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140795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重点知识汇总——古诗词三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 一、生字词 1、易错字词: 剥(bo)莲蓬 2、词语理解: 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 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茅檐:茅屋的屋檐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二、诗词译文及理解 1、牧童: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 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 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

2、视觉和听觉上 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 出来了; 一个“弄”字, 更显出了一种情趣, 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 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 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 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 的想象空间。 当然,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 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 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

3、 以天为帐, 饥来即食, 困来即眠, 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 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 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 是喜欢月 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 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 么 或者什么都没想, 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 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2、舟过安仁 译文: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 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

4、瞥发现 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 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 很奇怪吗 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 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 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 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 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 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 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 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

5、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 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3、清平乐 村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 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 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 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人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 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 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

6、得温柔、 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 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胸中。 (2)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诗人眼前的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 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 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 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 情, 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 在溪头趴着, 悠闲地剥着莲蓬, 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当然,这里也不乏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 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 三、诗词

7、主题 1、牧童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 者对远离喧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舟过安仁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对这两个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对俩儿童聪明伶俐的赞赏, 也表现了作者 童心未泯。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这一家五 口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2、三首古诗词的异同之处: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 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 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 绘了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 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