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384044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药学专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的研究作者:冯蓉洁,吕佩惠,盛振华,吴巧凤【摘要】目的研究紫苏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测定紫苏各酚性成分含量基础上,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 DPPH 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抗脂质体氧化能力。结果 75%乙醇和 50%丙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紫苏提取物中总黄酮、原花色素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紫苏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有关。紫苏提取物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临床。【关键词】紫苏总黄酮原花色素抗氧化活性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 Perillafrutescens(L.)Britt.一年生草本植物

2、,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在江浙各地均有种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其主要含有紫苏苷、原花色素、紫苏素、木犀草素和芹黄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衰老、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1 。有研究表明,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作用;紫苏的水溶性色素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23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紫苏籽挥发油成分上,对紫苏尤其是紫苏的酚性成分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确定紫苏有效部位抗氧化活性及酚性成分组成,为其临床应用及各种成分的抗氧化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仪器及试剂1.1 仪器 BS224S 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TU-1

3、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KQ-250DE 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1.2 试剂和材料紫苏采自浙江杭州,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资源鉴定教研室姚振生教授鉴定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 Perillafrutescens(L.)Britt.,粉碎后过 40目筛。芦丁(批号 100080-20030) 、儿茶素(批号 877-200001) 、没食子酸(批号 110831-200302)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大豆卵磷脂(批号2075523) 、DPPH(批号 095K1452) ,均购自 sigma 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 5g 紫苏药材粉末,分别按表 1 加入 20 倍量提取溶剂,70水浴提取 2 次,1h/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临用前配成所需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2.2 紫苏酚性物质的含量测定46采用 FeCl3-K3Fe(CN)6 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紫苏中总酚酸含量;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2以儿茶素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其原花色素含量;采用碱式铝盐比色法,以芦丁为标样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其总黄酮含量。2.3 抗氧化活性实验792.3.1 清除自由基活力取提取物适量,加入 25g/ml 的 DPPH 甲醇溶液3.5ml,快速混匀,30min 后测定在 516n

5、m 处的吸光度。计算 DPPH 清除率:清除率(%)=(1-DPPHt/DPPHt=0)100%。其中DPPHt 表示 30min 时体系的吸光度;DPPHt=0 表示 0 时刻体系的吸光度。2.3.2 还原力测定取提取物适量,加入磷酸缓冲液(0.2mol/L,pH6.6)2.5ml 及 1%铁氰化钾溶液 1.5ml,50保温 20min 后,加入 10%三氯乙酸1.5ml,混匀后取 2.5ml,加入蒸馏水 2.5ml 及 0.1%三氯化铁 0.3ml。在 700nm处测定反应液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大,表示还原力越强。2.3.3 脂质体氧化法将大豆卵磷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20kHz 超声波处理

6、30min,周围以冰水冷却,制得大豆磷脂浓度为 0.8%的人工脂质体。取 20ml 脂质体,加入提取物,以 10mmol 乙酸铜 20l 催化氧化反应,混匀后放置于回转式恒温水浴振荡器上,于暗处 37、100r/min 进行开口氧化实验,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及丙二醛生成量。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CD)的测定:取 1ml 氧化液,溶于 3ml 甲醇,于 234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摩尔消光系数 =26000Lmol-1cm-1 计算脂质体体系中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生成量(mmol/kg 卵磷脂) 。丙二醛(MDA)的测定:取 1.5ml 氧化液,加入 1mlMDA 溶液,测定在 53

7、2nm处的吸光度,以摩尔消光系数 =1.56105Lmol-1cm-1 计算丙二醛的生成量(mmol/kg 卵磷脂) 。抗氧化效果用抑制率表示:抑制率(%)=(1-处理氧化产物生成量/空白氧化产物生成量)100%结果见表 1 及图 14。表 1 紫苏酚性物质组成及抗氧化作用结果(略)图 1 紫苏提取物的还原力图 2 紫苏提取物对 DPPH 的清除作用(略)图 3 丙二醛的生成(略)3由表 1 和图 14 可知,紫苏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提高自由基的清除率,促进 Fe3+的还原和抑制卵磷脂氧化产物的生成。其中,75%乙醇提取物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强,50%丙酮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两者均可

8、显著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延长 CD 生成的峰值时间,减少同期各时段 MDA 的生成量。图 4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生成(略)2.4 酚性物质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以原花色素(X1)、总黄酮(X2)和总酚酸(X3)含量为横坐标,还原力(Y)为纵坐标,采用 SPSS11.5 软件对表 1 结果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得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2)和回归标准残差正态 P-P 图(图 5) 。表 2 方差分析表(略)由表 2 和图 5 可知,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原花色素及总黄酮含量 P0.10) ,无统计学意义。4因此,紫苏体外抗氧化作用主要可能与其总黄酮及原花色素含量有关,并且其抗氧化作用随着提取溶剂

9、极性增大而增强。3 讨论自由基是生物体生化反应的普遍介质。现代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癌症以及人体衰老等过程都与自由基的作用有关10 。目前在医疗和食品领域使用较多的是合成抗氧化剂,如 BHT、BHA 等,对生物体有潜在的毒副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其主要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进行抽氢反应生成稳定的半醌自由基,从而中断链式反应,达到抗氧化作用,且高效、低毒11 。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重视。现代研究表明,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衰老、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几乎可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BHA 媲美,且安全无毒

10、副作用12 。本研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考察紫苏各提取部位 DPPH 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抗脂质体氧化能力,并对各酚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实验表明,75%乙醇和 50%丙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呈正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可为紫苏的开发利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王玉萍,杨峻山,赵杨景,等.紫苏类中药化学和药理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250.2殷朝洲,李保存,何林冲.紫苏的开发利用J.植物杂志,1999,4:18.3余小林,徐步前,胡卓炎,等.两种紫苏水溶性色素物质化学

11、性质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1):85.4付煜荣,张万明,陈桂敏,等.景天三七中没食子酸和总酚酸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6,28(7):1016.5SunB,Ricardo-da-SilvaJM,SprangerI.CriticalfactorsofvanillinassayforcatechinsandproanthocyanidinsJ.JAgricFoodChem,1998,46:4267.6王薇,余陈欢,吴巧凤.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苏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J.中药材,2007,30(12):1606.7Snchez-MorenoC,LarrauriJA,Saura-C

12、alixtoF.Freeradicalscavengingcapacityandinhibitionofliqidoxidationofwines,grapejuicesandrelatedpolyphenolicconstituentsJ.5FoodResint,1999,32:407.8JayaprakashaGK,SinghRP,SakariahKK.Antioxidantactivityofgrapeseed(Vitisvinifera)extractsonperoxidationmodelsinvitroJ.FoodChem,2001,73:285.9孙芸,徐宝才,谷文英.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6):129.10FangYZ,YangS.FreeRadicals,Antioxidants,andNutritionJ.Nutrition,2002,18(10):872.11黄富远,高明,楼云雁.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730.12王静,刘大川.紫(白)苏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4,29(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