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141792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韩寒和郭敬明对骂 篇一:韩寒和郭敬明的区别 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也是新生代作家当中拥有广泛话语权的意见领袖,深深地影响着80、90后年轻人,他们都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和粉丝,他们各自的文字都风靡一时,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能量早已经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方面。 韩寒和郭敬明年纪相仿,成名时间和途径都极为相似,然而,他们之间因为其文风各有特点,行事方式,观点看法都大相径庭,再加上媒体和读者之间的有意比较,一时之间关于他们之间谁优谁劣,谁瑜谁亮的讨论成为一种时髦,更有甚者,有的的读者之间大打口水战,为其偶像辩护,闹得不可开交。这种讨论不仅仅是一种文风喜好的争论,

2、也透露出一些关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应该有着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考和探索。廓清韩寒和郭敬明的维度之差不仅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文学思想,也同样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幽默冷峭和华丽忧伤 从新概念的获奖文章杯中窥人起就奠定了韩寒文风的基本特点:幽默冷峭。幽默是韩寒文章最大的语言标志,也是他被读者所追捧的关键因素。 韩寒推崇的作家钱钟书和王朔二人的文风深深地影响了韩寒的创作,成为他所追求的美学特点。纵观韩寒的小说,其行文中到处都充满着反讽、双关等文学手法。读者要时刻保持着阅文时的警惕和冷静,因为稍一留神,就可能会错过其中精妙的论断和深沉的含义。例如,他说:上海也没什么不

3、好,和别的城市差不多,治安很不错,经过多年发展,终于在国内出轨,和国际接轨。当然,唯一接轨的就是房价。在看似赞扬的同 时却暗含作者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褒贬。他在谈到当今很多华而不实和沽名钓誉的教授和学者时说:答非所问;没有一个问题能在二十句话内解决;不论什么东西最后都要引到自己研究的领域中去,哪怕嫖娼之类的问题也是;喜欢打断别人话,不喜欢别人打断他的话;对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分成几个方面去说,哪怕说的是一个道理;在否定一样东西前一定要肯定一下;在他们回答问题回答到一半的时候问他们记不记得刚才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八成不记得了;偏胖;说话的时候手一定要挥舞;被逼到没辙的时候总拿自己经历过*作为比别人强的本钱,

4、但不能解释像他这样的学术权威为什么没有被打倒;被打倒的一定要让人知道自己曾经被打倒;总结性的话都能在死掉的人写的书里找到。 幽默搞笑的段子为韩寒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也使得他的一些论述被人们大量引用和传诵,甚至有些话已经成为读者们的口头禅,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其形式而言,韩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仅仅只是满足于玩文字游戏的表面功夫,如果那样的话,韩寒的小说只会流于娱乐消遣,没有生命力,昙花一现,虽然当时看的过瘾,时间久了,就会被人遗忘。真正使他的文字成为一种流行,并且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在幽默的背后隐含着韩寒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对社会万象真善美丑的反映和褒贬,尤其是对一些丑恶

5、的不可理的现象,他更是不遗余力,满嘴“恶毒”的话,颇有些鲁迅的味道。为此,他不惜在一些地方“涉黄”,来达到讽刺的目的。他往往站在平民的角度和草根的立场来看待事物,所的出来的结论包含着珍贵的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因此,韩寒文风外在的幽默和内在的冷峭,成为他的创作被人称道的原 因所在。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华丽的文采,如果你想体会一下汉语的优美,如果你想看到忧伤的青春故事,那么,郭敬明能够很好地满足你的口味。郭敬明文风与韩寒的截然不同,他追求文采,追求细腻的感情,追求个人的抒发,表现个体的内心世界。他说安妮宝贝和苏童都有绝世华丽的想象力和冷艳张扬的文字,这些人都是他很好的学习对象。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小时

6、代,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郭敬明逐渐建立起来他自己的文学特点:华丽忧伤。翻开郭敬明的任何一本书,阅读他的任何一段句子,都能够轻易发现,郭敬明文字流淌着的唯美。他追求美文的效果,而他自己又具备强大的文字功底,无论是古文经典,还是现代诗歌,他都能随手拈来,行云流水,又能做到形神皆备,恰到好处。曹文轩评价郭敬明时说他“把握语言充满自信,滔滔不绝、左右逢源,无论在描物状态方面还是在剖析灵魂方面抑或是哲理性的解说方面,都无搜索语言的捉襟见肘。意象新颖,对话有古典话剧之对白一样的讲究,长短句相得益彰,在语言的王国,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他将调动他的语词大军当成了写作的最大的快意。他更多的

7、时候是喜欢语词大军的漫山遍野,看到洪流般的气势。”例如: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躲在一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他能够把华丽的文风 发挥到极致,达到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这是郭敬明文学成就的一大亮点。 而他华丽的背后却是忧伤的情感表现,他曾表示“凡是跟文学沾边的孩子都不会快乐”,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所以他觉得自己仍处在忧伤而漫长的青春期。正如他所说的:“我需要安妮以尖锐的姿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力度对我的灵魂进行必

8、要的穿刺,好证明我并不麻木,证明我是个好孩子”。他把青春的明媚和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他小说总是以悲剧收场,所以总是能够赚到读者的同情和眼泪。当年幻城横空出世,就以奇幻的构思,紧凑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伤感的叙述,引起了文坛的震动,而他当时也不过才是一个高中生。当看到幻城最后卡索对他的弟弟樱空释说:“释,原谅我,没有等到你”的时候,有多少读者热泪盈眶。有人说郭敬明很煽情,的确,情感是郭敬明文字的灵魂和血肉,但这也是他的文字在华丽磅礴的同时没摆脱空洞和无病呻吟, 郭敬明的小说是青春文学的典范,他把青春表现和诠释的淋漓尽致。谁没有经历过青春,谁没有那些包裹的很紧的心思,所以,郭敬明的书能够畅销也

