基因农业,转基因农作物: 突破物种间的遗传障碍,大跨度超越物种间的不亲和性,培养具有高产、优质、抗逆、防病虫害等品质。 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作物、蔬菜、水果、木材等五大类100多种农作物。 苹果、玉米、油料作物、木瓜、土豆、生菜、大豆等作物引入抗虫、抗病毒基因。 美国水稻、小麦、大豆等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超过1/3。,45,高血压:1.4亿 心血管:0.9亿 糖尿病:0.7亿 肿瘤: 0.1亿 肝炎: 1.3亿,医疗市场:13亿人吃饭,1.3亿人吃药,(2)纳米科技产业 1990年,35个氙原子 “IBM”图案,英特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