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5397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单元测试*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7为单选题,8-12为多选题)1.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2.三段材质完全相同且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水平,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 必定是OA 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 D. 可

2、能是OB,也可能是OC3.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 cm B92 cmC98 cm D104 cm4.如图所示是一旅行箱,它既可以在地面上推着行走,也可以在地面上拉着行走已知该旅行箱的总质量为15 kg,一旅客用斜向上的拉力拉着旅行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若拉力的最小值为90 N,此时拉力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sin 370

3、.6,旅行箱受到地面的阻力与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成正比,比值为,则()A. 0.5,37 B. 0.5,53C. 0.75,53 D. 0.75,375.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AC是上端带有滑轮的固定支架BC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用较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并用钢丝绳跨过滑轮A连接在卷扬机上.开始时,杆BC与AC的夹角BCA90,现使BCA缓缓变小,直到BCA=30.在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不计一切阻力)( )A. 逐渐增大B. 先减小后增大C. 大小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6.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 风力的作用下,处于

4、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B.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 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D.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直杆,杆与地面间夹角为,轻环套在杆上。不计质量的滑轮用轻质绳OP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环上,不计所有摩擦。现向左缓慢拉绳,当环静止时,与手相连的绳子水平,则OP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b之间用轻绳相连,小球a通过轻杆固定在左侧竖直墙壁上,轻杆与竖直墙壁夹角为30。现改变作用在小球b

5、上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60不变,则A. 轻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mgB. 外力F的最小值为C. 轻杆对小球a作用力的方向不变D. 轻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最小值为mg9.某玩具为了模仿小动物行走的姿势,设计了非圆形的“轮子”。现研究轮子受力情况,模型简化如图,四分之一圆框架OAB的OA、OB边初始位置分别处于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光滑球形重物此时嵌在框架中与OA、OB、弧AB三边恰好接触但接触处并没有全部都产生弹力。现以O点为轴缓慢将框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动为0至的过程,弧AB受到重物的压力逐渐变大B. 为时,弧AB受到重物的压力最大C. 转动一

6、周的过程中,存在某一特定的角,此时弧AB与OA板受到重物的压力一样大D.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OA、OB、弧AB受到重物压力的最大值一样大10.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保持挡板不动,则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GB. 若挡板从图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60,则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 若挡板从图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60,则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D. 若保持挡板不动,使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球对挡板的压

7、力可能为零1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C用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B连接,且轻绳与桌面平行,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B. 要使物块A、B发生相对滑动,应满足关系C. 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D. 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为12.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计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在两物体上,绳恰好伸直且无拉力,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两物体慢慢靠近,直至两物体接触,已知两物

8、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则在两物体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F一直增大B. 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C. 地面对A物体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D.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为时,绳上的拉力最小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1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类型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B固定不动并通过光滑铰链连接一直杆,A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圆心在O点)移动,A连接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实验时始终保持杆在水平方向,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

9、数字。操作步骤如下:测量轻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根轻绳在O点悬挂一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取下钩码,移动A,改变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F1/N2.0011.1551.1562.002F2/N1.7330.5780.5791.7343060120150 (1)根据表格数据可得,A对应的是表中力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kg。挂上钩码后,A沿固定轨道移动过程中轻绳AO上的力的最小值为_N。(2)每次改变角后都要对传感器进行调零,此操作目的是_。A事先忘记调零B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C消除直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三.解答题(共44分

10、)14.(4+6=10分)如图所示,弹簧一端与一小物体相连,另一端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点,小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A点,O、A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12cm,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现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缓慢增大的拉力F,当F1=9N时物体处于与A相距9cm的B点;继续缓慢增大拉力,当物体处于与B相距7cm的C点时,小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不计弹簧重力,g=10m/s2,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小物体的质量m。15.(4+6=10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和一个光滑圆柱C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C刚好与地面接触,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

11、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向左的力推A,使A缓慢移动而抬高C,直至A的左边缘和B的右边缘刚好接触,整个过程中B始终静止不动,且B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恰好等于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C被抬高的过程中,A给C的弹力的最小值;(2)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6.(4+8=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tan,求:(1)力F多大时,物体不受摩擦力;(2)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17.(6+6=12分)如图所示,风筝借助于均匀的风和牵

12、线对其作用,才得以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图中所示风筝质量为400 g,某时刻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主线对风筝的拉力与风筝平面成53角。已知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与风筝平面相垂直,g取10 m/s2。(1)求此时风对风筝的作用力的大小和线对风筝的拉力大小;(2)若拉着风筝匀速运动时,主线与水平面成53角保持不变,这时拉主线的力为10 N,则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为多大?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ABDCCCBDCDADACAD13.解析:(1)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F1都是正值,传感器受到的都是拉力,因绳子只能提供拉力,故A对应的是F1。当30时,对点

13、O受力分析有F1sin 30mg,解得m0.1 kg,当AO方向竖直时,拉力最小,则最小值为Fmg1 N。(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是为了消除直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答案:(1)F10.11(2)C14.【答案】 (1) (2) 15.【答案】 (1),(2)16.【答案】 (1)mgtan;(2)为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力F的取值范围是: F17.解析:(1)风筝平衡时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mg、风对它的作用力F和主线对它的拉力T(如图所示),以风筝平面方向为x轴,F方向为y轴,建立一个坐标系,将重力和拉力T正交分解,在x轴方向:mgsin 30Tcos 530在y轴方向:FTsin 53mgcos 30联立两式,解得T3.33 N,F6.13 N。(2)同理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设风对风筝的作用力水平分力为Fx,竖直分力为Fy,由平衡条件,知FxTcos 53100.6 N6 NFyTsin 53G100.8 N4 N12 NF13.4 N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tan arctan 。答案:(1)6.13 N3.33 N(2)13.4 Narct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