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2322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 花 瓷,旅游汉语言文学知识 第一讲 主讲人:王茂春,旅行是什么?,旅游是什么?,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也不只是一个假期。 旅行是一个过程,一次发现。 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 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你觉得呢?,文学是什么?,诗歌虽然并非人类生存所必需 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追求的不仅仅是肉体的温饱 还需要精神有所寄托 心灵有所安顿 诗歌正是人类的精神寄托 心灵安顿的方式之一,文学是什么?,周颐蕙风词话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旅游文学,

2、旅行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文学是心灵安顿的方式,教学内容,第一章 汉语知识 第二章 文学常识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发展要略 第二节 旅游文学知识 第三节 名作选读 第三章 应用文写作 概述 导游词,小文分享导游决定中国人的审美观,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不拍照,导游说这个背景最漂亮,我们就留影。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具象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处海角,必须得像个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景点,才有了卖点,所以导游常常 用比喻句,导游说:看那块石头像什么?像不像个乌龟?大家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乌龟合影,导游说那棵树像什么?像不像个手机?大家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手机合个

3、影。,看那边两个石头,一个大一个小像什么?小明说像地球围着太阳转,导游说不对,那就像我的名字 ,“明”就是一边大一边小,导游说不对,我告诉你正确答案吧,是猪八戒背媳妇,大伙说:哦,像。然后一起上去和猪八戒和他媳妇合影。小明的妈妈就教育小明,记住哦,下次不要说错哦。 中国人的审美观,就这样有惊无险地传给了下一代。,跟着古人去旅行,假如让你做一次心仪已久的长途旅行,可以挑选一位古人做你的旅伴,你会选谁?,旅行,是现代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志之一,在古代却不然。 为什么古人不提倡远游?,原因之一,儒家的“孝道”观念父母在,不远游。 首先,父母无人照顾,侍奉。 其次,旅途艰险,必然令父母担忧。,宗法制度注

4、重同族聚居,血亲关系,反对离乡轻家,由此形成了浓厚的人伦亲情和乡土观念。离乡背井是一种悲情,叶落归根是人生的终极归宿。 古人描写旅行很大的一个基调是愁,愁旅,孤旅。,原因之二,农业社会,一切以农为本,需要百姓依附于土地,男耕女织,除此之外的行为,皆可谓不务正业。,愁旅之例外,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例,政局动荡,皇权飘摇,玄学风行,文人士大夫狂达逍遥,恣意纵情于山水间,尽显风流。 谈游 评游 咏游 啸游 纵游 啸游,是指一边游一边长啸,实质是一种情感宣泄。 阮籍游苏门山和一位真人比长啸,“数部鼓吹,林谷传向”。,古人的旅行动机,游行千里 功与名,巡游,帝王的另类治国路,在位11年,五次大规模地巡游。

5、,封禅祭祀 咸阳到泰山有千里之遥。 宣德扬威,安定天下。 巡查政务,予以镇压。 秦始皇纵横捭阖的旅行,配合着金戈铁马,留给后世帝王一个仰止的背影。,文人漫游,条条大道通仕途,在科举考试中,不仅看临场发挥,还要看平时的声誉,如果得到当朝权贵与文坛巨子的赏识,得以推荐,便能入仕为官。无意中促成了一种风气文人漫游。 李白,先投渝州刺史李邕,受到冷落。 42岁遇到贺知章,终于被推荐。 孟浩然是由王维推荐给李隆基的。,终南捷径,秦岭主峰之一,位于长安近郊。是国家祈雨的祭祀场所,也是帝王避暑御寒的险境。 朝廷政策“礼遇隐者”。,孔子周游列国,豪情与悲情的交替 孔子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最壮烈的举动是长达14年

