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256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油库消防安全管理,张家界荷花机场公安分局 金 博,1. 油库危险因素,2. 油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油库危险因素,油库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油库运行中的危害隐患,油库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成品油共性危害,易燃性,易爆性,蒸发性,泄露扩散积聚性,静电荷集聚,受热易膨胀,毒害性,渗透和腐蚀性,油库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成品油共性危害 大部分成品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油品的危险性是由其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所决定,决定着油品不同形式的燃烧特点。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成品油存在以下特

2、点:,易燃性, 成品油是碳氢化合物,遇火或受热很容易发生燃烧反应。油品的燃烧危险性大小可用闪点、燃点和自然点判断。对于同一油品:自然点燃点闪点。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就是按油品闪点的不同划分为甲、乙A类、乙B类、丙A、丙B类。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或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一旦燃烧产生,就呈现出燃烧温度高、辐射热强的特点。, 闪点:使用专门仪器在规定的条件下,将可燃性液体加热,其蒸气浴空气形成的混和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电式平价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指标。以表示。 燃点:在测定油品开口杯闪点后继续提高温度,在规定条件下可染混合气能

3、被外部火焰点引燃,并连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通常称为开口杯法燃点。, 易燃性 自燃点:将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再使之与空气接触,无须引燃,油品即可因剧烈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这就是油品的自然现象,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油温成为自燃点。,易爆性,通常用爆炸极限表示油品爆炸的危险性。油气与空气混合,其浓度达到一定的混合比范围时,遇到一定的点火源能量就爆炸。它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初始温度和压力、惰性气体和杂质的含量、点火源的性质、容器大小等因素等都影响着油品的爆炸极限。,六种油品的爆炸极限,易爆性,油品中各组分的爆炸浓度和爆炸温度极限范围很宽,因此爆炸的危险性很大;且可燃气体的点

4、燃能量很小,除明火外,接触散热设备的表面、飘过的炽热微粒、通过的高温气流、静电、放电、闪火等,均能引起爆燃或爆炸。油品火灾不仅有燃烧与爆炸相互转化的特点,而且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热辐射强。油品火灾控制、扑灭初期火灾极为重要,否则后果难以设想。,3.蒸发性,液体表面气化现象叫蒸发。蒸发性是轻质油品在储运中最重要的危险特性之一。它与油品的密度、饱和蒸气压密切相关。在环境温度下,汽油蒸发最快,煤油和柴油次之,润滑油最慢。在相同条件下,蒸发性大的油品蒸发损失就大,火灾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形成气阻、气蚀的可能性也大。油气比空气重,易于在作业场所及低洼、通风不良的地方漂浮积聚,这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油库

5、的防火安全影响极大。,4.泄露扩散积聚性,油品的装卸、储运作业都是在压力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事故。油品一旦泄漏,在环境温度下将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急剧膨胀,并与空气混合,向周围扩散。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油蒸气比重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泄漏,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电缆沟及凹坑低洼处,并贴着地面,沿下风向扩散到远处,延绵不断,结果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而引起大面积的爆炸或火灾事故。,5.静电荷积聚,成品油的电阻率很高,一般在1071013.m之间。由于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聚电荷的能力越强。汽油、煤油、柴油在泵送、灌装、装卸、运输等作业过程中,流动摩擦、喷射、冲击、过滤都会产

6、生大量的静电。静电聚集形成电压差,在一定条件下会放电,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超过油品蒸汽的最小点火能量时,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石油产品的静电积聚能力强,最小点火能量低,这是石油产品的易燃性的另一特点。,6.受热易膨胀,油品组成的烃类不同,不饱和烃、芳香烃的毒害性比烷烃大;易蒸发的油品毒害性比不易蒸发的油品大;含4乙基铅汽油的危害比不含4乙基铅汽油大。当空气中油品浓度较高时,会引起暴露人员出现头晕、头痛、兴奋、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麻醉、昏迷状态及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龟裂、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7.毒害性,油品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7、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若容器灌装过满,管道输油后不及时排空,又无泄压装置,便会导致容器和管件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容器内出现负压,也会使容器变形损坏。如气温骤降,油罐呼吸阀的真空阀盘因某种原因来不及开启,或向外发油真空阀来不及开启,而使油罐凹陷抽瘪的现象常有发生。由于交替的热胀冷缩,使油罐内交替出现正、负压,引起罐体的变形甚至破坏,因此为了维持罐内 的正常压力,油罐需设置呼吸阀或通气孔。,8.渗透和腐蚀性,油品是一种渗透性很强的液体物质,而轻质油品比重质油品渗透性更强,如油罐 、输油管道被腐蚀穿孔,发生漏油未能及时发现,渗入地下的油品将对环境造成成为不可忽视的危害。油

8、品中含有硫化氢及水分等杂质,这些杂质对罐体内钢板产生腐蚀作用,严重时会产生氢鼓包现象,从而降低罐体的安全性能。,油库运行中的运行隐患,1.装卸过程油品泄漏 装卸过程泄漏:一般情况下,油库装卸过程是将油船中的产品油(重油、柴油、汽油)通过管线、机泵装入库内储罐和将储罐中的油品分卸入油罐车或油船。装卸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泄漏事故是输油管破裂,其次是油管线焊缝锈透产生泄漏。由于经批准建设的油库均有一定的事故应急措施和设施,因此各种事故的泄漏量均受到控制,泄漏量视事故类型和抢救效率而异,一般从数十公斤至数十吨不等。,装卸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2.储存过程油品泄漏 油库罐区内的输油管纵横交错,是比较

