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05268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指导意见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

2、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

3、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不少于2周时间。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

4、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不少于14天。4、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

5、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

6、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二、学校常见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1、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上述学校常见传染病除手足口病外,均有相应疫苗可预防。疾病预防疫苗疾病预防疫苗疾病预防疫苗麻疹麻疹苗、麻风苗、麻腮苗、麻风腮苗、风疹麻风苗麻风腮苗流行性腮腺炎麻腮苗麻风腮苗流感流感疫苗水痘水痘疫苗流脑流脑菌苗

7、乙脑乙脑疫苗手足口病尚无可预防疫苗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4、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5、在传染病流行高发期尽量避免让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患病机会。 6、药物预防 :可服板蓝根冲剂、玉叶冲剂等抗病毒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同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疫情控制1、坚持晨检制度:按照学校传染病防控晨检工作规范要求,认真询问、观察、检测(测体温)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认真登记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登记表,督促就诊并严格居家隔离。

8、2、严格病人隔离:严格掌握并按上述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责成患病学生居家隔离治疗,直至满隔离期限后或经当地卫生院提供医师开具的无传染性的证明,患病学生方可返校上课。教师职工亦同。3、执行疫情日报告:每日根据晨检结果,指定专人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报告当日新发病例数、痊愈病例数,住院病例数等信息,疫情报告信息要准确、及时。4、环境清洁与消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洁,校园内无卫生死角;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消毒,消毒对象与方法详见学校各场所的消毒方案。5、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加

9、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学会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的十五字防病口决。疫情发生期间同学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6、保护易感人群: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相关疫苗或视疫情程度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当地卫生院组织入校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学校传染病防控晨检工作规范一、 晨检人:校医/保健老师;无条件者可由各班主任担任;二、 对晨检老师的要求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三、 晨检需要的用品体温计(医用),消毒液(84消毒液、碘伏消毒液或75%乙醇),消毒容器(脸盆或桶)

10、,毛巾四、 晨检流程1、 问: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感(如发热、咽痛、流涕等);2、 看:察看儿童精神状况,有无明显异常(如颜面潮红、出疹等);3、 摸:用手触摸儿童额头,是否发热;4、 量:对可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5、 留验:对有发热、精神差、有相关症状的儿童进行留验,安排在单独留检室;6、 消毒:对体温表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晨检老师晨检后应进行手消毒,儿童进教室前进行洗手。五、 消毒方法1、消毒对象:手和体温表2、消毒药物:84消毒消毒液;0.5%碘伏消毒液;75%乙醇棉球3、消毒药物的浓度:半脸盆(约5斤)水加84消毒液1盖,形成500mg/L浓度;消毒方法:将手浸泡后再用毛巾擦干六、

11、留验与报告1、各学校应准备单间留验室,隔离所有疑似病例;将留验儿童晨检结果逐一登记;填写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登记表;2、通知家长接回儿童并带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留验室应安排一名老师,监护留验儿童,家长未接走儿童前,儿童不得离开留验室。3、将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学校各场所的消毒方案 一、消毒原则 :学校的预防性措施应以清洁为主,平时注意加强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好环境卫生,不需专门开展消毒工作,若有传染病疫情存在,按才有针对性消毒。 二、消毒场所 :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礼堂、厕所、食堂等公共场所。三、消毒对象与方法: 1.地面:上

12、述各场所地面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2.空气:房屋密闭后: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A、B液在使用前需混合放置24小时后,方可按比例配制使用)进行喷雾消毒,用量为8毫升/米3 ; 也可将食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或电磁炉加热蒸发,薰蒸1 小时,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也可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3.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4.手与皮肤:可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乙醇棉球、纱布块擦拭,作用1

13、 分钟3 分钟,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 5、食饮具:首选物理消毒方法: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 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物理消毒的单位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消毒后清水冲洗、风干保存备用。6.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 分钟以上。9洞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指导意见书 学校(幼儿园):针对你校(园)目前发生的疑似 疫情,为有效的控制疫情,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现提出以下几条针对性防控意

14、见:( )1、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按学校传染病防控晨检工作规范要求,在学校专职(兼职)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认真询问、观察、检测(测体温)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对未到校缺勤学生逐个电话了解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认真登记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登记表(附表1),以确保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彻底隔离传染源。对晨检新发现的有同类早期症状(如: )者和未满隔离期限就返校的患病学生,应立即通知、督促家长携带患病学生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并对病孩实行严格的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经满隔离期限(约 天) 痊愈后或由当地卫生院出具病愈证明,患者方可返校恢复正常上

15、课。( )3、执行疫情日报告:每日根据晨检结果,指定专人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附表3),报告当日新发病例数、痊愈病例数,住院病例数等信息,每日上午9时前上报辖区卫生院防疫组;若波及学校多,各校统一将晨检结果汇总表上报给学区,由学区汇总后每日上午9时30分前上报给辖区卫生院防疫组。疫情报告信息要准确、及时。( )4、加强室内通风与消毒。有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可进行环境密闭消毒30分钟(可用食醋薰蒸、过氧乙酸喷雾、含氯消毒剂擦拭等),之后开窗通风。住宿或家中被子要每天勤晒。( )5、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报经教育局批准,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6、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 )7、应急接种。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相关疫苗或视疫情程度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