9、在情理之中了。与韩寒广博的视野比较,郭敬明更加关注自身,小说内容也显得比较封闭和内敛。他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选择,迷茫等,对社会和自身做出的思考和哲理如同流水一样娓娓道来,平和,隐忍,完全不似韩寒那样的直接和辛辣。 虽然同为80后,成长的环境也完全一样,但是,韩寒和郭敬明在文字 当中所散发出来的思考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韩寒的成长经历颇为特殊,他行为叛逆,高一辍学,放弃大学,所以,在对待教育体制上,韩寒表现出了一贯的批判态度,例如他说:我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而且我觉得高考是一定要改革的。我将继续不遗余力的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我很早前就说过,现如今的大

10、学像*一样,只要有钱,全国所有大学都乖乖排成一排随便你点,想上哪个上哪个,愿意多花点钱甚至可以几个一起上。他不仅批判中国的教育体制,而且,就连如今的文学现状他也时时流露出不满,可以说,现存的很多现象和体制,韩寒总是保持着冷静、怀疑和批判的态度。韩寒能够成为一种现象,除了他的叛逆行为,更重要的是他对他周围存在的事物的批判态度,他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常人所看不出来的或在见怪不怪的地方当中看出不合理或悖谬。例如他说: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

11、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韩寒想说又敢说出他自己的心底话,他面对自己看不惯的有违合理的事物总是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然后用貌似奉承肯定的语调和词眼来大加讨伐,他的话不仅有着鲜明的争辩气息,而且很有力量,逻辑清楚,条理明晰,内容翔实,令人心服口服。韩寒不愿意被一些死板的教条和固定框架束缚。他独到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深刻的论断,批判的力度和广度,使他被人们冠以“犀利韩”的称号。我们能够从他的批判当中看出韩寒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易 篇二:浅谈郭敬明韩寒对上海的描写 浅谈郭敬明韩寒对上海的描写 摘要:郭敬明和韩寒现在都居住在上海,韩寒从小居住在上海,郭敬明的大学和事业发展地也

12、在上海,上海对他们都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这个小点入手,探究“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关键词:郭敬明韩寒散文小说上海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创作者,被命名为“80后”,先不究其命名是否精确,回过头来看一看当时的社会环境,此时的中国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一方面刺激着物质的飞速发展,但反过来,物欲也冲击着一切,文学逐渐的被冲击到了边缘。作为这个年代成长的青年,他们是被人羡慕的一代,他们没有受到因“政治原因”、“家庭原因”、“愚昧原因”所产生的种种压抑,也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苦难。但是他们经受着另一种孤独、忧郁:独生子女的寂寞,高考升学的压力,理想信念

13、的缺失,及对未来的迷茫。“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中国图书市场培养了大批炙手可热的“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是其中翘楚一个成为公共“批评家”,一个成为青春文学的“带头人”。 郭敬明和韩寒现在都居住在上海,韩寒从小居住在上海,郭敬明的大学和事业发展地也在上海,上海对他们都有特殊的意义。从对上海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写作风格的差别。 2002年的年尾,我在上海光怪陆离的霓虹下怅然若失,我穿着黑色的长风衣走在灯火通明的石头森林的裂缝里面,走在时代广场苹果倒计时汹涌的黑色人群中,走在时光与时光的断裂处,喝着奶昔,哼着逍遥调,摇头晃脑地对所有面容亲切的人微笑,如同一个小混混。这一切有点像一个梦,一十冗长而斑

14、驳杂乱的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站在四川的家的阳台上,看着黑色的天空和斑斓的焰火热泪盈眶,而一年后的今天,我已经站在我曾经喜爱的城市的土地上,站在充满奢靡气氛的十里洋场。 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主要收录郭敬明在高中时期和大学时期的散文,是在喋喋不休地倾诉“后纯真”一代的生命忧伤,郭敬明在这部散文集中多次提到要考上海的大学,从高中到初到上海他一直对上海有无限的憧憬,郭敬明善于用场景的转换来表达情感的变化,用故乡四川和上海的距离之长,一年的时间之短,加上在此之前过分的憧憬,把这一切说成是“梦”。当真正来到上海时,却发现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把上海的建筑比作“石头森林”,用黑色的色调

15、来强调自己的孤独,表面在写上海实际还是在写自己,这是他大学毕业前散文的主旋律。 上海,怎么听怎么没有真实感。那完全就是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弥漫着霓虹灯和飞扬的裙角。倒是想看一看那些老旧的弄堂,正午的日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斑驳而潮湿的弄堂墙壁,打着铃喧嚣而过的三轮车,黄昏的时候有鸽子从老旧的屋顶上腾空而起。这一切所散发出来的甜腻的世俗生活的香味曾经出现在梦境里,像是微微发热的刚刚出炉的糖果。 郭敬明1995-20XX夏至未至 本书出版于20XX年,此时的郭敬明对上海已经十分熟悉。郭敬明已经善于对上海进行细致的描写,他的描写仿佛是一个用傻瓜照相机拍出来的一张泛黄照片,朦胧而又清晰地反映着上海的一个小小缩影。弄堂是斑驳而潮湿,三轮车是打着铃喧嚣,鸽子在老旧屋顶上腾空,一个细节也不曾放过,构成一张经典的照片。照片不是影片,没有声音,将尘世的喧嚣给隔离开了。郭敬明开始关注老上海的宁静,开始追寻上海原住民的记忆,角度开始变化。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都会留下他们的眼泪。 拎着LV的年轻白领从地铁站嘈杂的人群里用力地挤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