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超好自己做的 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497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超好自己做的   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超好自己做的   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超好自己做的 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超好自己做的 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文现象: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即降雨,入渗,径流,蒸发等现象的统称。2.水文现象的特性: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3. 桥涵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法4.河流 按特性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1)河源:河流起点(溪涧,泉水,沼泽,湖泊) 2)上游:紧接河源二多奔流于山谷的河流上段V 3)中游:上游以下的中间河段U 4)下游:中游的下段 复式 5)河口:河流的终点 三角洲5. 河流基本特征:1-河流断面 a. 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 横比降:河流沿横断面方向的水力坡度。产生横比降的原因: a)弯曲河段中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2、 b)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c)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影响。b纵断面:沿河流深泓线的剖面。纵比降:a)水面纵比降(水面坡度):中泓线上单位长度内水面的落差。 b) 河底纵比降(河底坡度):中泓线上单位长度内河底的落差。J=(z1-z2)/L2-河流长度1)定义 :河流源头至河口 或 测站断面沿河槽中泓线或轴线量取的距离L。 2) 作用: 河流特性的基本参数,可确定落差、比降和能量。3-河流弯曲系数 1) 定义: 沿河流中泓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比值。2) 特性: 任何河段都有它的弯曲系数;它可反映河流流经地的地质地貌特征。6.计算流域面积的方法: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按桥位所在的断面勾绘出

3、流域边线;2-用求积仪或数格的方法计算流域面积。7. 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特性,地质构造,沼泽及湖泊情况等,都是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有关的自然地理特征。8.河段分类:1-山区河流(峡谷河段、开阔河段)2-平原区河流(顺直微弯河段、分汊河段、弯曲河段及宽滩河段、游荡河段)3-山前区河流(山前变迁河段、冲积漫游河段)4-河口河段(三角港河段、三角洲河口) 按河床稳定程度(稳定河段、次稳定性河段、不稳定河段)9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内的水自降落开始至水流汇集、流至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1-降水过程 2-入渗过程 3-坡面漫流过程 4-河槽集流过程

4、 (降雨强度 i=H/t)( 降雨开始时并不立即形成径流。雨水一部分会被地面植物截留,一部分会渗入地表土中,部分被蓄留在坡面的坑洼里。这一阶段称为流域蓄渗)10.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可分为气候因素(降水和蒸发)、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11.河川径流的特征值(1)流量Q:m3/s(2)径流总量W:一段时间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m3 W=QT(3)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L/skm2 M=1000Q/F(4)径流深度R: 它是径流总量W折算成全流域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常用来与降水量作比较Y=W/(1000F)(5)径流系数: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X之比或净雨量h与毛雨

5、量x之比,有M=Q/F Q=FM W=QT=FMT12.河流水量补给类型:雨源类、雨雪源类、雪源类13.水位:水面高程14. Q=AV=AR2/3J1/2/n= (AR2/3)(J1/2/n) KX 式中:X AR2/3 = X(z) K J1/2/n V=C(RJ) C=R1/6/n15.按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可分为:悬移质、推移质、床沙。16.泥沙的特性:泥沙粒径、泥沙的重力特性、泥沙的水力特性(水力粗度或沉度)d50占沙样质量50%的泥沙粒径。17.河床上的泥沙在水流作用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的现象,成为泥沙的起动,此时的垂线平均流速,称为起动流速。18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质量

6、,称为输沙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为含沙量。在一定水力条件和泥沙条件下,单位体积水流所能够挟带泥沙的最大质量,称为挟沙力。19.河床床面因推移质运动,常呈此起彼伏的波浪状泥沙集团,称为沙坡。20.河床形态变化类型:纵向变形、横向变形21河床形态变化影响因素:流域的产沙条件、流量变化、河床土质、水流比降、副流作用、人类活动。22.河床几何形态与水力及泥沙因素间的关系,称为河相关系。与多年流量过程综合作用相当的流量,称为造床流量。断面宽深比 =B/h 稳定河宽 B=Q0.5/i0.2 i河床比降 稳定河宽系数1.几率与概率的区别:几率是理论值。概率是实测值。2.水文计算资料的一般要求:

7、可靠性、独立性、一致性、代表性3.经验累计频率曲线的绘制(p243)4.累计频率6.频率分析(p253) :实测系列的平均数5. 皮尔逊型频率密度曲线Cv :实测系列的离差系数 Vs:实测系列的偏差系数Cv:通常是大流域小,小流域大;干流小,支流大;下游小,平原小,南方小,沿海小,扇形流域小,(0.11.0)7. 相关关系: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分析方法:相关图解法、解析法r=0 零相关 r=1 完全相关 0r1000&Lk150)大桥(100L1000&40Lk150)中桥(30L100&20Lk40)小桥(8L30&5Lk20)涵洞(Lk5)3.桥涵布置的一般规定1-桥梁应根据公路功

