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208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案例 (新版)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引言:从人类在地球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人就成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人类不断地进化发展,逐渐成为强者,而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有的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文明,使这个生物圈欣欣向荣;也有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危害,人类的活动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那么,到底人类的活动使生态系统是有正面还是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案例分析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

2、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

3、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地球上的许多物质都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消耗的动态平衡之中,但产业革命却打破了地球的平衡,把人类引进了一场环境危机的浩劫之中。煤是大自然几亿年蕴藏的太阳能,而在短短几百年内得大量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的煤炭燃烧生成CO2,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同时煤中的少量硫的燃烧生成SO2气体,随雨水降到地面上,形成酸雨。酸雨毁坏了大量森林,成为生态系统的空中杀手。仅仅为了得到冷冻食品和温暖的室温,人类制造了大量的氯氟烃,这些氯氟烃进入大气,

4、造成臭氧空洞。强烈的紫外线毫无阻挡地进入大气圈,无情地摧残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由于水源的污染和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人类的淡水资源已经开始告急。由于森林的砍伐和过度开垦、放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人类的破坏,截至2000年已有2.3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绝灭。现在每小时就有1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人类面临的危机之三-战争危机 54战争一直是人类历史最沉重的一页。20世纪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争,共有6000万以上的人死亡,财产损失15000亿美元。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也首先被用来制造杀人武器。生化武器、核武器、导弹也相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发明和制造。二战后,美、苏进行了长期

5、的军备竞赛,制造了可以多次绝灭地球的核武库。科学家们推测:核大战后,将会出现核冬天,也将最终导致人类的绝灭。冷战期间,美苏制造的化学武器的总量,如全数使用,也可毁灭人类。20世纪,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威胁。许多国家都在秘密研究未来的生物武器-基因武器。基因武器的本质是通过基因工程制造的超级病毒或病菌。即使实验室操作的失误,都有可能灭绝人类。恐怖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怪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恐怖主义的结合,将是未来战争人类最主要威胁。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虽然具有强大的能力,但我仍无法离开生物圈。共在一个地球,就宛如共渡一个孤舟,全人类只有紧密团结,环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否则,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将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吞咽我们为他们种下的苦果。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