6、的周游列国之旅。 携众弟子一直颠沛流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潦倒疲惫,曾经七天断粮,但仍然讲诵经史,弹琴作歌。 旅行,有了精神的支撑,才焕发光彩。,贬官游,苏轼 22岁荣登进士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乌台诗案)黄州登州惠州儋州,寻找中国特色的古代旅行家,任性派谢灵运 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南朝最有名的驴友。家财万贯,所到之处,凿山浚湖,伐木开路。 发明了谢公屐,曲柄笠 山水诗。,逍遥派庄子,人未动,心已远,庄子主张物我两忘,不依外力而神游八方,大道真正的逍遥自在。,坚毅派玄奘,热风如火,寒风如刀 孤身一人,用白骨当路标,常常一连几天滴水未进,以超人的毅力翻越雪山,经过今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地,

7、抵达印度那兰陀寺,留下了取经的神话。,全能派徐霞客,22岁上路,旅游考察30多年,足迹遍布19个省市。绝壁,猛兽,激流,盗匪都对他无可奈何,徐霞客可谓全能派旅游高手。,务实派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真实性状,李时珍开始了远涉深山旷野,搜集药物标本的漫漫征程。 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古人的旅行风格,择吉日,整行装。 小厮肩头扁担的一端是一个衣筐,里面装了衣、泥鞋、雨衣、斗笠、被、枕、手巾、足巾,洗漱用具、剪刀、梳子、蜡烛。另一端的行箱里摆放着一些饼饵、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比如: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另外空了大半个箱子,是为装载沿路购买的特产、书籍,执攻略行遍天下

8、,明朝时,租赁交通工具出行十分普遍。“买舟”,租船。,驿站 最初是为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提供途中食宿、更换马匹的场所。后来逐渐为过往官员和一些有官方背景的商人使用,属于官办性质的“国营旅店”。 东汉出现过“义舍”,室内悬挂“义米肉”,旅人经过这里时,可以根据需要自取。“公益旅店”,明代的旅店经营已经很有顾客至上的观念,提供的服务:代请导游、代雇行脚、代存货物、代取款项、代请保镖、代请医生、甚至还代洗衣服。 唐代还出现了专门为客人保管钱币的柜坊。 行李寄存处叫塌房,包赶程:专门高速行驶、允在旅客的车辆。这种车多为耐力持久的骡车,即便千里长途,戴星而行,数日可达。 太平车:重大粗陋,以牛牵

9、挽,每天的行程不超过30里。车身悬挂铁铃,行进时发出声响,数里之外可闻,宛如喇叭,好让对面来的车辆有预先避让的准备。,旅行与山水文化的形成,先秦时代 中国旅行的蒙昧阶段,帝王或首领才有出游的资格,一般人不具备出游的条件。山水被作为崇拜的“神”的化身,而非审美对象。 秦汉,东汉马伯第的封禅仪记突破了对名山大川的宗教式崇拜,开始了对自然美的欣赏,魏晋南北朝,玄学之风大兴,文人开始纵情山水。中国文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顾恺之提出“山水画”的概念。洛神赋图中,人物与山水分庭抗礼,同时成为主角。,隋唐五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为游览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山水诗:王维、孟

10、浩然 山水画:唐末以自然为本的水墨山水代替青绿山水。,宋,城市旅游发达,市民群体大规模参与。 山水画首次压倒人物画,居于主流地位。中国山水画进入黄金期。,元,外族统治,许多汉族文人转以隐居山林作为普遍的处世原则。 山水画从以前的“行旅图”变为“幽居”“高隠”,明,政权从少数民族再次回到汉族手中,随之出现各种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的回潮,旅行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 出现徐霞客游记,清,考据风席卷全国,文人又从广阔天地回到了书斋中。 山水以外,花鸟画受到文人喜爱。,演讲环节测试,文化资源包括:古蜀文化资源:三星堆、金沙遗址;三国文化资源:武侯祠、张飞庙、翠云廊;名人文化资源: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三苏”、郭沫若、巴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藏羌彝走廊”;宗教文化资源:鹤鸣山、青城山、峨眉山、观音故里;民俗文化资源:川西坝子、田园风光、天府古镇、民族村寨子和客家文化;饮食文化资源:川菜、川酒、川茶;红色文化资源:伟人故里、长征路线等。,那一抹天青水色的美, 经典而悠远 上面深深的,深深的 烙着 儒家文化的 魂与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