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摄六度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3页
文档ID:95341504
四摄六度_第1页
1/3

一、“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第一、布施,有三种施:1、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帮助他人,这叫内财施2、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将佛经印送给人看;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3、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凡使人解除畏惧惶惑,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第二、爱语,我们对人说话,须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人对三宝起恭敬之心,对佛法能依教奉行第三、利行,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第四、同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既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

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第一、布施度悭贪布施即财施、法施、无畏施(上面已经介绍)第二、持戒度毁犯戒有防过止非的作用,一般信佛学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略)第三、忍辱度瞋恚他人对我的打骂、讽刺和诽谤、侮辱、冤屈等等横逆境界,必须能够忍受,不生瞋恨心、报复心、退悔心既不为逆境的苦所妨碍,也不为顺境的乐所转移,更不为寒、热、风、雪、饥、渴、老、病等所动摇在修习佛法中,了达一切法本自不生,皆是缘生无性,不论此法他法,动中静中,都是一致,这是忍辱功夫高深的成就,这是学佛法、做善事所不可缺少的修养功夫古人曾经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况学佛是长久伟大的事业呢?第四、精进度懈怠精进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精是不杂,进是不退要精,要勤,要一门深入,时光一去不返,人命无常,应奋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当然更要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六度中其它五度都要靠精进才能成就第五、禅定度散乱梵语禅定,此云静虑,六祖惠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有的说:“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这是扫荡心中一切妄想,使心专注一境的功夫。

第六、般若(智慧)度愚痴般若是梵语,译作智慧,它含义深广,有了知、分别、简择、决断等许多意义,是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它圆融无碍,而又灵明自如,非一般文字语言所能说得透彻,仅能在譬喻中领会其精神在六度中它是眼睛,使修行者不走错路、不落坑碰壁上面诸度中没有般若就不彻底、不究竟、不能到彼岸,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智慧,修习介法,没有智慧,还会走到邪路上去可见般若智慧的重要性它是使人们从相对真理引导到绝对真理的唯一法门以上六度,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乐有情的大行大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