8、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2-特大、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3-当桥址处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稳定河槽,或滩地流量占设计流量比例较大,且水流不易引入同一座桥时,可在各河槽、滩地、河汊上分别设桥,不宜用长大导流堤强行集中水流。4-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主流流向正交。5-为保证桥位附近水流顺畅,河槽、河岸不发生严重变形,必要时可在桥梁上、下游修建调制构造物。4.桥位选择一般要求:1-服从路线总方向及建桥的特殊要求。2-桥轴线为直线或曲率小的平滑曲线,纵坡较小。3-少占农田,少拆迁,少淹没。4-有利于施工

9、。5-适应市政规划,协调水运、铁路运输,满足国防、经济开发等需要。5.水文及地形要求:1-河床稳定,自然演变小。2-河道顺直,滩窄槽宽,滩、槽流向一致,河槽与河谷方向一致。3-避免引道上游形成回流区;否则应设截水坝封闭此区,以免引道路基受到冲刷。4-桥位应在支流河口的上游;避免有山嘴、石梁、沙洲等地形。5-桥轴线应与洪水主流向正交,并应考虑桥梁使用期内,桥床可能发生的变形。6-考虑各类河段特点。6.推荐桥位基本要求:1-工程费、维修养护费和运营费的总和最低,工期短,工效高,经济效益好。2-施工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好。3-桥头引道和调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优化、合理和工程量少。4-对具有良好水文、地质

10、条件的方案应优先选用。5-对当地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及城镇的干扰最小。7.桥位勘测基本内容:1-选定桥位 2-桥位测量 3-水文调查 4-工程地质勘测8.桥孔长度计算两种方法:冲刷系数法、经验公式法。9.桥面高程:桥面中心线上最低点的高程。10. 桥前最大雍水高度Z=(Vm2-V02) 桥下雍水高度Z=0.5Z 波浪侵袭高度-11. 调治构造物的类型: 1-导流构造物(导流堤、梨形堤、锥坡体)2-挑流构造物(丁坝、顺坝、挑水坝)3.防护构造物(堤岸防护、坡面防护、路基防护与加固)1.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现象。2.一般冲刷:桥下河床全断

11、面发生的冲刷现象。3.墩台局部冲刷:水流因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的冲刷现象。1.小桥涵概念: 小桥8 L 305 L0 20 涵洞L05(L0单孔标准跨径)2.小桥涵设计原则:1-符合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统一;适应所在公路的等级标准、性质、使用任务及未来的发展。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养护。3-有利于生态环保,密切配合当地农田水利,避免淹田、毁田、破坏排灌系统。3.勘测设计内容:1-小桥涵位置及类型选择 2-确定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3-水力计算4-标准图选用5-工程量计算与设计文件编制4.小桥涵择位原则:1-服从路线走向 2-逢沟设桥或涵 3-应设在地质良好、河床稳定、河道顺直的

12、河段4-适应路线平、纵要求,并与路基排水系统协调一致5-小桥轴线应与河沟流向垂直,涵洞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满足流量的宣泄6-进行技术分析,使主体和附属工程总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维修养护费最低5.水文勘测与调查的方法:1-暴雨径流法 2-形态调查法 3-直接类比法6.小桥涵位置测量作用:现场勘定位置,确定中心桩号,检查方案合理性,为路线标高提供依据7.桥涵分类:1-按照建筑材料(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木涵、瓦管涵、铸铁管涵、石灰三合土涵等)2-按填土高度(明涵、暗涵)3-按构结形式(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4-按水力性能(无压涵洞、半压涵洞、有压涵洞)5-按洞身形式(平置式坡

13、涵、平置式阶梯涵、斜置式坡涵)8.各类桥涵优缺点:1-石拱桥涵(就地取材,造价低,易施工,结构坚固寿命长,自重及超载潜力大-建筑高度大,难以预制施工,占劳动力多,工期长,对地基要求高)2-石盖板涵(就地取材,结构坚固,建筑高度较小,对地基要求不高,施工简便,易于修复-力学性能较差 2m)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建筑高度小,不受填土高度限制,可预制拼装,施工简便,对地基要求不高,易修复)4-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力学性能好,构造简单,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方便-清淤困难)5-钢筋混凝土箱涵(适用于较软地基造价高,施工困难)9.小桥组成: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工程 涵洞组成:主体(洞口、洞身)、附属工程(锥体、河床加固铺砌、路堤护坡等) 10.涵洞洞口类型:端墙式、八字墙式、跃水井式) 涵洞接缝类型:平接缝、企口接缝11.涵洞进口加固:i0.1流速小的多孔涵洞在翼墙前作1m的U型干砌片石护砌 i=0.10.4沟槽及路基边沟均应作铺砌加固 i0.5可设跌水井洞口和缓流式洞口 急流槽及路基边沟均应作铺砌 消能构造:消力槛,消力强,消力池和多级跌水12. 涵洞出口加固:铺砌加固,挑坎防护及消能设施,如消力池和多级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