9、薄弱环节,容易出现泄漏事故。部分管线埋在地下,泄漏事故更不易发现和防范。油罐区内最恶性泄漏事故是罐体爆裂,其次是油管破裂。泄漏量也视事故类型和抢救效率而异,一般从数十公斤至数百吨不等。根据建设规范,每个油品贮罐的周围均要设防火堤,防火堤所包围的体积大于储罐的容积,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事故泄漏物将首先被截留在防火堤内,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储存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3.储罐区火灾爆炸 油罐发生火灾,火势猛烈、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气浪大、蔓延速度快,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油罐火灾由于油罐型式和储油种类的不同,其火灾爆炸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先爆炸后燃烧燃烧中爆炸稳定性燃烧爆炸后不

10、再燃烧沸腾和喷溅等。,4.油罐车火灾爆炸 油罐车火灾爆炸特点: 爆炸后燃烧:油罐车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而后猛烈燃烧。 燃烧过程猛烈:火柱从油罐车上窜,火柱高达数十米。 破坏性极大:装卸油管或油罐崩裂破损,油品流散喷溅蔓延。 重油油罐车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出现沸腾和喷溅。 油蒸气爆炸后汽浪很强,爆炸崩出油品四溅燃烧并危及附近周围。,5.油泵及管线火灾爆炸 油泵和输油管线火灾爆炸特点: 常常是因设备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和人员素质低造成,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有可能爆炸和迅速扩大蔓延,造成设备报废,人员伤亡。 输油管线常因管线保管不善而爆裂或漏油跑油,特别是地埋管线油品渗漏不易发现,一旦与火接触(如铁器碰击、

11、外来飞火、静电放电引火等)都会酿成火灾。,6.油库火灾主要原因 从点火源角度油库火灾原因主要有七类:(1)使用明火;(2)静电火花;(3)雷电直击及雷电侵入波;(4)金属碰撞或摩擦;(5)电气设施产生火花;(6)氧化物或可燃物长时间积聚自燃;(7)纵火等刑事犯罪或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过错。,7.油库事故数理统计,(1)油库事故类型统计 油库事故类型主要分为着火爆炸、油品流失、油品变质、设备损坏和其他等五种类型。通过对资料较为齐全的1050例油库事故统计分析,着火爆炸和油品流失两类事故739例,占70.4%。其中着火爆炸事故445例,占42.4%;油品流失294例,占28.0%;油品变质195例,

12、占18.6%;设备损坏62例,占5.9%;其它54例,占5.1%。,(3)点火源统计分析 着火爆炸事故点火源主要有八类,即电器、明火、烧焊、静电、雷电、发动机、吸烟和其他。其分布情况是:静电火花占23%,电气火花占17%,使用明火占14%,吸烟等违规火源占14%,焊割作业火花占9%,发电机设备占8%,其它占10%。,(2)事故发生部位统计 油库事故发生部位主要有油罐、油车(含铁路油罐车、汽车油罐车)、油泵管线、油桶和其他。其中油罐发生480例,占45.7%;输送油管线发生 159例,占15.2%;油罐车发生145例,占13.8%;油泵发生86例,占8.1%;油桶发生35例,占3.4%;其它14

13、5例,占13.8%。,油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应急体系建设,火灾现场处置方式,油库火灾爆炸案例,应急体系建设,1.针对危险目标建立应急体系 油库的的主要危险事故有油库火灾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罐区油品泄漏和冒油事故、油罐沉船及卡盘事故、自然灾害等,应根据以上事件危险的特点建立健全油库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应急组织机构的建设以及确定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划分。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组织体系设通讯联络组

14、 、物质保障和医疗救护组、警戒组 、设备抢修组、抢险及灭火扑救组 等。其职责如下: (1)通讯联络组职责:按照总指挥的命令及时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与公安部门、医院、相邻单位等进行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及时传达指挥组下达的灭火指令;同时向指挥组反馈各抢险队的情况,做好抢险过程的各种基础记录。 (2)警戒组职责: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险情现场,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对现场进行警戒,严禁机动车辆和闲杂人员进入险情现场。 (3)物质保障和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对抢险所需的消防器材、灭火药剂、医疗救护、就餐等物质的供应,转送受伤人员,组织人员堵塞出库排水口;完成指挥组下达的其它任务。 (4)设备抢修组职责:

15、发生险情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对应急设备采取适当处置措施,架设临时抢险设备,服从应急领导小组命令,按抢修方案对设备进行抢修。 (5)抢险及灭火扑救组职责: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险情现场,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按照抢险方案,进行抢险工作。,应急体系建设,3.应急救援原则 (1)先救人、后救物品。(先抢救贵重物品,后抢救一般物品) (2)一切行动听指挥。 (3)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指挥人员撤离现场。 (4)发现有人中毒时应立即抢救至上风口空气新鲜处。 (5)烧伤人员要注意保护创面。 (6)将火灾附近的贵重物品、资料、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品移至安全地点。,应急体系建设,4.预案编制

16、及演练培训 (1)严格按照国家安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相关规章和规范的要求,编制油库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按照相应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向当地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申报备案,按重大危险源等级规定要求进行管理。 (3)根据预案要求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和抢险工具,并确保其质量可靠,在突发事故处置中能及时送达现场。,为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同时也为了一旦出现险情使员工能够迅速地掌握扑救要领,应加强对员工的应急培训工作。其内容是: 对公司重点部位按区域划分应急范围,并按照范围制订应急预案,在同一个范围内执行同一个预案。对员工讲解火灾的起因及扑救知识,使其了解扑救常识,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条件和扑救时应采取的措施。 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及所要做的具体工作,按照预案的路线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