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荀鹤曾写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说人们在遇到激流险滩时,往往是全神贯注非常谨慎,故而有惊无险,而到了平坦顺流之时,却往往会放松警惕,导致事故发生对于我们来说,安全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常抱居安思危之心只有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事事处处讲安全,把功夫用在平时,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实现长治久安它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枕戈待旦早在两千年前的先哲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安全箴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通俗地讲,就是不要将自己置身于不安全的危险境地,引申为不做危险的事情,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与当今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一个道理,可见,安全文化源远流长一、《孟子·尽心》上,第二句中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1]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注释】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讲得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
全句为: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因而,生命最无价,我们伤不起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海上事故,当属泰坦尼克号它号称“永不沉没”,也就是它用1513名乘客和船员的生命作为代价告诉世人一个道理,那就是:意识不到危险是最大危险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要知道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小问题往往酿成大事故,而大事故并不见得都是大隐患引起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是天字号大事注重细节就是关注安全,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将失去一切由此可以看出,细节决定安全,细节是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